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境免签”展示开放的中国
国家移民管理局7月15日发布公告,新增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丽江三义国际机场和磨憨铁路口岸3个口岸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至此,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增至37个。
144个小时,折合为6个自然日。对前往第三国的“过路人”而言,原本只能在封闭的中转机场里等待数小时,如今活动的时间和半径都大大延长。正应了那句话——“走过路过不错过。”颇具吸引力的免签政策,带动了一场又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数据显示,上半年入境游人次显著增加,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人次占比58%,同比增长190.1%。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中国旅游”(China Travel)成为热门搜索词条。一对美国夫妇第一次来到中国北京,见识了这座城市的人文景观,体验了“二环内宁静的清晨”,不禁感叹:“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一个英国小伙儿自小就听说,“中国晚上很危险,很多人被抢被揍,这些都不会被报道。”夜晚他在昆明街头漫步,发现这里“人山人海”,即便空无一人的地方也不必担心流浪汉从背后袭击,“唯一的危险是好吃的太多,会长胖”。
更让外国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的“人”。那对美国夫妇将手机遗落在路边座椅上,回去寻找时发现,一个中国女孩静静地守在手机旁,等待他们回来。一个外国小伙儿结账时发现老板睡着了,其他顾客纷纷自觉主动扫码买单。这些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儿的记录和分享,是对偏见的最佳回应。
繁荣的人文交流局面并非一蹴而就。入境免签政策的变化,是一个“先外向后内向”的过程。从2013年起,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口岸实施72小时免签过境,到2016年,经长三角相关口岸免签入境144小时的国家就达到51个,与现今数量相差无几。自2017年起,144小时入境免签口岸数量开始逐年明显增加。
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和地区成为入境免签口岸,而不局限于一二线城市和发达省会城市等少数“样板间”。“随便走、随便逛”的背后,是多年来不断缩小地域差距、实现乡村振兴的努力,是全面对外开放的坚持,以及面对外界打量时开放自信的心态。
入境免签政策只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为中外人员往来与国际合作提供便利的缩影。去年以来,我国先后对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新增与新加坡、泰国等7个国家互免签证。这无疑是对中国“倒退论”的有力回击: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为中外往来提供便利,绝不只是一句宏大的口号,而是要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作为支撑。例如,很多外国人喜欢刷信用卡,不习惯扫码支付,但国内许多商户没有配备能刷境外卡的POS机。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文化和旅游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重点文旅场所实现境内外银行卡通用,同时确保能用现金支付。下一步,有关部门还将积极推动入境旅游优化工作,提升与入境旅游相关的行业服务水平。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所说:“中国就在这里,欢迎大家来!”中国将不断优化人员往来便利措施,让外国朋友在中国旅行更方便、更舒适。
胡文利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东在训运动员4.8万余人 居中国首位
- 西北古城天水持续“热辣”
- 跨国公司领导人眼中的中国机遇
- (上海自贸区十年)科创力量叠加“自贸优势” 驱动高端产业发展
- 朝鲜外务省:谴责美国“国别人权报告”对朝鲜恶意诋毁!
- 10月进口额大增超七成,但国内葡萄酒消费仍在过冬
- 2024年西藏自治区累计资助补助重点人群达80万余人
- 人工智能应用驶上“快车道” 业界持续拓展应用领域
- “青山公益自然守护行动”第二批资助项目公布 中华穿山甲栖息地修复等项目入选
- 第六届广州市青年戏剧演艺大赛闭幕
- 2024中国电影周亮相温哥华 8部佳片展中国面貌
- 甘肃多所高校开通地震灾区学生专项资助通道
- 看不见的氧气,看得到的功效
- 长沙首条旅游云巴开通 可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
- 第三届德中经济大会开幕 共探可持续发展新机遇
- 青海中(藏)医药传承创新:建设“旗舰”医院 推进国际交流
- 美国驻韩国大使馆:局势仍不稳定 取消常规领事服务
- 中国算力赋能千行百业 促西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 徐克这次不拍武侠拍“幽默” 望所有香港导演一起拍部片
- 各地多举措夯实秋粮丰收基础
- 热门推荐
-
- 电影《国鼎魂》五城路演结束
- 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来袭,多部门联合部署防范
- 云南迪庆纳帕海新记录到4种鸟
- 商务部:将研究制定推动服务贸易标准化发展行动计划
- 三峡船闸今年过闸货运量突破1亿吨
- 农业银行深入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财政部:截至7月24日已发行418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 持续降雨致广西31条河流出现超警洪水 超警河流正缓慢退水
- 又一城缩减住宅限购范围!已有7个省会城市全面取消限购
- 广交会观察:“中国制造”提质升级 抢滩“美好生活”新赛道
- 广西今年以来查获问题肥料4700吨
- 苏州核雕:盈寸之间见天地见匠心|文化中国行
- 今年第11号台风“海葵”5时20分前后在福建东山沿海登陆
- “贝碧嘉”袭沪:已转移安置37.7万余人 多条地铁线路将停运
- 强降雨致上万名旅客滞留湖南郴州 当地上演紧急转运
- 83项非遗有了“新家” 上海浦东非遗体验馆开馆
- 外媒:美英对也门荷台达省发动4次空袭
- 增强绿色技术创新内生动力
- 天津将打造8个“夜津城”市级地标性集聚区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幼有所育、老有所医” 江苏交出用心用情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