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挤水分” 7月金融数据低增
新一期金融统计数据如期而至。8月13日,人民银行官网发布2024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7月人民币贷款新增2600亿元,受信贷需求影响,7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7708亿元。数据低增,在业内看来一方面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此外则是信贷挤水分因素依然存在。在“挤水分、防空转”的监管导向下,部分虚增存贷款被挤掉后,金融数据会出现一定回落,不过套利空间消失,未来也将更有利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增信贷季节性回落
金融统计数据显示,7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55.43万亿元,同比增长8.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1.11万亿元,同比增长8.7%。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具体到7月来看,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600亿元,同比少增859亿元。
在业内看来,7月人民币贷款低增,或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正如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7月为传统信贷小月,月内贷款投放普遍呈季节性回落,在季节性效应、信贷有效需求不足以及“挤水分”影响难以快速消退等叠加作用下,7月新增信贷强度不高,不及过去五年同期均值。在他看来,7月信贷的季节性特征明显,扰动因素较多,对单月数据无需做过多关注,而要更加关注总体信用状况、长期信用趋势,注重信贷供需匹配。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涛同样称,从历年经验看,4月、7月、10月等季度首月通常是新增信贷和社融相对较低的月份。6月人民币贷款新增21300亿元,规模远超4月和5月,信贷需求存在逐步消化的过程,短期内难以持续扩张。另外需求总体仍相对疲弱。7月人民币贷款新增规模较往年降幅明显。从居民和企业的短期、中长期信贷数据同时明显下滑来看,这可能与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和实体经济三方面信贷需求不振有关。
新增社融同比转为多增
受信贷需求影响,7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7708亿元,同比增加2342亿元。
“7月以来,政府债发行节奏边际放缓,但同比多增额有所扩大,企业债净融资规模也有所上行,在去年同期较低的基数下,7月新增社融规模同比转为多增。”温彬评价道。
Wind数据显示,7月政府债合计净融资规模6221亿元,环比上月减少816亿元。
年初以来地方债发行进度整体偏慢,鉴于地方债在年末发行可能会影响资金在年内的使用进度,财政部近期表示,“指导地方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温彬预计,未来三个月地方债发行会明显提速,也有望带动社融增速维持在相对高位。
截至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5.72万亿元,同比增长8.2%。“社融方面,国内政府债券融资明显增加,企业债券融资边际改善,反映国内积极财政实施力度加大,国内企业信用融资在逐步改善。”周茂华说道。
挤水分对总量指标持续影响
此外,在货币供应方面,金融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3.31万亿元,同比增长6.3%。狭义货币(M1)余额63.23万亿元,同比下降6.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前七个月净投放现金5396亿元。
在“挤水分、防空转”的监管导向下,4月以来,货币扩张节奏明显放缓,尤其是M1增速延续处于负值区间。对此,温彬称,一方面,部分虚增的存贷款被挤掉后,金融数据会出现一定回落。另一方面,我国M1的主要构成为单位活期存款,在此轮调整中受影响较大。
短期看,金融数据挤水分对总量指标仍会产生影响。业内专家同样指出,M2、M1等货币供应量指标增速今年以来有所放缓,有相当程度上是受此因素影响,部分虚增的存贷款挤掉后,金融数据会出现一定回落。尤其是考虑到前期企业活期存款中,有一部分通过手工补息获取了相对高些的收益,这些行为规范后,企业活期存款出现下降,有些还在逐步向理财转化,这方面的影响会持续显现,导致近几个月M1持续回落。
该业内专家称,“挤水分”促进金融总量数据更真更实。过去一段时期,企业债务增长中有一部分资金存在空转,企业贷款后直接转化为存款,并没有拉动投资及作用于实体经济。在金融管理部门对这些行为规范后,存款收益和预期投资回报率的比价关系发生变化,套利空间消失,部分企业资金腾挪出来扩大投资、增加研发投入等,未来会更有利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年内降准降息仍可期待
就后续看,温彬认为,在低利率环境和稳地产、促消费、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服务业扩大开放等政策组合拉动下,居民消费和信贷倾向有望逐步修复,但力度和可持续性仍主要受就业、收入等长期变量影响。
温彬进一步称,在二季度金融“挤水分”取得明显成效后,为促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适时加力,维持信用扩张在合理均衡水平。伴随海外环境改善信号更趋明朗,国内宽货币空间进一步打开,年内降准、降息等总量工具仍可期待;结构性政策工具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安排,科技金融、养老金融、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住房租赁领域将加快推进,调结构的同时稳增长、促内需;财政政策加快发力,地方债发行明显上量提速,托底经济和稳定融资。
市场人士认为,近期人民银行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利于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未来,随着利率由短及长的传导更加顺畅,LPR报价质量不断提高,利率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质效也将进一步提升。
“前期政策效果还在逐步显现,将带动有效需求复苏回升。未来经济政策着力点将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随着消费恢复,经济循环会更加顺畅,也将创造出新的有效融资需求。”前述业内专家则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政协委员为安徽文化强省建设献实招
- 探索“影视育人”新模式 天津57所学校开展电影进校园试点
- 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珍贵文物首次集中亮相国家典籍博物馆
- 北京法院三十年审结知识产权案件近60万件 提升司法保护水平
- 2024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公布 黑龙江11个地标品牌上榜
- 3000多米地下,年产百万吨页岩油怎么压出来
- 妙“纸”生花亮相海外 非遗传承人巧“剪”世界促交流
- 西部陆海新通道货物突破四十万标箱
-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预约专业观众数量创新高
- 【四海同春】马尼拉中国城:新春贺岁年味浓
- 技术经理人在大湾区科学论坛“牵线搭桥” 撮合成果丰
- 商务部:半导体是中美会谈时中方提出的重点问题
- 广西3家助残就业企业亮相中国—东盟博览会
- 浙江台州综合保税区封关运作 首单业务顺利开展
- 景泰蓝皇家艺术庙会春节期间在北京亮相
- 打“飞的”成为现实 杭州推出钱塘江City Fly夜游航线
- 首届全国外卖配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沪举办
- 小学男生学用卫生巾,教“过了”还是有人学得不够?
- 已有62人遇难!韩客机或在尝试机腹着陆过程中发生事故
- 秦公一号大墓陪葬车马坑2023年度考古发掘启动
- 热门推荐
-
- 中汽协:1-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94.4万辆 同比增长32%
- 大学毕业拿到职称证书?这是真的
- 中国-巴西心血管创新论坛线上举行
- 上海市人大代表为“银发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 打卡航天城、体验影视剧同款 这个假期坐着火车去旅行!
- 李焕民艺术研究展在蓉开幕
- 2024国际传感器仪器仪表物联网展览会长沙开幕
- 中国驻以色列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 颐和园最强“扫地僧”火了
- 天水的“热辣滚烫”:味蕾带我们穿越时空
- 第十一届“华创杯”创业大赛在武汉启动
- 有些综艺嘉宾不算红,但真有趣儿
- WAIC2024凸显AI赋能社会治理 法律科技集中展示
- 市场尚处起步阶段 房车旅游如何“破圈”?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侨胞之家”进社区 为侨服务更贴心
- 兰洽会三十而立:风从丝路来,开放再出发
- 近400件(套)艺术珍宝亮相广东省博物馆
- 解振华披露气候谈判进展:“我感到最困难的就是这次COP28”
- 浙江文旅观察:一颗杨梅如何成为富民大产业?
- 科威特一居民楼起火致至少41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