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海床泥面下水下管汇安装成功
中新社天津9月4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4日从天津港保税区企业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获悉,锦州25-1油田W1井区开发项目日前在渤海辽东湾海域完成水下管汇安装,为中国首个在海床泥面以下进行油气生产开发设施安装的项目。
据介绍,锦州25-1油田W1井区开发项目主要包括首次在海床泥面下新建1套水下生产系统、1套泥面下防护系统等。水下生产系统是相对于固定平台、浮式生产设施等的一种海上油气田开发技术,主要通过在水下布置生产管汇、多相泵、分离器等工艺设备和水下通信控制设施等,对油气田进行开发。渤海海域由于渔业、通航活动频繁,相比传统的固定式生产平台,水下生产系统可有效开发通航区域的油气资源。
“一般情况下,水下生产系统锚固在泥面以上即可,但为保障渤海通航区的通航安全,我们把开发设施设在泥面以下,并配备水下生产系统防护设施,以避免和航道上的船舶发生碰撞,减少对于航路的干扰,实现对于通航区内油气资源的开发。”中国海油有限天津分公司锦州25-1油田W1井区开发项目经理孟凡然介绍。
本次安装的水下管汇长度18米,宽度9米,高度4米,总重114.3吨,是水下生产系统的“中转站”,可将多个水下井口生产出的油气汇集后外输至附近平台,再利用脐带缆实现平台对生产系统的远程控制。
海油工程锦州25-1油田W1井区开发项目安装经理黄山田介绍,与常规项目不同,该水下管汇安装在钢圆筒内部进行,面临操作空间受限、水下信号传输遮挡、能见度极低、筒内回淤现象频繁等多重困难。
中国海油项目团队应用水下深井结构就位系统、水下精密设备保护、水下三维声呐、水下定位系统等技术措施,解决了水下管汇与钢圆筒、采油树等结构发生碰撞和筒内岩屑堆积等问题,实现水下管汇一次性精确就位,安装精度达到毫米级。(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福建省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规模近1.5万亿元
- 工会反目 加拿大西海岸港口工人宣布恢复大罢工
- 海洋馆潜水员溺亡 游客:以为是假人
- 中国“Z世代”为传统非遗江永女书注入青春活力
- 40分钟“打隧道”纠治出生22天婴儿消化道畸形
- 走进海南核电基地 探访“玲龙一号”如何保障核安全
- 通络干预心血管事件链5项科研成果发布
- 单霁翔:把承诺的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继续做好
- 健康研究:饮食诱导减重结合锻炼促控糖 选进食时机或改善运动耐力
- 送别金铁霖!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因旷工被辞银行副行长为何要不回绩效工资?
- 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长沙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 广西水利部门部署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 东西问·中外对话|“中国人民始终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
- 高校开设“转化门诊” 加速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 从“打卡浅游”到“玩转黔南” 贵州黔南州文旅发展“黔景”无限
- 云南铁路暑运累计发送旅客超2200万人次 同比增43.7%
- 广西百色乐业突发山火 武警官兵紧急驰援
- 湖北宜昌:烈日下的“铺轨”人
- “AI+作业”进入课堂 不应只是拍照搜题
- 热门推荐
-
- 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附近海域发生7.1级地震
- 国家外汇管理局:我国外汇市场表现出较强韧性 近期形势趋稳向好
- 受追捧的乳胶枕里,暗藏了多少“刺客”?
- 四川南充:海外留学生走进田间地头沉浸式体验农耕文化
- 秋凉起!15个大城市气温创新低 9月底到10月初还将有明显冷空气
- 住房城乡建设部明确城市更新底线要求 “留改拆”并举
- 南非警察部长:反对一切将案件政治化倾向
- 中欧班列(武汉)今年开行量超去年全年
- 走近永乐时期的辉煌遗产
- 发型师晓华被120拉走?官方辟谣:没有生病,压力大,情绪有点不好
- 2024中国音乐小金钟首届全国青少年合唱展演将在郑州举办
- 美情报披露:克宫遭无人机袭击幕后黑手为乌克兰!
- 近40年杭州考古成果展出 揭800多年前南宋临安城面纱
- 广东高院发布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
- 广东大部森林火险等级较高 相关部门多举措防范
- (新春走基层)新春观察:花样市集里的“流量密码”
- 青海西宁去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8%
- 安徽汽车产业发展强劲 智能驾驶汽车将成增长点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 从这座小桥出发,徐霞客踏上“万里遐征”【山水篇】
- 福彩主持人提前播报中奖球号?官方发声明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