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发布生产性服务业专项政策 提出开放全域场景
中新网北京8月12日电 到“十四五”末,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亦庄”)新城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打造数实融合高地、产业创新高地、商务服务高地、产融互促高地、智慧物流高地,努力建设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形成“一区五高地”发展格局。
重点发展5类生产性服务业
今天,北京亦庄创新发布会举办。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伊元甲介绍,制定生产性服务业专项政策——《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的主要考虑:一是立足功能定位,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向赋能;二是落实国家政策,营造普惠公平的市场环境;三是聚焦企业需求,切实解决痛点难点问题。
“2023年,北京亦庄的服务业占GDP比重约37%,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伊元甲说,此次《措施》结合北京亦庄深厚的工业发展基础和功能定位,提出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产业金融、交通运输与物流业这五类生产性服务业。在营造普惠公平的市场环境方面,《措施》因地制宜细化实化国家相关政策,强化政策统筹、上下联动,加快政策落地见效。
在解决痛点难点问题方面,《措施》针对企业最关心的经营成本高、新产品推广难、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解决措施,重点在场景应用、产业协同、智改数转、公共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强化人才、土地、数据、金融等要素保障,全面覆盖中小企业,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伊元甲表示,到“十四五”末,亦庄新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化、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营业收入规模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努力形成“一区五高地”。一区是指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五高地是指数实融合高地、产业创新高地、商务服务高地、产融互促高地、智慧物流高地,同时为“十五五”时期亦庄新城持续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提出开放全域场景等12条支持举措
瞄准目标,北京亦庄如何发力?“《措施》共提出12条支持举措,包括加强企业培育、开放全域场景、完善产业生态、加快产业聚集、促进两业融合、支持智改数转、提升平台能级、支持品牌培育、扩大开放合作、加强人才引育、激活数据价值、强化金融赋能等方面,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实现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聚变提升。”伊元甲说。
以加强企业培育为例,《措施》明确,积极培育信息、科技、商务、产业金融、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等行业企业,落实国家对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相关要求,积极支持企业“小升规”“规做强”,对年度营业收入规模和增速达到“小升规”“规做强”标准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
在开放全域场景方面,《措施》明确,制定并定期发布龙头企业和政府采购应用场景建设需求清单,支持采取“揭榜挂帅”方式,面向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征集科技创新成果。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与高端汽车、生物医药、机器人等用户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对于提供“首方案”的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的支持。
在支持智改数转方面,《措施》明确,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应用新技术,支持开发应用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对设备及改造所必需的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总投资达到100万元及以上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支持。
在提升平台能级别方面,《措施》明确,支持高校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建设专业化“一站式”产业服务平台、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对符合条件的平台项目,经开区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支持,并积极推荐申报市级固定资产投资支持。
此外,在完善产业生态、加快产业聚集、促进两业融合、支持品牌培育、扩大开放合作、加强人才引育、激活数据价值、强化金融赋能等方面,对符合条件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均给予相应支持。
示范园区上半年工业总产值近3000亿元
发布会上,伊元甲还介绍了北京亦庄两业融合示范园区的建设情况。
今年年初,北京亦庄获批全市面积最大的两业融合示范园区,涵盖国家信创园、光机电一体化基地、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等多个产业集聚区。获批以来,经开区积极推进示范园区建设,不断提高园区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完善“主导产业+工作专班+平台公司+特色园区”产业组织方式,健全“一个规划、一个平台、一套政策、一只基金、一批项目、一批空间”的“六个一”工作机制。
同时,发挥市区两级政策叠加效应,在资金方面,对示范园区内符合条件的共性产业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低效楼宇改造项目、老旧厂房改造和产业园区内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给予市级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最高支持5000万元。在人才方面,市级试点企业经综合评价后可纳入重点支持范围,引进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实行计划单列。在用地方面,创新实施“弹性增容”政策,试点通过“弹性年期+弹性规模”方式实现建筑规模增容,提升产业承载空间,用以实现产业更新升级。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示范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近3000亿元,贡献全市工业增加值超过30%,以信息服务业、金融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950亿元,增长8%。今年还有7家企业获批首批市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杨浦:围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趋势打造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 联合国一直升机在刚果(金)遇袭 致2人受伤
- 青海果洛玛沁机场将扩容
- (成都大运纪事)成都FISU世界学术大会在成都召开
- 中国崛起新型“夜经济”
- 2024榕台科技信创就业创业训练营在福州启动
- 明星“演而优则商” 为何频现翻车
- 旅美大熊猫“美香”一家三口启程回国
- 云南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历史性突破50%
- 如何让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更便捷?解读来了
- 日强推核污染水排海毫无国际责任感
- 半舞台版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首演
- 云南多条高速公路建设春节前夕迎来新进展
- 曹文轩:阅读是最甜蜜的事情
- 海南自贸港海口新海港“二线口岸”进行通关全流程演练
- 突发!荷兰中部埃德市多人遭劫持 现场已被封锁
- 植物“活化石”苏铁蕨孢子人工繁育成功
- 治疗用药赛道“国产选手”提速
- 进度过七成半 全国冬小麦收获2.39亿亩
- 安徽合肥市肥东县附近发生5.0级左右地震
- 热门推荐
-
- 高温天气如何应对中暑?这些“秘籍”快收藏→
- 辽宁大连普兰店区发生3.7级地震
-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刺桐万国商 烟火光明城
- 农业农村部:2023年粮食产量13908.2亿斤 再创历史新高
- 新质生产力赋能山东农业发展 新农机农技绘就好“丰”景
- 山东“科技合伙人”助推乡村振兴 引导更多资源向基层聚集
- 地铁1号线发生延误 深圳地铁致歉
- 俄乌局势进展:乌外长到访北约 俄白总统在莫斯科会晤
- 泰尔英福形成“数字基建+元宇宙+AI”的战略布局 拓展在数据、双碳行业应用
- 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湘奶奶逝世 享年95岁
- 央行: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
- 超30城房子可“以旧换新”,怎么换?需注意哪些问题?
- 大数据赋能贵州石阡茶园实现全程监控
- 外贸城市年度答卷:上海稳居进出口总值第一,深圳豪取出口31连冠
- 多国外宾到访吉林 点赞制造业盼合作
- 产业聚焦:深化国企改革再添新动能
- 南非开普敦连发火灾致2人死亡
- 东北地区国家高新区联盟在沈阳成立 19家高新区共谱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 报告:传统汽车产业基础薄弱城市有望借智能网联“换道超车”
- 乌外长号召西方提供更多军援 称未来将发起多场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