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62天109.17亿人次!暑运客流彰显“流动中国”蓬勃活力
8月31日,为期62天的暑运圆满收官,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约109.17亿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8%;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高达8.87亿人次,创历史同期的新高。暑运佳绩斐然,得益于交通运输部门的高效组织、精心调度和周全保障。暑运期间,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等客流叠加,旅客出行需求旺盛,客流保持高位运行,密集穿梭的人流对“流动中国”作了生动注脚。
2024年暑运结束,国铁沈阳局累计发送旅客4230万人次(央广网发 沈阳铁路供图)
人潮涌动背后,是民众出行意愿的显著回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直观体现。暑运火爆拉动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夜游火、文博热,花样繁多的文创产品成为“爆款”,高铁网络赋能小众县域游,为地方特色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赛事+文旅”“影视+文旅”“演出+文旅”等新玩法吸引力与日俱增,新模式新场景释放消费新活力,为国内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的临近,新一波旅游出行热潮即将到来,这也预示着国内消费市场的持续回暖和经济活力的进一步释放。机遇与挑战并存,相对于暑期的连续性客运高峰,“双节”期间,客运文旅将再攀新高度,这也给交通运输、文旅服务等方面带来更大挑战。
对此,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统筹调度,优化服务品质,保障运力充足,强化风险管控,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2024年8月31日,旅客在南京火车站乘车出行。
各地文旅部门要在暑期大考的基础上,延续旅游服务保障的高品质,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提供个性化、特色化文旅产品和服务,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参与度。同时,可通过提供节日促消费等优惠方式,推出节日专题活动,如赏月夜游船、古镇园林、集市灯会等,进一步拉动消费需求,让经济活力热度不减,消费增长再攀高峰。
从暑运到即将来临的“双节”,可以预见文旅消费热度将持续上涨,这也是中国经济整体向好的有力展现。“流动的中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只有客运有活力、消费有动力,经济才能持续不断地澎湃向前。(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蔡悦)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熊猫书屋,问计于侨,四川成都代表团踏访巴西圣保罗
- 红土地上振兴路:非遗美食“罗城扎粉”铺就致富之路
- 专家:员工试用期企业也不能随意“炒鱿鱼”
- (新春走基层)电力保供队大山之巅的“小年”
- 经常吃瓜子会致癌吗?
- 外国留学生在长春“触摸”宋文化:雅致古风让人着迷
- 广西南宁畅通经贸“空中通道” 货运航线可通往7个RCEP国家
- 以色列国防军:在黎南部开始“有限地面行动”
- 中国—东盟探索跨境供应链创新发展
- 中新健康丨俞国良: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
- 交通银行举办上海金融科技国际论坛“科技融合、创新共赢:生成式AI赋能金融科技创新”平行论坛
- 傅聪在安理会发言: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 兰州从内陆腹地迈向对外开放前沿
- 文化中国行丨走进石塘镇百年石屋 探背后的匠心和东方文化魅力
- 对短视频“网红城市”不妨多些掌声
- 山东聊城一化工厂区发生爆炸 已致5人死亡1人受伤
- 2023第十一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举办 360智脑构建生产级大模型
- 乡约福建:周宁高山“小土豆”为乡村振兴增添新“薯”光
- 故宫博物院携手中国外文局力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 严厉打击有偿补课 山西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
- 热门推荐
-
- 专家学者齐聚重庆酉阳 共话诗教传承与发扬
- 重庆綦江:快递“乘公交”进村 农货“搭专车”入城
- 药王谷“抗癌中心”调查:一种秘方治百癌,医馆部分人员无资质
- 泰中友好协会会长:泰中两国的友谊天长地久
- 机电商会:将以光伏、空调为试点建立出口产品绿色贸易标准体系
- 吉林非遗手工吹劲风:民众在传统手艺里“寻根”
- 中国央行“量缩价平”开展MLF操作
- 埃及同意通过拉法口岸向加沙提供援助 安理会紧急审议巴以局势
- 首届全国“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示范交流活动在苏州举行
- 德国多地机场出现计算机系统故障
- 沈阳对25家建设领域违法施工企业做出行政处罚
- 专家提醒莫把口腔癌当作口腔溃疡
- 特定基因突变促进心血管疾病发展
- “精准供热”“按需送热” 多方面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 (新春走基层)“洋义工”的小城故事
- 国内“最潮”动车组抵三亚 坐在动车上喝啤酒将成现实
- 院士谈大模型:训练花钱少,性能会打折扣
- 第8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海口开幕
- 俄罗斯奥伦堡州发生洪水4400余人被疏散 普京指示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全系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率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