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用冷冻克隆技术挽救濒危五指山猪种群
中新社海口8月3日电 (记者 王晓斌)记者3日从海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江西农业大学猪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近日利用冷冻了5年的白色系五指山猪耳组织样品,成功获得首批体细胞克隆猪16头。这一成就标志着白色系五指山猪这一濒危的“医学模型猪”种群开始得到群体性重现。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刘作凯介绍,五指山猪是中国特有的小型猪种,原产于海南省五指山地区。上世纪60年代,五指山猪存栏量曾达到10万头,但至1989年时已濒临灭绝。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于1998年建立了五指山猪资源保种场,种群数量一度恢复到千余头。然而,2018年受非洲猪瘟的冲击,白色系五指山猪濒临灭绝。
为了实现白色系五指山猪群体性恢复,海南省科学技术厅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路生在海南设立院士工作站,携手江西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等院校机构的专家们,依托江西农业大学猪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系统开展猪种质资源保护、生猪育种、小型猪实验动物化和异种器官移植研发工作。
参与项目的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动物体细胞克隆专家魏红江说,白色系五指山猪克隆工作的难点在于从冷冻5年多的耳组织样品中获得高质量的活细胞。由于当时的冷冻保存条件有限,且保存的耳组织样品数量极为有限,团队必须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细致的技术优化,才能从这些冷冻多年的样品中成功提取出高质量的活细胞。借助黄路生院士团队的力量,团队获取白色系五指山猪高质量活细胞后,通过细胞解离复活技术,结合核移植克隆技术,成功获得了这批体细胞克隆猪。(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捷报频传!平安人寿摘得多项科技类国际大奖
- 以“咖”为“媒” 沪滇协作闵保专题推介会举行
- IMF总裁:低增长和高债务并存将拖累全球经济
- 英媒:摩尔多瓦议会通过法案 将官方语言改为罗马尼亚语
- (新春走基层)浙江象山:渔家庙会闹新春
- 广西提升丘陵山区六堡茶生产机械化水平促产业发展
- 长沙出台档案管理规定 提升档案法治化水平
- 韩媒:韩国国会门前正在发生对峙
- 聚焦试点创新应用 “数字人民币试点成果展”在京亮相
- 西藏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 全面消灭蚊子?防控并降低蚊虫密度是可行的
- “叮当”声中的铜匠人何以成为“守艺人”?
- 北京首封普招高考录取通知书送达
- 高分推理小说搬上荧屏 《胆小鬼》定档原作者任编剧
- 2022北京时装周将沉浸式看秀观展 数字时尚会场首次亮相
- 重庆税务出台17条举措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 数据显示美国坐实“世界头号制裁大国”
- 两岸夫妻携手走丝路:情牵两地 见证陇原巨变
- 杭州十年递出“数字”新名片
- 长三角民众不负春光 尝春食、上春山渐升温
- 热门推荐
-
- 中国动漫金龙奖首设IP综合奖
- 北京启动2024年春风行动 “全链条”支持就业创业
- 方文山谈传统文化活态传承:认同感、归属感、仪式感
- 建设银行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落地
- 春节消费市场大揭秘 “上门代厨”成新潮流 家政服务火热
- 印度一双层轮船倾覆造成至少22人丧生
- 汝窑瓷画运河城市文化行在江苏扬州启动
- 减聚集不减“年味” 江苏宿迁启动网上年货节
- 济南发力大模型研发、应用场景赋能等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提档升级
- 上海:2024全城爵士音乐节带观众体验爵士乐魅力
- 在蓉港澳台侨大学生开启“星云”探秘之旅
- 超1.56亿吨!三峡船闸货运量刷新2022年纪录
- 北京门头沟双大路一路段发生山体塌方
- 海南着力提升支付便利性 全省可受理外卡商户增至近三万户
- 母乳和辅食如何喂?这份“食谱”要收好
- “植物疫苗”促水稻增产增效
- 积极管理血压,减少靶器官损害
- 促多渠道灵活就业 重庆启动夜市就业服务行动
- 聚焦“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中国金融报告》在沪发布
- 广东:将开展汽车以旧换新 适当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