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景点能否“超长待机”
在充分考量、周密安排的前提下,夜游可以成为一种安全、有趣且盈利的新模式,用市场化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游客、景区、员工和城市的多赢。
“故宫能不能开到晚上9点?”“夜幕下登长城算不算好汉?”“月光里的黄鹤楼如何拍到精彩照片?”在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的暑期,热门博物馆和景点能否增开夜场成为大众关心的话题。
本应寂静神秘的夜晚,一旦与熙熙攘攘的游人相遇,便催生出以深夜食堂、后备箱集市为代表的繁华夜经济。不过,在暑期、国庆等旅游旺季,相较吃夜宵、逛夜市,远道而来的游客多半更想打卡知名博物馆和景点。
现实情况是,全国多地的博物馆“长满了人”,实行预约制的经常约不上,不预约的排队排到“怀疑人生”。目前,大多数博物馆及部分景区开放时间截止到下午5点半,这一时间限定往往难以满足游客需求。暑期旅游旺季,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傍晚时分气温则更为适宜。若热门博物馆及景点增开夜场,不仅能适当分流日间游客,还能丰富游客晚间体验,免得他们出一趟远门,晚上却只能窝在宾馆刷手机。
当夜经济牵手热门景点,丝竹悠扬,月影婆娑,自带烟火气的夜经济就变成了更浪漫、更具商业价值的“月光经济”。体验夜场,意味着游客至少要住一晚、吃两顿饭,显著带动旅游收入。例如在北京八达岭景区,今年已有40万游客夜登长城,不但能比白天更从容地眺望长城内外,还能欣赏灯光秀与演出,附近的民宿村也随之蓬勃发展。
北海公园、正定古城、南京夫子庙……一个个知名景区延时开放、开设夜场,增加了游客参观时间的灵活度,也有助于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业态的繁荣。来的都是客,既旺人气也旺财气,哪个城市会不欢迎“月光下的夜逛族”呢?
回应游客迫切需求,7月初,国家文物局发布通知,提出暑期重点场馆、热门场馆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开放时间。近日,第三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公布,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已达345个,一系列夜游玩法陆续解锁。
从多个博物馆和景区的实践来看,夜场搭建了大开脑洞、施展拳脚的新舞台。除了让游客参观延时开放的展厅外,还能够通过讲座、观影、戏剧、音乐会、无人机表演等形式,带来诸如“博物馆奇妙夜”、公园提灯夜游、动物园夜宿、与知名科普作家一同夜读等活动……仅仅听这些活动的名称,就觉得饶有趣味。当下游客偏爱体验式、沉浸式的游览方式,这类夜游活动倘若办得有声有色,就有可能成为“种草机”,为景区吸引新一波流量。
对博物馆和景区来说,开夜场并非简单地拉长服务时间,还意味着运营的升级和服务的拓展。多数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公共服务机构,延时开放增加工作量,需要对员工激励、运营成本、管理难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针对暑期学生出游集中的特点,更要加强展品安全管理,做好分流引流,制定应急预案。对监管部门来说,如何维护夜间市场秩序、及时处理游客投诉举报,也是一个新问题。
正如众多成功案例所示,在充分考量、周密安排的前提下,夜游可以成为一种安全、有趣且盈利的新模式,用市场化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游客、景区、员工和城市的多赢。在旅游旺季和重大节假日,有条件的热门博物馆不妨开启“超长待机模式”,为城市的月光经济添一抹亮色,同时也为自身发展探索出多元新路。(来源: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菲仕兰发布2024半年报 中国业务持续双位数增长
- 9月26日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2920亿元逆回购操作
- 将莲子壳诊断为疑似肿瘤 医生的解释为何难以服众
- 加快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 名家名团汇聚第二十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 将带来十场多元风格音乐会
- 天津法院宣判一养老诈骗案 团伙跨十余省市骗416人
- 国风穿搭风靡中国高校毕业季
- 气温屡创新低,今年还是暖冬吗?
- 台风来袭 桂南桂西部分江河可能出现超警洪水
- 日常烹调中的几个实用“减油”妙招
- 以投资带动环保产业发展 我国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生态环保投入
- 端午节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亿人次
- 【打卡中国新坐标】细如发丝却比钢强!中国强度摘下“材料皇冠上的明珠”
- 上海:从源头上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 多家企业开展“满电回家”行动
- 重庆前三季度超278亿元税惠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 AI生成的《西游记》短片震惊网友
- 发型师那么多,为何她能火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有哪些补贴?换新后旧车去哪了?一文了解→
- 强降雨致粤多地内涝 消防力量营救被困人员逾1500人
- 中考省级统一命题,会带来哪些变化?
- 热门推荐
-
- 中国境内首宗个人破产案债务人获经济“重生”
- 看好、看多、看重,外资感受中国经济“春意”
- 天津港至巴西滚装新航线正式开通
- 两岸青年武汉共享体育嘉年华
- 淡水河谷将连续第七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举办“龙年话龙”讲座
- 广西罗城仫佬山乡:淡雅墨香里的“年味儿”
- “哈工大”和“哈工程”分不清 高考志愿规划平台问题频出
- 中国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两项政策的适用期限
- 数读中国 | 聚焦1.25亿跨省流动人口就医结算需求 今年以来取得这些新进展
- 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英国推介会举行
- 百年非遗烟台绒绣:“针尖油画”从画框走入生活
- 四川达州引进落地10个百亿级工业项目 推动产业融圈强链发展
- 中国下达2023年增发国债第一批项目清单 要求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 中国驻印尼使馆临时代办周侃:雅万高铁成为热点和“顶流”
- “熊出没”话题引热议 业界吁探索“共享空间”
- 超越视觉的艺术之旅:阿兰·博尔南个展《焦点》亮相沈阳
- 内蒙古通辽农村:从“土里刨食”到“特色生金”
- “紫色”产业链持续发力 烟台葡萄酒受到国际瞩目
- 气象早期预警业务平台东盟数据服务启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