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 中非人文交流璀璨多姿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中非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如今,每天都有大量的中国和非洲民众,通过视频平台“更新”对彼此的了解,他们分享各自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为中非人文交流注入新活力。
中国短视频博主镜头下的“非洲故事”
短视频博主钟家豪在非洲旅行7年,一人一包独自走了24个国家。在钟家豪的镜头里有非洲各国的风土人情、民生百态。他的拍摄经历,也从最早在非洲的个人体验逐渐转向于拍摄中非合作项和中非人民之间交往的情谊。
愿作中非“文化桥梁”的非洲“老陕”
与此同时,也有很多非洲青年来中国,成为了中非的“文化桥梁”。在陕西西安,有一位自称“老陕”的非洲人英勇来自刚果(布)。他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十多年,说着一口流利的陕西方言。
吃面配大蒜,再加一份肉夹馍的“碳水套餐”,是英勇最喜欢的搭配。2011年,英勇来到西安,本科及研究生学习期间,他走遍了西安的大街小巷,吃遍了西安美食,也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深深着迷。
2019年,一次机缘巧合,从小爱好文艺的英勇走上舞台,演唱了方言歌曲《西安人的歌》。由于中文难学,英勇还自己创作了中文说唱歌曲,配上旋律以便加深记忆,并把陕西方言融入其中。在英勇看来,这些“陕味说唱”记录的正是他的生活和心声。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更了解了中国文化。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开拓医+险深度融合新模式,平安健康险推出医疗服务品牌
- 西藏拉日铁路运送旅客超千万人次 日喀则站开展服务培训
- 10个国家的41名师生来渝体验医学夏令营
- 中老铁路开通18个月:发送旅客1640万人次 货物2100万吨
-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稿】书写文化繁荣发展的万千气象
- 东西问丨欧阳兰:俄罗斯人如何庆祝团圆节?
- 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保有量达58万余家 稳居全球第一
- 外媒:乌总理称乌克兰将获得5.6亿欧元基础设施资金
- 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就《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所有签署国全面生效答记者问
- 中新真探:近视配眼镜镜片折射率越高越好?
- 应对台风“山陀儿” 福建海上部分客船停航项目停工
- 安徽超八成乡镇(街道)为决策事项筑牢“法治防火墙”
- 门店变驿站 北京链家联合美团为骑手送关怀
- 阿塞拜疆总统:准备就伊朗总统乘坐直升机所发生的事故提供援助
- 音乐家郭文景向海内外献上首部钢琴协奏曲 以北京民歌和京剧为素材
- 中国电信客服回应广东全网故障:涉广东归属地
- 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 中国A股上半年新股发行速度放缓
- 演员王星越:热爱生活 更好地塑造角色
- 普京:全球经济压力是西方经济政策所致 而非俄在乌军事行动引起
- 日本新潟举办“朱鹮杯”中日青少年书画摄影展
- 热门推荐
-
- 有的“兼职”可能让人坠入犯罪的深渊
- 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超7.9万亿元
- “交领右衽”展风华 “国风古韵”沁长安
- 上海城投保租房REITs获批 助持续拉动保租房新增投资
- 安徽公安深入推进平安建设 构筑校园安全建设新格局
- 存取难不难?容量够不够?价格贵不贵?行李寄存柜一“格”难求
- (新春走基层)天津:两名书画家合作7.5米巨幅“龙”字迎新年
- 中国商飞联合50余家中外合作伙伴打造商用飞机产业馆
- 北约秘书长:普里戈任的一些部队可能会驻扎在白俄罗斯
- 囊括最多“制造业诺贝尔奖工厂”!数智伊利引领中国奶业智造升级
- 九大举措后抖音电商再度出手,保障市场交易安全
- 荟萃五洲风情 2023重庆国际文化嘉年华启幕
- 渝台少数民族同胞共度“踩花山节”
- 探访上海老港基地:昔日“垃圾码头”蝶变“智慧工厂”“生态大花园”
- 转基因玉米争端 美墨互不相让
- 智能非万能,AI代替不了自我
- 日本粉丝惜别大熊猫“永明”“樱浜”和“桃浜”
- 传统市场不“传统”
- 也门胡塞武装称其代表团将在阿曼陪同下与沙特进行磋商
- 舍得酒业2023年营收净利双增,稳健性与长期性成长价值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