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国产设备后 CT检查价格便宜了
用上国产设备后,四川患者陈大姐一次扫描四个部位少花一百多元
CT检查,价格便宜了(身边的经济故事)
登记预约、候诊检查、领取结果……天气炎热,四川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的走廊上,患者和家属来来往往,步履匆忙。50岁出头的陈大姐坐在紧邻诊室的椅子上,时不时看向显示就诊号码的电子屏。“医生吩咐随访,3个月来门诊做一次CT,观察病灶变化。”陈大姐说。
说话间,陈大姐拧开矿泉水瓶盖,喝了一大口,“太热了,来一次可不容易!”陈大姐家在农村,离成都3个多小时车程,从2022年接受治疗算起,陈大姐已经在家和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间辗转两年有余了。“最开始检查时每次将近1000元,现在一次少花100多元呢。”说起CT检查的费用,陈大姐感觉到了变化。
“该我了!”看到电子屏提醒,陈大姐起身往CT室走去。在放射科主治医师唐思诗的指导下,陈大姐躺上检查床,接受胸部、上腹部等4个部位的平扫检查。
“CT检查是按照部位收费的,像陈大姐这样的患者,最能感受到价格调整带来的实惠。”据唐思诗介绍,从今年1月1日起,成都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调整,共450项,其中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类项目价格16项,CT检查价格下调,平扫从每个部位240元降至200元,增强扫描从285元降至240元。
“陈大姐每次做4个部位的检查价格调整前得花960元,现在直接降到800元,一年4次随访,加起来也省不少钱呢!”唐思诗说。
四川省医院协会医保专委会副秘书长何麒介绍,2016年以来,成都市共进行了5次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其中两次下调CT检查价格。“这与设备的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密不可分,一台国产CT机的价格大约是进口设备的1/3。”
“两个小时左右可取报告。”唐思诗一边继续手里的工作,一边叮嘱陈大姐。
“包括CT项目在内,我们科室平均每天接待患者1200多人,其中有10%—20%需要做CT增强扫描。”唐思诗说,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从2019年起陆续新增4台国产设备,“新进的国产设备成像清晰、扫描速度快、操作界面便捷,大大提高了检查效率,也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像陈大姐这样的病患,少等一天就意味着少一天吃住行的开支,“两个小时取报告”无疑是他们盼望已久的好消息。
检查价格更低了,效率更高了,还能增加接受度。“CT检查价格的下调不仅减轻了患者的负担,还让更多高危人群有意愿主动接受肺癌早筛。”唐思诗说,“附近乡镇上的公立二乙医院,经过这一轮降价,普通CT检查最低一次不到50元。”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肿瘤科主治医师张医生告诉陈大姐:“您这次扫描结果没有什么异常变化,记得按时随访。”“好嘞!”陈大姐高兴地说。
检查费用降低 就医负担减轻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数据显示,在2023年全球医疗装备企业100强榜单中,我国有十余家医疗装备企业上榜。目前,我国医疗装备领域已形成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与此同时,CT、核磁共振等影像检查费用也在快速下降。
国产替代,降低设备成本。近年来,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快速发展,以CT、核磁共振等影像设备为代表的高端医学装备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以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为例,过去进口产品价格动辄数千万元,国产产品价格只有几百万元,最便宜的CT机只需200多万元。
深化医改,向群众让利。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医改,降低药品和检查检验费用,CT、核磁共振等大型检查设备收费大幅下降;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政策在全国推开,政府出面与供应商议价,有效降低了采购价格。目前,内蒙古、浙江、四川等省份和试点城市已经在推行CT、核磁共振等大型医疗设备集中采购,进一步降低了采购价格。下一步,随着医改不断深化,有望进一步降低患者检查费用,减轻就医负担。
(本报记者 申少铁)
本报记者 宋豪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5日 第 15 版)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省滇商总会成立 阮鸿献当选首届会长
- 不明链接跳转导致消费?中消协:经营者应落实广告“一键关闭”
- (新春走基层)浙江“千岛之城”春节值守:护海上高速公路 守万家团圆
- 北交所信用债市场建设正式起步
- 湖南洪江承办怀化市旅发大会 擦亮“世界稻都”新名片
- 报告:进博会进一步优化“一带一路”沿线资源配置,有效促进各国合作
- 非洲商品服贸会上寻商机
- 内蒙古自治区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调好脾胃 冬季少生病
- 深圳市代表团赴瑞士开展经贸交流活动
- 一场别样的文学之旅 作家出版社成立70周年迎读者“回家”
- 金融部门联合发文夯实市场基础 推动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 旅美大熊猫“美香”一家三口启程回国
- 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交通事故 致8人死40人伤
- 文旅部:坚决防止疫情通过文化和旅游途径传播扩散
- 光电技术国际标准专业共建共享联盟成立 多国选手在华参加培训
- 首届中华戏曲邀请展启幕 京剧《龙凤呈祥》率先亮相
- 珍稀动物频现 卷羽鹈鹕首现石家庄
- 英媒:英护理业沦为现代奴隶制重灾区,外籍护工备受剥削
- 人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全长结构首次测定
- 热门推荐
-
- 日本银发经济面临诸多挑战
- 北京召开发布会通报防汛救灾情况: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 全市平均降雨量331毫米
- 没有冰箱和罐头 古人这几招也能让食物长久保存
- 哈尔滨市:今年前9个月新签约落地招商项目154个 同比增加21个
- 2023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举行 中外人士共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迪拜气候大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古特雷斯吁弥合差距
- 459件(组)摄影作品“讲述”江西故事的艺术情怀
- 美国政治极化影响妇女人权保障(深度观察)
- 广西桂林岩洞上演意大利肢体影子戏剧 英中双语碰撞灿烂花火
- 新生儿录像不该成产科“搭售服务”
- 美英澳三国首脑即将会面,事关核潜艇交易!
- 交通部门多举措应对返程客流高峰
- 山东加快布局清洁能源产业 让经济底色更“绿”
- 凤阳明中都:考古发现与保护利用“三部曲”
- 国庆假期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迎客流高峰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将推出全新艺术歌舞剧《马可·波罗-丝路情缘》
- 《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大系·家具与木雕卷》问世
- 中蒙日三国专家共享中医药(蒙医药)发展创新成果
- 巴黎发生持刀袭击事件 一名士兵受伤
- 晋津文旅互动:“表里山河”向“九河下梢”发出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