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电量看中国经济向“新”力
前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超5.59万亿千瓦时
从用电量看中国经济向“新”力(大数据观察)
核心阅读
经济平稳运行离不开电力支撑,用电量也常被视为经济运行的“风向标”之一。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超5.5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各行业用电量增长情况,折射出经济运行的新动能、新趋势。
花卉大棚恒温恒湿、工厂产线快速运转、数据中心繁忙计算……经济平稳运行离不开电力支撑,用电量也常被视为经济运行的“风向标”之一。
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2.8%,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均呈两位数增长。各行业用电量增长情况,折射出经济运行的哪些新动能、新趋势?记者进行了采访。
产业向“新”发展,经济向“绿”转型
安徽黄山,一家功率半导体芯片制造企业新建的智能化车间内,生产达到满产状态。“二季度以来行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我们二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近20%、环比增长约25%。”企业负责人介绍。
广东佛山顺德区,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每隔5秒就有一台冰箱下线。副总经理赵朝阳说,公司投入超600万元对产线进行数字化改造,综合生产效率提升约两成,“今年以来出口订单不错,拉动用电量同比增长超30%。”
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7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分别比上月加快0.4和1.2个百分点,带动相关产业用电量较快增长。
今年前7月,我国第二产业用电量超3.6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其中,前7月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4%,增速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5个多百分点,制造业延续转型升级趋势。
经济发展向“绿”转型,推动新能源汽车、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等用电量快速增长。
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走进浙江宁波的一家新能源汽车工厂,生产热火朝天。7月份,工厂日出厂整车超过300辆,订单量超过原年度排产计划。宁波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约50%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配套。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的数据显示,浙江7月份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2.7%,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增长111%。
“这些年,制造业用电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涨幅明显超过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涨幅。”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农网巩固提升工程大力实施,农业生产、乡村产业电气化改造带动第一产业用电量保持增长。
在江苏昆山一家花卉企业的大棚内,工作人员忙着整理蝴蝶兰花苗。为了扩大产值,企业去年扩建大棚,添置了一套自动化电气设备。“蝴蝶兰生长需要恒温,我们为企业安装了一台500千伏安变压器,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张浦供电所所长严志刚介绍,上半年企业销售蝴蝶兰超过60万株,用电量同比增长超200%。
今年前7月,我国第一产业用电量达7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其中,畜牧业、渔业、农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9.4%、8.1%、6.1%。
新消费活力释放,新基建加快布局
今年以来,我国服务业持续恢复,发展内生动力继续增强。其中,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激发消费潜力,带动相关产业用电量较快增长。
河北张家口崇礼区,各大滑雪场“热”力十足,徒步登山、定向越野等活动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这个暑假是我们夏季运营客流量最多的一次,平时日均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周末可达2万至3万人次。”太舞滑雪小镇市场中心经理任晓强介绍。今年上半年,崇礼区文旅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9.2%。
多地扩大文化演出市场供给,推出更多精品演艺项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项目,成为引领用电量增长的新热潮。在江苏,上半年文化类非遗景区、博物场馆的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25.1%和18.3%;全省演出场地用电量达1.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8%。
新消费模式竞相涌现,新基建应用迅速发展。充电设施、大数据中心、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扩大,带动这些领域用电量快速增长。
“刚落地贵阳,我们就租了这台电动汽车,从贵阳一路打卡到黔东南,跑了差不多10个景点,一路顺畅。”大学生曹瑜告诉记者。进乡到村“充电不愁”,南方电网贵州电动汽车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贵州已实现所有乡镇充电桩全覆盖,助力缓解新能源车主山区旅游的续航焦虑。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充电桩总量达1024.4万台,同比增长54%。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已累计建成2.72万台充电桩,基本覆盖所有省份。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充电量约5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
主变压器扩建,开建到投运仅用28天。“今年华为云上屯数据中心业务扩展,原有1、2号主变压器已难以满足其用电需求,扩建主变压器可以提高供电稳定性。”南方电网贵州贵安供电局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廖东颖说,今年前7月,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用电量增速达43.96%。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大数据处理、云存储、云计算等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年均增长约28%,今年上半年用电量同比增长33%。
多措并举确保电力可靠供应
这些年,我国电力负荷“冬夏”双高峰特征日趋明显,夏季降温用电负荷占全国最大用电负荷比重达三成,部分省份比重甚至超过40%,气温对用电的影响越来越突出。7月2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14.51亿千瓦,为历史新高,相比去年最大负荷超出1亿千瓦,各地电力部门多措并举确保电力可靠供应。
跨省输电余缺互济。7月,浙江“尖峰时刻”全省空调负荷超过4400万千瓦,相当于4000万余台家用空调同时启动。电力部门通过错峰、置换、互济等多种措施,积极争取外来电。白鹤滩至浙江杭州、宁夏灵州至浙江绍兴、溪洛渡左岸至浙江金华三大“西电入浙”特高压输电通道,7月累计向浙江输送电量超1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有效缓解用电压力。南方电网7月“西电东送”送电量同样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9%,其中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超过85%。
智慧运维提升效率。变电设备声纹远程实时监听、异常状态智能识别告警……在辽宁、安徽等地的变电站,国网信通产业集团研发的思极智声纹在线监测装置成功应用,通过调用人工智能声纹识别算法,精准识别直流偏磁、局部放电等异常工况,提升变电站安全运维水平。“过去通过人耳去听、靠经验做判断,现在可以对变电设备的声纹特征进行实时分析,较传统方法识别精准度提升30%。”国网信通产业集团研究院电力人工智能研发部主任邱镇说。
下半年电力供需形势如何?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分析,随着宏观政策力度不断加大、需求持续恢复,多方面因素将支撑下半年电力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考虑到2023年下半年高基数因素,预计今年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稳定在5%左右,全年增速呈“前高后稳”态势。
(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丁怡婷)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升级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
- 2024年山东民营经济发展“答卷”:破局突围 韧性成长
- 汾酒大曲定位“国曲”之本,品质创新深化“复兴纲领”
- 上海首批“全程网办”出入境证件寄出 出入境办证实现“一次都不跑”
- 俄国防部称拦截乌方导弹 残骸坠市区致十余人受伤
- 张家界武陵源推暑期“科普研学游” 父母陪同享优惠
- 涉案5000余万元 内蒙古警方侦破特大非法经营烟草案
- 西班牙洪灾死亡人数升至158人 全国哀悼
- (走进中国乡村)汕尾可塘:油占米绘出“金色画卷”
- 江西认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6204个 有机农产品数量居全国第四
- 花城文学院成立 助力广东文化高质量发展
- 机票酒店降价 节后错峰出游迎来“小浪潮”
- 院士专家启航AI“大”时代 2023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在赣开幕
- 紧急救援!佛山海事部门成功救起一名欲跳桥轻生者
- 美国校园枪击案伤亡人数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 枪支管制组织批政府不作为
- 南非、博茨瓦纳总统视察复活节大巴车事故现场
- 湖南精品航线促进“三湘四水”交旅融合发展
- 工信部:我国原材料工业标准研制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
- 中国经济圆桌会丨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哪些新趋势?还将有哪些惠民举措?商务部回应
- 国际识局:布林肯访华,中美频繁互动沟通释放何种信号?
- 热门推荐
-
- 香江之风涌动黄土地 陕港两地丝博会上话共赢
- 文明的坐标丨“千年古刹”灵隐寺
-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举行 聚焦企业高质量发展
- 辽宁推动大众旅游 提振文旅市场发展信心
- 新闻1+1丨“大食物观”这件大事,怎么实现?
- 重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未来一周高温天气将持续
- 贵州广西北部等地有较强降雨 华北黄淮大气扩散条件较差
- 共绘盎然春耕图景,快手三农推出“幸福乡村春耕季”系列活动
- 交通运输部:7月8日-7月14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
- 民革党员郑跃星谈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
- 侨胞登九江浔阳江号游轮赏长江明月:叙乡情 觅商机 促合作
- 新闻观察丨美国两党拿着“美债炸弹”大搞党争
- 韩国总统尹锡悦被逮捕
- 柬埔寨首相:中国高质量发展惠及地区国家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文水:“满格电”下老酒坊的新路子
- 7月全球制造业PMI降至48.9% 经济复苏动力趋弱
- 四川南充:开通为民办事“直通车” 问题清单“销号清零”
- 京城多元市场主体成立品质服务共建联盟 首批吸纳28家成员
- 一城文韵满城新丨解码长城“基因” 砖石间为每座城池找到归属
- 广州三元宫木刻版道经孤本“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