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西藏人民的餐桌:高原上的绿色奇迹与养殖革新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全区农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智能化养鸡场、有机蔬果种植基地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餐桌,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智能养殖,开启藏鸡产业新篇章
在乃东区颇章乡,一座现代化的藏鸡养殖场拔地而起,这里是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藏鸡产业园。走进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鸡舍,自动化喂养设备、智能环境控制系统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西藏目前规模最大的藏鸡养殖基地。产业园藏鸡养殖从饲料加工到鸡蛋分拣包装,再到有机肥生产,全程采用智能化管理,预计年产鲜蛋5亿枚,出栏老母鸡90万只。”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宏林原本是湖北一家智能化养鸡场的老板,为积极响应湖北产业援藏的号召,张宏林来到西藏投身藏鸡养殖事业。
“我们厂第一个鸡蛋就是从我手里出的。”在产业园的鸡蛋分拣包装区,记者看到了忙碌的白玛德珍。她是颇章乡斯堆村一组的村民,目前的工作主要是上线装鸡蛋、捡破蛋、清洗鸡蛋等。
“我在产业园已经工作了三年,工资也不错,还有五险,过年还有红包和工龄工资。”白玛德珍说,她有一个两岁的孩子,这里工作离家近,下班后就能回家照顾家里人,这让她感到很方便。
像白玛德珍这样的本地员工,产业园里还有很多。产业园实行轮岗制,每个人在不同的岗位上轮岗,这样可以学到更多的技能,逐步成长为掌握核心技术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产业园的成立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还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在湖北省援藏工作队及产业扶贫资金的支持下,产业园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模式,带动全市3县区2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参与藏鸡养殖,每村每年增收20万元以上。受益群众达10000余户。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自治区现代化农业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工程。”张宏林表示。他相信,通过智能化养殖和全产业链运营,藏鸡产业将成为西藏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绿色种植,荒漠上演“绿色奇迹”
离开颇章乡,记者驱车前往山南市扎囊县阿扎乡。作为曾经的风沙重灾区,茫茫戈壁一度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今,这里正在上演高原荒漠的“绿色奇迹”。
在阿扎乡的一片戈壁荒滩上,绿之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有机蔬果种植基地十分醒目。温室大棚内,芦笋、网纹甜瓜、辣椒等蔬果长势喜人。这里充分利用了闲置的戈壁荒滩资源,不占耕地,有效解决了菜粮争地矛盾。同时,通过膜下滴灌技术,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
“我们这里的温室采取‘套种’种植模式,让土地不空茬,连作多种作物,有效提高温室利用率。”绿之源公司负责人介绍道,“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全年种植、全年采收’,还能改善土壤沙化环境,提升土壤地力。”
在种植基地里,记者看到了正在忙碌的村民们。他们有的正在采摘芦笋,有的正在分拣包装。这些蔬果将被运往全国各地,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以前这里都是戈壁滩,什么都没有。现在好了,有了这个种植基地,我们不仅可以在这里打工赚钱,还能吃到新鲜的蔬果。”正在采摘芦笋的村民卓玛告诉记者。
绿之源公司的有机蔬果种植基地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基地流转了阿扎乡章达村的沙土地,为章达村村集体年均增收3万元。如今,基地稳定吸收了章达村及周边阿扎乡的11位村民,和他们签订了长期劳务合同。除此之外,日均灵活聘用20至50名村民在此短期务工。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西藏第一家有机蔬果企业,让高原的蔬果走向全国。”绿之源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聘请国内顶级农业专家,完成芦笋、网纹甜瓜等30多个蔬果品种的引种驯化试验,其中芦笋成为高品质的紧俏货。2023年,有机芦笋实现丰产,产值达到400多万元。绿之源公司还全力打造“雅藏传奇”品牌,积极拓展产品销售渠道,销售额迄今已经超千万元。
高质量发展,西藏农业的未来之路
从智能化的藏鸡养殖到有机蔬果种植基地,西藏的农业产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西藏人民的餐桌,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乃东区颇章乡的藏鸡产业园内,智能化养殖带来的高效与便捷体现在方方面面——从饲料加工到鸡蛋分拣包装,再到有机肥生产,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这种全产业链运营模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益。同时,产业园还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模式,带动周边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了共赢。
在扎囊县阿扎乡的有机蔬果种植基地里,体现的是绿色种植带来的生态与经济效益。通过充分利用闲置的戈壁荒滩资源和膜下滴灌技术,这里实现了节地、节水、高效循环的戈壁生态农业发展路子。同时,种植基地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这些创新举措只是西藏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西藏的农业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西藏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还将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让高原的农产品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与美味。(中国西藏新闻网_西藏商报 记者 旦增玉珍)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商业航天产业加速聚集海南文昌
- 印尼举行盛大活动庆祝国民军建军79周年
- 山东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
- 非油炸不一定更健康
- 海南为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提供新选择
- 《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回归 呈现中国最好吃的七个地方
- 专家代表齐聚黄河口 共寻盐碱地综合利用良策
- 大范围雨雪波及20余省份 全国雨雪天气安全出行地图看哪里易受阻
- 印尼留学生陈君其:中国高铁“无缝衔接”简直太酷了
- 中老铁路单日运送跨境旅客1273人创新高
- “中国式现代化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启示”
- 寒潮将影响我国 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将有强降雪
- 特斯拉与封士明互相起诉,两件名誉权纠纷案将于7月27日上下午陆续开庭
- RCEP关税优惠助吉林汽车拓展东盟市场
- 美国一养老院发生枪击事件 82岁老人开枪打死81岁妻子
- 杭州西湖石虎重现“英姿” 曾“链接”几代人记忆
- 重庆云阳:年现金流超过700亿元 “云阳面”占全国70%以上鲜面市场份额
- 海南、广东等地积极应对台风“摩羯”
- 国家大剧院将推出建院15周年系列活动
- 湖北宜昌开建超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项目
- 热门推荐
-
- 日本强震已致13人受伤 鹿儿岛县一处山体发生崩塌
- 19岁男子驾车冲撞白宫外护栏 威胁“杀死美国总统”
- 睢宁县人大代表走进直播间共同为睢宁农产品代言
- 山西洪洞西冯堡清代墓地女性伤病研究揭示缠足影响
- 要为加葱油被打骂的小伙儿撑腰 也要为被塞祭祀用品的老板讨公道
- 广西新增3个通用机场 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 央行: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
- 世界首艘散货风帆改造轮首次来靠福建莆田
- 守护绿色生态 北京市属公园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月
- 报告:全球提及AI技能的招聘需求半年激增21倍
- 202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
- 新疆阿合奇县发生5.3级地震
- 线上攻略平台韩国用户访问量翻三倍,蟹粉小笼、红烧肉、馄饨成为本帮菜必吃美食
- 3D动物模型有望取代实验鼠
- 4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连续两月上涨
- 日常办公必须戴口罩吗?北京市疾控中心回应
- 《全球工商法治大会北京宣言》发布
- 德国总理时隔两年半访问基辅 计划宣布对乌新军援
- 甘肃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
- 浙江“全链条”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