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支持力度 激活夏日经济
暑运以来的出行数据,是消费潜力、活力的直观体现,也是“夏日经济”热力十足的最好证明。民航方面,单日旅客运输量达228.6万人次,支线旅游城市阿勒泰等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超过80%,国际客运航班量超过每周6300班。铁路方面,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至8月6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3亿人次,同比增长5.4%,日均发送旅客1386万人次,对热门线路通过加开临时旅客列车、动车组重联、普速列车加挂车厢等方式增加运力。自驾方面,租车自驾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0%,长途自驾订单占比达64%。
旅客运输量攀升,显示人们对家庭游和长途旅行的强烈需求;租车市场的火爆,反映自驾游在暑期出行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出行更方便了,旅游市场更活跃,相应消费也得到提升,为进一步改善我国居民生活质量、拓宽国内消费需求带来积极成果。此类现象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交通运力的优化和文旅产品的创新。
完善消费政策是恢复扩大消费的重要保障。我国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成长性最好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是当前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变量。伴随一系列发展和改革举措接续出台,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实落细,新型消费不断发展,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消费潜力正在不断释放。今年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等文件,为消费领域提质增效提供政策保障。今年上半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0.5%,拉动GDP增长3.0个百分点,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相关政策正在发挥杠杆作用,挖掘释放消费潜能,促进消费市场更加平稳向好。
优化交通运输是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手段。运输工具在促进经济活动和改变产业布局方面具有最普遍的影响力。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性产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出行时间和费用的降低,会激发居民参与旅游、购物和文化休闲活动的兴趣与热情。在我国,交通类消费约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10%,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排第4位。新时代以来,我国紧扣交通运输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有效领域,突出从基础设施到运输服务的全链条优化,重点加强综合交通枢纽、旅客换乘服务等工作,不断强化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在培育新消费中的作用。这个夏天,我国铁路、民航、水运等加大运力投入、优化运力安排、丰富出行产品,“行李直挂”、空铁联运“一票制”等创新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创新文旅产品供给是释放消费动能的重要方式。文旅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开放度高,文旅消费不仅是民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也是衡量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涌现,推动文化休闲、旅游出行等需求集中释放。“影视剧+旅游”“音乐+旅游”“赛事+旅游”“文博+旅游”等新玩法,正成为吸引人们出行的重要理由。大数据、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新技术与文旅产业相融合的进程,成为创新产品和优化游客体验的核心动力。据悉,围绕夜间游、亲子游、研学游等消费热点,各种惠民举措多点发力,推动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
下一步,当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打造更强劲的消费主引擎。一是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打造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聚焦健康消费、绿色智能消费、数字消费等消费潜力较大的领域,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监管。二是深度推进交通运输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探索新型客运出行方式和运输组织模式,积极发展旅游集散中心、风景道、邮轮经济、旅游专列、低空旅游等。三是推动文旅产业链和消费链升级,探索个性化定制、精准化营销、协作化创新、网络化共享的互联网新型商业模式,为消费市场释放新动能。
(光明日报 作者:翟琨,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财政部:我国关税总水平降至7.3%,处于全球较低水平
- 专家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发病与肠道菌群结构、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福州上演 惊艳不止“青绿腰”
- 俄媒:莫斯科伏努科沃机场临时关闭
- (新春走基层)“老外”中国舞龙初体验:看着容易舞着难
- 中国A股10月开局上行 沪指一度涨逾10%
- 快讯!法国总统马克龙5日批准总理巴尼耶的辞职请求
- 知名房企两年亏了400亿,连发三份财报后复牌在望?
- 福州永泰一消防车救援途中被洪水冲走 两名消防员牺牲
- 第21届东博会将于9月24日至28日在广西南宁举行
- 报告: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稳步前进,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加深
- 大连机场开通直飞东京羽田航线 对日航班量保持全国第三
- 中央气象台:较强冷空气将继续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 儋州市公安局:筑牢风险防控体系,搭建新时代“海上枫桥”
-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签署法律设立父亲节和母亲节
-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
- 上海探索派出麻醉医生支援“120”院前急救
- 话剧《邓世昌》将演 呈现甲午海战风云
- 马来西亚多地遇水灾 已致4人遇难
- 杭州为何盛产人文“网红”?
- 热门推荐
-
- 独臂青年成业绩“单王” 外卖小哥成长通道受关注
- 广州野外消失40多年 红领绿鹦鹉回归现身海珠湿地
- 美国蒙大拿州发生桥梁坍塌及火车脱轨事故 多节罐车坠河
- 贵州:“村超”流量带来拉动效应 “村经济”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全线铺轨完成
- 香港青年探访“中国鞋都”温州 直播卖鞋体验电商营销
- 悉尼商场行凶事件已致多人遇难 澳总理发文哀悼
- 江西文联举行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展 呼吁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
- 海南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首日发绿电逾十万度
- 第五届北京体育消费节8月1日开启 双奥之城与巴黎同频共振
- 乘公交“禁止站立”,政策制定“为了谁”?
- 正确认识流感 秋冬之交不慌
- 夏季达沃斯论坛看好东盟数字经济前景
- “民警的背包里装着群众期盼”(新时代·面孔)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新农人”拥抱数字化 助乡村带货超千万元
- 泰国清迈古城水灯节:光影中的神话世界
- (经济观察)满洲里口岸信息化建设助力中欧班列发展
- 报告称31岁至40岁人群是中国电商消费主力军
- 2024重点网文事件:番茄小说“巅峰榜”引领行业新风格
- 杭州文旅观察:能在西湖群山上题刻的都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