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中老铁路:打通国际贸易新通道
据报道,截至9月16日,昆明海关已累计监管验放经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1000.2万吨,货值407.7亿元。跨境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10多种扩展至2900多种,日均开行列数从初期的2列发展到现在的17列。这些令人振奋的数字,不仅体现了中老铁路强大的运输能力,更彰显了两国之间贸易往来的活跃与繁荣。
中老铁路是国际运输新模式的先行者,今年7月24日,“粤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暨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正式开行,打通了连接广东珠三角地区、云南与东南亚的国际货运新通道,随着“澜湄快线+跨境电商”、“中老铁路+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全新运输模式的出现,运输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区主要城市、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今年1至8月,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358.4万吨,同比增长22.8%,其中,经中老铁路进口的泰国榴莲7.3万吨,同比增长74.2%,这不仅提升了运输效率,更是打通了两地区在经济贸易、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增强了中老铁路辐射效应和跨境货运能力,成为我国联通中南半岛及环印度洋地区的大通道。
生态兴,文明兴。千年前兴起于西南地区的茶马互市把一片绿色的中国茶带给世界,时光流转,中老铁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穿越“三山”“四水”一路向南,创造了无数个“前所未有”。铁路翻越磨盘山、哀牢山、无量山“三山”,横跨元江、阿墨江、把边江、澜沧江“四水”,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中老铁路的建设者避开生态敏感区,保护雨林原生态,实行高铁降噪,不影响原生动物栖息,在桥梁挂篮兜底,保护江河生态,攻克了复杂地质构造,打造了轨道工程新标准,创建绿色生态示范线。
古丝绸之路的开拓是以货物与驼队,凭宝船和符节。通过中老铁路,两国的文化元素实现了更广泛的传播,“中老友谊之桥”足球场、列车文化驿站相继揭幕,“动车第一课”在“澜沧号”上开讲,万象建立第一所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老挝语专业大学生发起“驿路合笙”项目,“兰亭·雅集”中国书法主题活动走进D88次国际旅客列车……精彩纷呈的活动为两国文化交流注入澎湃活力。
通过中老铁路,中国积极践行平等、互惠、包容的文明观,围绕通民心、达民意、惠民生,做好贸易往来和互联互通,让世界文明的花园百花齐放、生机盎然。(环球网 耿源苑)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军称对准备向红海船只发射的反舰巡航导弹等进行打击
- 万千气象看福建·唱响海上牧歌丨漳州市澳角村:以海兴村绘幸福画卷
- 意大利将制定人工智能监管法律
- “中国马铃薯美食之乡”山西岚县邀客赏花海观民俗
- “妙手匠心——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农大”活动黑龙江启动 加强非遗保护传承
- 云南丽香铁路首个货运站开门营业
- 川渝地区2023年工资价位表出炉
- 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主席:开发数字水利将能有效应对水灾害
- 有力驱动智能化变革 机器人全产业链加快创新发展
- 银川公安帮助失散21年兄妹团聚
- 2024年吉林省科技活动周启动 展示“硬核”科创力
- 亚洲首个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官宣落“沪”
- 铁路12306:端午小长假火车票5月30日开售
- 海藻保鲜膜:来自海洋的天然“塑料”
- 莫斯科一建筑突发火灾致8人死 系电网故障引起
- 官员:上海着力构建覆盖创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服务体系
- 11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16元 上调187个基点
- 全国政协委员陆铭建言:数字经济领域要稳慎出台收缩性政策
- 广州“船撞桥”事故后 南沙多举措助三民岛农产品出岛
- 文明遇鉴|瓷为媒,海为路,“China”何以全球圈粉?
- 热门推荐
-
- 成都万福花市:玫瑰价格上涨 单支5到10元 一束百元起步
- 襄渝铁路、达成铁路启动2024年第一阶段大修集中修
- 一图读懂 | “减油、增豆、加奶”核心信息——减油篇
- 助力科教协同 2024年“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开班
- 专家杭州共议文化遗产传承:不能忽视整体环境保护
- 国家出台首个专门文件——银发经济催生新领域和新赛道
- 该对医美直播乱象动动刀子了
- 乌克兰2024年举行选举?泽连斯基:西方伙伴先打钱!
- 新春走基层 | 风雪中温暖守护 于无声处青春正好
- 宁夏政协港区委员阎伟宁:融入“一带一路” 市县不应“缺席”
- 上海博物馆推进“大博物馆计划” 东馆将在年内全面开放
- 一面铜镜和一位女子的使命
- 北京:300家药店可用医保线上购药
- 鄂韩企业开展合作洽谈 觅RCEP新商机
- 广东团队揭示睡眠障碍相关干眼的发病机制
- 2023年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规模高达3394.4亿元 创历史新高
- (经济观察)重庆引金融“活水” 助企发展向“新”而行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推出“中华文明溯源”特展
- 中国要求银行业单列信贷计划支持制造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