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仿制、专利诉讼……药企抢滩“减肥神药”
市场大
司美格鲁肽减重适应症于2021年在美国获批上市,但该适应症尚未在国内获批。有消费者通过非正规渠道涌向医疗机构及电商购药,一度挤占2型糖尿病病人的用药空间。红星资本局从多家医院了解到,作为处方药的司美格鲁肽目前供应紧张。
壁垒高
目前,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仍处于专利纠纷中。而司美格鲁肽原料药也面临价格贵(有厂商报价7000元/g)、不易量产(国内目前仅有4家企业有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的备案登记数据)、技术壁垒高等局面。
红星资本局6月11日消息,日前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更新诺和诺德(NVO.US)关于GLP -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ic(商品名:诺和泰)的上市申请受理信息。由于该药的2型糖尿病适应症已在2021年获批上市,因此业内普遍分析认为,司美格鲁肽此番申请上市是与减重适应症有关。
此前,司美格鲁肽在海外获批减重适应症并展示出良好效果,被称为“减肥神药”,庞大的市场需求量也加剧了司美格鲁肽的紧缺度。
红星资本局采访研究发现,司美格鲁肽原料药成本和技术壁垒高、不易量产的特质,助推了药品的稀缺性和火爆性。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披露的原料药备案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备案企业仅4家,包装规格最大的诺泰生物(688076.SH)也仅在1kg/袋。诺泰生物称,关于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目前公司与国内部分头部仿制药企仅有研究用途的供应合作。
▶概念股发酵/ 国内药企纷纷布局
6月6日,诺和诺德新动作直接带动了司美格鲁肽概念股发酵,诺泰生物盘中涨超12%,华东医药(000963.SZ)、圣诺生物(688117.SH)等公司股票也得到拉升。
司美格鲁肽减重适应症于2021年在美国获批上市,但该适应症尚未在国内获批的情况下,大量消费者通过非正规渠道涌向医疗机构及电商购药,一度挤占2型糖尿病病人的用药空间。
红星资本局从多家医院了解到,作为处方药的司美格鲁肽目前供应紧张。有公立医院药房的工作人员告诉红星资本局,需要提前到院告知医生,医生通过申购后,患者方可用药。这一举措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糖尿病病人的用药。
据诺和诺德2022年年报,司美格鲁肽仅在中国的销售额,就已达到约20亿元。而以司美格鲁肽为主的GLP-1业务收入则高达820亿元左右。另外,当地时间3月13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发布官方声明表示,司美格鲁肽将面临较长时间的短缺,预计持续整个2023年,并且首先供应给糖尿病患者。
巨大的市场份额吸引下,国内大量药企趋之若鹜,并纷纷欲布局仿制。
国金证券2月的一份研报统计,包括九源基因、中美华东、丽珠集团(000513.SZ)、宸安生物、联邦生物、齐鲁制药、石药集团(01093.SZ)等企业有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的司美格鲁肽在研。
不过,司美格鲁肽目前仍处于专利纠纷之中,这也是国内企业还未开展司美格鲁肽减重适应症试验的原因。
2021年6月,中美华东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专利无效宣告请求。2022年9月,上述专利全部被裁定无效。专利期原本将于2026年才终止的诺和诺德目前已提起上诉,暂未有结果公布。
6月10日,有行业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专利诉讼)进度没有那么快,或许还有二审。”
而司美格鲁肽前一代同类药物利拉鲁肽因专利期已过,国内已有不少企业走到上市前的最后申请流程,目前,中美华东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利拉鲁肽已在国内获批上市,作用于减重的利拉鲁肽上市申请则在“排队待审评”中,中美华东有望成为国内首个拥有减重适应症的利拉鲁肽的企业。另外,翰宇药业(300199.SZ)、通化东宝(600867.SH)、正大天晴等企业的利拉鲁肽产品则正在上市申请中。
▶原料药昂贵/ 一克数千元,备案企业仅4家
除了专利期不确定,司美格鲁肽原料药价格高、不易量产、技术壁垒高等原因,也是导致司美格鲁肽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但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仅有4家企业有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的备案登记数据,包括浙江湃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湃肽生物”)、湖北健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翔生物”)、诺泰生物和苏州天马医药集团天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吉生物”)。
值得注意的是,湃肽生物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的包装规格为50g/瓶,健翔生物为200g/听,诺泰生物为1kg/袋,天吉生物为30g/瓶、50g/瓶、100g/瓶、200g/瓶和300g/瓶。均为小规格生产。
红星资本局从多渠道了解到,生产批量小是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的明显特征,因此,当红星资本局以买方身份向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厂商询价时,均被问及需求量为多少、用途是什么。其中,用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买方的需求量,比如:司美格鲁肽制剂研究及生产企业需求量大,实验室需求量相对较少。
“看数量,也看合作方式。”6月10日,某美格鲁肽原料药销售人员向红星资本局解释道。
小批量生产背景下,目前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对国内厂商的利润贡献量也有所限制。以诺泰生物为例,据财联社报道,其虽有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原料药产品,但目前营收比例尚小。此外,由于司美格鲁肽目前仍然受专利保护,诺泰生物与国内部分头部仿制药企仅有研究用途的供应合作,不过已拟定生产线拓建计划。
而根据不同的需求量梯度,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的价格也将呈现不同跨度。
据不同原料企业方向红星资本局表述,需求量大的售价可降低至5000元/g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次性需求量在1公斤就已算是较高。而对于只需要数克的购买者而言,将付出更高的代价,对此,有的厂商开出了7000元/g的价格。另据某公示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网站显示,其每克的价格也大多在5000元以上。
红星资本局此前报道,司美格鲁肽目前主要分为两个剂型,1.5ml或3ml,售价分别为478.8元/支和813.96元/支。而在黄牛手中,1.5ml规格的售价已被抬升至740元,3ml规格的售价为1380元。
据悉,GLP-1类原料药技术壁垒较高是业内共识,其比传统的减重、降糖药物更加安全有效。太平洋证券6月初的一份研报提到,由于多肽的复杂性,原料药提纯技术至关重要,且对多肽进行后处理可以提升药物的稳定性。其中,化学合成的固相合成具有较好的控制杂质的能力,但成本高、纯度低、不易量产。
▶口服药在研/ 另一国际巨头虎视眈眈
相较于利拉鲁肽每天注射一次、司美格鲁肽每周注射一次,更受减重人群欢迎的“口服版”减肥药或将上市。
5月22日,诺和诺德公布了司美格鲁肽50mg片剂的减重IIIa期OASIS 1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平均基线体重为105.4公斤患者,口服50毫克司美格鲁肽,在68周后,体重下降了17.4%,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服用安慰剂的人体重则仅下降了1.8%。此外,在上述口服司美格鲁肽50mg的患者中,89.2%的患者在68周后体重减轻了5%或更多,而安慰剂患者的这一比例为24.5%。
诺和诺德预计,“口服版”司美格鲁肽将于今年内在美国和欧盟申请监管批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国际巨头礼来(LLY.US)正在进行替尔泊肽注射液相关研究,替尔泊肽注射液临床三期试验SURMOUNT-1的结果显示,72周的治疗周期后患者减重最高可达22.5%,效果或将优于“口服版”司美格鲁肽。
今年4月,礼来又宣布替尔泊肽注射液SURMOUNT-2 三期临床研究在治疗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938名成人受试者中,实现高达15.7%的体重下降。
有分析认为,替尔泊肽注射液存在与司美格鲁肽争夺减肥“药王”的潜质。
利拉鲁肽专利期已过,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专利也受到挑战,“口服版”司美格鲁肽若在司美格鲁肽专利期到来之前上市,或将为诺和诺德重筑减肥药巨头城墙。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邓凌瑶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见证改变世界的“她”:她势界·凤凰网首届女性影响力大赏揭晓九大奖项
- 【央广网评·文旅春潮②】小城文旅火起来 迷人的是各具特色的“别处生活”
- 广州已开通10条自动驾驶巴士便民线路
- 以媒称以色列对伊朗打击行动已结束
- 北京警方破获一起非法填埋垃圾破坏耕地案件
- 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 商务部多举措保障春节市场供应
- 天津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江南华南及河北辽宁等地有较强降雨 南方地区高温天气将进一步缓解
- 尼日利亚一载有至少100名乘客的船只倾覆
- 母婴室渐成商场、医院、火车站“标配” 哺乳不尴尬 城市更温暖
- 世界气象组织:2023年全球平均地表浮尘浓度略有下降
- 专家:“打造海上新广东”需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 铁警陈涛:守护“蔗”里的安全与甜蜜
- 广电总局:给予微短剧更多的空间,同时也要加强管理
- 我国发布首批789处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 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400年鼓儿词:乡音最能解乡愁
- 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在新疆乌恰县同台汇演
- 点赞投票就能“赚钱”?小心!
- 热门推荐
-
- 合新铁路天岗湖特大桥两联连续梁顺利合龙
- 178亿元投资落户重庆巴南 民营企业投资项目超九成
- 匈牙利总理:欧盟对俄乌冲突的延长负有部分责任
- 山西电动车产品开拓海外市场 批量订单发往欧洲
- 31省份最低工资表出炉,你的工资不能低于这个数
- 一季度河北“新三样”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2.3倍
- 辛瓦尔之死
- 追寻红色记忆 “光影八一”灯光秀在江西南昌上演
- 唐山警方:查封涉“摩托车驾照速成班”作弊场所 涉案三人被刑拘
- 天津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支付宝升级条码支付推出“支付宝碰一下”
- “油电双行”引领豪华出行 梅赛德斯-奔驰携31款车型亮相广州车展
- 中国医疗出口企业积极参加菲律宾第六届医博会
- 守护乡民平安 一名辅警的30年坚守
- “放牛娃”韦凤伦:上甘岭勇杀敌 “飙英语”捉俘虏
- 董明珠:“网红”身份是靠实力干出来的
- 广东11条河流出现超警洪水
- 广州明年1月起试行住宅工程质量业主查验
- 浙江“潮城”精耕细作 诠释慈善新内涵
- 海南本周将有强风雨天气 多市县面临山洪灾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