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嘉宾相聚山东青岛探讨中国与东盟经贸人文合作新机遇
中新网青岛7月23日电(胡耀杰 张孝鹏)2024中国(青岛)—东盟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活动23日在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的青岛海天中心举行。活动吸引200余名来自中国、东盟多国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嘉宾参与,共同探讨中国与东盟经贸、人文合作新机遇。
会上,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介绍说,2024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是中国与东盟落实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之年。
史忠俊表示,经贸合作一直是中国东盟关系的亮点。除传统领域外,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合作正向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拓展,双方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方面推出了一批高水平项目,展现出广阔前景。
“民心相通是最根本、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史忠俊认为,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稳致远,有赖于双方人文交流的支撑。
现场,老挝驻华大使馆经济与商务参赞宽赞·燕素提在进行主题推介时,表达出与中国在旅游领域深化合作的期待。他受访时以活动举办地山东青岛为例说,老挝与山东青岛在旅游方面合作潜力巨大,青岛是著名旅游城市,而老挝旅游业正快速发展,这为双方开展深入合作奠定基础。
近年来,山东青岛与东盟国家的经贸交流日益密切。目前,山东青岛已与7座东盟国家城市结为友城。
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说,东盟是青岛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方向。青岛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强双方重点产业对接,扩大双向贸易规模,深化科技、教育、文旅等领域交流。
据悉,本次活动以“新质新程 山海同行”为主题,由中国—东盟中心、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青岛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青岛市商务局、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旨在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经贸和人文领域产业发展活力。(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践行大食物观的福建启示
- 浙江第95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帮助患者“打怪兽”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暂时进境修理税收政策公布
- 12.57万亿、22万亿……“硬核”数据激荡出中国经济“最强音浪”
- 全国性旅游文创平台上海揭幕 助力加速产业升级
- 四川内江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1死4伤 驾驶员系突发疾病
- (走进中国乡村)“中国荔乡”广东高州柏桥村荔枝花开迎丰收
- 中国瓷·北京事——我和陶瓷物件的北京故事征集活动启动
- 人勤春来早 青海民和震区民众耕播忙
- 能链智电(NASDAQ:NAAS)获评惠誉常青中国境内ESG主体评级最高分
- 香港夫妇关注内蒙古自闭症儿童 连续5年捐资捐物
- 2024德云社日本公演在名古屋落幕
- 北京:鼓励有条件的在京保险公司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 550多名朝觐者在麦加死亡
- 前11个月上海市进出口总值保持正增长
- 孤山德不孤 赵朴初“归来”
- “流动菜市”开进管控区 居民买菜新鲜实惠还方便
- 重庆碳市场将扩容至308家 碳交易推动企业低碳转型
- “哏儿都”养老院的台前幕后
- 四大主题90条线路展示国企风采 2024年“首都国企开放日”活动启幕
- 热门推荐
-
- 新疆英吉沙县“尝鲜”对虾养殖获丰收
- 变通道经济为产业经济 新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打造中欧班列“落脚点”
- 长沙岳麓区教育局:校党总支书记和涉事教师停职
- 众多专家集合智慧出书造福脑卒中患者 上海 “脑卒中小屋”升级
- 西藏日喀则博物馆开馆 馆藏3200余件文物
- 北京全力开展道路灾后恢复重建 提高防护标准
- 哈马斯称若以色列停攻加沙愿与其达成“全面协议”
- 兴业银行总行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 国家无线电办公室通报2023年度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 海外华裔青少年“探寻三晋”:访古迹 品美食 学非遗
- 2023中国厦门中秋旅游嘉年华拉开帷幕
- 考上面点师中级证就返学费?交完1950元,结果考试报不上名
- 大风蓝色预警: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部分地区将有7级阵风
- (新春见闻)中越口岸东南亚水果跨境“春运”热
- “百列万人”游新疆暨“京和号”旅游列车发车仪式在京举行
- 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举办开馆十周年特展
- “三新”行业成为深圳用电新增长点
- 陕西中欧班列首发西安至波季线路
- 中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开工建造
- “11·1”黑河列车脱轨事故调查情况公布 20名相关责任人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