“文博热”遇到“中国红” 四川释放文旅消费新增长
中新社成都10月4日电 (王利文)“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宦海沉浮,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留下了丰富的东坡文化遗产。国庆假期,三苏祠博物馆制作“三苏游历图”,吸引游客追寻三苏足迹,共赴一场文化体验之旅。
当“文博热”遇到“中国红”,四川多条文物主题游径为文旅消费带来新增长点。国庆假期前三天,四川累计接待游客1691.24万人次、门票收入17712.24万元人民币。10月3日,剑门关景区、三星堆博物馆等游客接待量甚至达到了当日的最大承载量。
作为中国首条文物主题游径“东坡行旅”始发地,四川眉山成为成渝都市圈市民出游的热门选择。东坡诗词擂台赛国庆节专场、“山河辽阔诗词游中国”三苏诗词打卡活动、“苏祠雅韵”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独具“蜀风苏韵”的活动在眉山“多点开花”,为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作为主题游径先导馆,三苏祠近日客流量逼近景区最大承载量。”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曲红介绍,今年6月,四川眉山率先完成“东坡行旅”文物主题游径城市单元方案编制,围绕“家”“学”两条主题脉络,整合三苏祠、连鳌山、苏洵家族墓地等文物资源,呈现“人生底色,少年才情”的城市主题内涵。“每个游客都能在不同境遇里与东坡‘相遇’,在时空交错里触摸‘兹游奇绝冠平生’‘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诗和远方。”
蜀道是连接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的中国古代大型交通体系,横跨四川、重庆、陕西、甘肃四省(市)。国庆期间,“蜀道金牛——蜀道(金牛道)文物主题游径”热度持续攀升。翠云廊景区推出的《点树交印》《张飞植柏》情景剧,不远处的剑门关景区则推出“爱我中华畅游剑门关”系列活动,《开关仪式》《陆游过剑门》情景剧及《剑门长歌》灯光秀等好戏连台。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剑门关景区游客中心,参加“背诵《蜀道难》奖游剑门关”活动的游客排起长龙,不少游客跟着经典名篇感受古蜀道千年历史风云。3日下午,该景区发出客流预警,入园游客达到单日最大承载量的80%,超过5.6万人次。
负责《蜀道金牛——蜀道(金牛道)文物主题游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所长丛宇介绍,该游径是蜀道系列文物主题游径中的首条规划建设游径,针对蜀道上的历史遗迹、三国文化、自然生态等推出四条主题路线。“我们希望通过规划建设展示蜀道文化、生态等方面重要价值,促进沿线文化产业转化和赋能,助力蜀道文物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让蜀道上的遗产‘活’起来。”(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希腊华媒:中西博物馆文创需要更多互动
-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调拨救灾物资驰援重庆洪涝灾害
- 匈牙利总统诺瓦克宣布辞去总统职务
- 寒潮橙色预警继续发布:湖南贵州等地局地累计降温超20℃
- 中国水利工程专家学者业内精英“把脉会诊”滇中引水工程技术难题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新绛:“药材经纪人”搭桥 助农户发“药财”
- TikTok停止在美服务
- 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总体收窄
- 月饼轻装上市 平价更受欢迎
- 中国证监会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
- 粤桂已建成8条省际高速通道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武汉组建专家委员会 助力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
- 环卫装备头部企业齐聚横琴 见证酷哇科技2024全球产品发布会
- 推动社会企业稳定发展
- 济南构建法治保障新格局 护航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
- 广东发布新型储能路线图助大湾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 文化中国行丨来延边,穿非遗、吃非遗、跳非遗!
- 外媒:联合国安理会将闭门讨论“北溪”管道爆炸事件
- 方文山谈传统文化活态传承:认同感、归属感、仪式感
- 热门推荐
-
- 工信部:上半年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93.7万个
- 艺考改革落地实施第一年 哪些新特点值得关注
- 辽宁凤城市凤凰城街道发生一起爆燃事件 致1人死亡
- 康希诺生物: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获批药物临床试验
- 报告:火锅、中式快餐及正餐类恢复迅速 咖啡受资本追捧
-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开幕
- 中国汽车出口首次位居全球第一
- 加拿大跨山输油管道扩建项目投入商业运作
- 数智共生,我们走向未来!
- 福建宁德开启文化旅游生活季:看大戏、赏美景、品美食
- 天气潮湿仍需润肤,皮肤湿疹要小心
- 奥运冠军王柳懿、王芊懿担任深圳无偿献血形象大使
- 美媒:美一旅游巴士发生严重侧翻事故 多人死伤
- 这届95后,开始回村上班了!
- 国家发改委: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投资创业投资
- 国家统计局: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
- 小宝脐带血救大宝 专家呼吁家长尽量为孩子留存珍贵的脐带血
- 重塑洗衣机市场的领军者,石头科技创新开辟行业第三条“路”
- AI眼中的中国|来新疆看湖泊,遇见最美的蓝
- 发出“非洲声音”,推动多边主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