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前7个月,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安置住房已开工和筹集235万套(间)
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
截至2023年底,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4万平方公里,超过9.3亿人生活在城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8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
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
我国持续优化房地产政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截至2023年底,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40平方米;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6400多万套,1.5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我国的住房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功能、质量有了新期待。前段时间,我们征求人民群众对住房建设有什么要求,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隔音、卫生间串味、渗漏和开裂,建设‘好房子’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认为,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应当具备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等四方面特征:
绿色,让居民住得健康。“房间高度、室内温度湿度、空气净度和房间亮度,都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好房子’要让人感到舒适,这就需要把房子设计好、建造好。”倪虹说。
低碳,让居民住得节能。“好房子”要质量好、性能优、使用寿命长,并且在全生命周期使用环节上能够更加节水、节电、节气、节能,既能让居民生活降低成本、减少支出,又能为社会节能降碳。
智能,让居民住得方便。倪虹认为,“好房子”应该成为一个大的智能终端,有很多应用场景,比如智能感应,监测室内环境变化,根据需要调节温度、亮度、湿度等;比如智能冰箱,能够提醒食物短缺、食品到期等,为科技创新留出了一片天地。
安全,让居民住得放心。这既包括房屋的本体安全,结构牢固、抗震防灾,也包括设施设备的使用安全,还包括使用人的安全,例如通过智能物联能够发现家里老人、小孩发生的意外情况。
“好房子”怎么建?倪虹认为,“好房子”要有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服务,“新房子要建成‘好房子’,老房子也要结合城市更新,想办法改造成‘好房子’,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安心。”
当前,我国正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谋划,指导各地一手抓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解决工薪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一手抓配租型保障性住房供给,以“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等多样化方式,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问题。今年前7个月,全国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安置住房已开工和筹集235万套(间),完成投资4400多亿元。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介绍,接下来,将把保障性住房优先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设施较为齐全的区域,促进实现职住平衡。结合各地房地产市场情况,积极推进收购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推动条件成熟的项目加快完成收购,及时配租、配售。
“保障性住房是民心工程,更应该建成‘好房子’。”董建国说,目前各地已确定了一批保障性住房示范项目,按照“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要求开展建设。
锁定按合同约定应在年底前交付的396万套住房,作为保交房攻坚战的目标任务
保交房工作既是切实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工作,也有利于稳定各方预期,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
董建国介绍,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金融监管总局组织各地全面排查在建已售未交付的商品住房项目,锁定了按照合同约定应在今年年底前交付的396万套住房,作为保交房攻坚战的目标任务,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形成政策合力。国家层面,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出台政策文件,对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政策培训,明确打好保交房攻坚战的工作安排,扩大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成效。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审慎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等问题,明确了司法支持举措。地方层面,各城市均已按照要求制订本市的保交房攻坚战实施方案,明确交付计划,并结合当地实际,逐个项目拿出处置方案;部分省份还制订了省级保交房攻坚战工作方案。
充分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建立了国家、省、城市三级协调机制,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应进必进”白名单,商业银行落实尽职免责要求,“应贷必贷”给予融资支持。目前,商业银行已按照审批程序通过了“白名单”项目5300多个,审批贷款金额近1.4万亿元,这些资金正按照项目工程进度陆续发放到位。
“一项目一策”做好分类处置。指导各地实行“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一银行一审计一法官”处置模式,在河南郑州首先试点探索,将向全国推广。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白名单”给予融资支持,保障项目建设交付;对于资不抵债的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开发企业破产重组或清算,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债务清偿的顺位规定,优先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推进项目按时保质交付。建立全国保交房信息系统,每套交付任务都做到“一合同一户一身份证号一联系电话”对应,交付一套、销号一套。同时,指导各地加强项目工程质量监管,确保交付项目具备入住条件,防止出现货不对板的情况。自然资源部就保交房项目办证问题出台配套文件,努力实现保交房项目不动产权证“应发尽发”。
对于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董建国表示,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有关部门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完善住房供应体系,重点是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上海等22个城市正在试点,特别说一下房屋养老金,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有了,试点的重点是政府将公共账户建立起来。”董建国说。
以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目标,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出政策、推试点、抓项目,指导各地扎实推动城市更新行动,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说。
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019年以来,我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5.88万个,惠及4434万户、约1.1亿名居民。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共改造提升水电气热等老化管线32.6万公里;加装电梯12.5万部,增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27万个。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坚持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建设了口袋公园4万多个、城市绿道10万多公里,在6100个公园中开放共享1.1万公顷草坪,为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提供场所,让城市更加宜居。
加快实施城市地下管线更新改造。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各地累计改造燃气、供水、污水等各类管线约10万公里,同时结合改造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提升市政管线、桥梁等安全监测预警能力。“这项工作的推进,既消除一大批安全隐患,也推动基础设施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让城市更富韧性。”秦海翔说。
积极推进城市智慧化建设。我国加快构建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提高城市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建设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让城市更加智慧。
城市更新是一项长期任务。秦海翔介绍,下一步将以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目标,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高质量实施好城市更新行动。
在机制上,一是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二是坚持“先体检、后更新”,建立健全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工作机制。将体检发现的问题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安全性、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三是要建立政策协同机制,完善金融、财税、土地等相关支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城市更新的投融资模式。
在行动上,将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一是继续抓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下力气解决好加装电梯、停车、充电等难题。在此基础上,推动建设一批完整社区,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等更新改造。二是持续推进城市“里子”工程建设,今年力争改造各类老旧管线10万公里以上。三是大力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实时监测城市的各类市政设施,对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四是加强城市内涝治理,今年要完成100个城市、1000个以上易涝积水点的整治,提升城市防汛能力和安全韧性水平。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4日 05 版)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格库铁路青海段扩能改造重点工程格尔木南站站改工程完工
- “一站式调解”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构建维权“快速路”
- 山东临沂两村遭遇短时强对流极端天气 致3死7伤
- 从长江到黄鹤楼,中秋假期武汉处处是好戏
- 培训机构悄然转让 家长维权法院支持
- “天涯共此时”系列中秋主题活动在韩举行
- 重庆原创音乐舞台剧《无常》将赴美亮相
- 重庆全面启动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制度试点
- 上海百年蕃瓜弄将变身现代新社区 居民今集中搬场
- 华彬集团:锚定健康产业升级,以高质量发展激发消费潜能
- 巴基斯坦留学生田花花:偏爱中文,勤学中医
- 浙江多地现罕见高温天气 周末起或迎“断崖式降温”
- 2023中国航空产业大会展演展出面积约8000平方米 61家企业参展
- 防范“AI换脸”诈骗 你需要的知识都在这儿了
- 河北唐山市遵化市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 维也纳交响乐团登台国家大剧院
- 11月中国社零总额同比增3% 官方称回升态势未变
- 海口湿地公园美如画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
- 8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小幅回升 成本压力改善明显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安徽铜陵:有一种幸福叫“三公里”就业
- 热门推荐
-
- 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在内地(大陆)无法线上实名认证,三部委回应了
- 抗炎饮食的“炎”是指什么?
- “天津市文博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作品征集工作启动
- 上快手,追奥运!快手成为2024巴黎奥运会持权转播商
- “远离全球合作的又一步” 多方强烈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 (新春走基层)山东两城核能供暖让春节假期“暖洋洋”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
- 中国科普领域唯一国家级展会“落户”芜湖20年连办11届盛会
- 价格战后,手机“卷”屏
- 中国如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发展新范式?
- 春夏之交易唇炎,脾虚湿疹怎么办?
- “00后”瞄准卤虫卵孵化 从一个创新点子到一家科技企业
- 德研究机构:德国2023年对华直接投资创新高
- 亚蓉欧大通道(成都—大湾区)铁海联运班列首发
- 拉近中俄人民情感的友谊使者
- “寻路川藏线 看见崭新中国”《看见中国汽车》特别策划——川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活动启幕
- 成都:首个公交TOD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亮相
- 一个玩笑释放“英雄”
- 四川乐山:纪念大佛开凿1310年文旅活动启幕
- 寻找“乡村好声音” 广东乡村歌手大赛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