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国鼎魂》五城路演结束
苏剧电影《国鼎魂》五城路演圆满结束 主创影迷真诚互动重述国宝传奇
古往今来,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总有一些蕴含本真的事物沉淀、留存。历久弥新的戏曲艺术便在其中,它仍在不断给人们带来璀璨和惊喜。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文艺风潮之下,由苏州市苏剧团有限公司、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出品的戏曲电影《国鼎魂》,历经舞台演绎的多轮打磨,又被改编成电影,即将于年内院线上映。
《国鼎魂》讲述了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潘达于先生守护国宝的事迹。从历史到戏曲,从戏曲到银幕,这个地道的“苏州故事”能如此活灵活现、动人心弦,离不开主演王芳演员和张唐兵老师的用心表演。两位演员载誉“戏坛”,王芳老师曾获第十二届、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第十二届“文华表演奖”、第二十四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等多项国内外荣誉;张唐兵老师则获第二十四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配角奖”榜首、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第一、三、五届中国江苏省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国鼎魂》幸得两位经验丰富的苏剧艺术家,护宝爱国的故事方能穿越时间,葆有不朽的魂灵。
艺术形式的更迭犹如大浪淘沙,但真正富有价值的作品将永被铭记、永被需要。人们对精品文化的呼唤和期盼,能在《国鼎魂》的路演过程中得到印照和证实。自九月七日以来,《国鼎魂》携影片和主创人员走过五座城市:西安、南京、合肥、杭州和上海,在放映和映后交流中,不难看到两种气氛的弥漫:作为华夏儿女,观众对故事传达的价值观和人物经历感同身受;作为戏迷和影迷,大家推崇和激赏影片的表演及整体艺术呈现。一种关于戏曲电影的良性循环正在悄然出现,也带动着让戏曲艺术辐射更多人群的可能。
《国鼎魂》的路演之旅遵从宝鼎真实的移动轨迹,在陕西出土现世,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供世人瞻仰。五座城市的放映让当地观众一品苏剧电影的魅力,而映后交流,更成为大家了解传统艺术、了解影片台前幕后的窗口。
在映后中,王芳老师首先为观众介绍了苏剧和昆剧的发展渊源。虽然根源相近,但苏剧和昆曲的咬字、断句和腔调各有千秋,但两者都有悠久历史,其传承之路都曾遭坎坷。上个世纪,苏剧和昆剧的发展一度低迷,但两者无法磨灭的、强大的艺术内核,还是让它们得以踏步前行;新世纪后,昆剧获评联合国“非遗”称号,自此苏昆二剧迎来复兴。2017年,苏州市苏剧团正式成立,随后如火如荼地开始排演《国鼎魂》。从在历史中面目模糊,到《国鼎魂》舞台剧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不难看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苏剧大有可为。
戏曲表演和电影表演的区别,是《国鼎魂》影片艺术呈现的关键之处。许多观众都好奇两位老师如何适应艺术形式的变化,他们也一一作出了回应。不同于舞台表演较为固定的角度,电影镜头多角度捕捉角色的表情,于是演员们调整了面部和躯体表演的方式。影片拍摄现场酷热难耐,为了呈现最为精致的扮相和画面效果,王芳老师花九个小时画上颇为厚重的妆容,只为更加贴近潘达于先生当时的气度和情态;张唐兵老师也同样认真严谨,拍摄时汗水湿透了三身衣裳。
除了对表演极为专业的态度,两位主演对角色心态和精神世界的理解尤为深刻,这让他们抓住了这个故事的灵魂。部分观众提问,为何潘祖念要将无价之宝交给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儿媳?为何潘达于先生能够在经历家破人亡之后,还能坚守本心,用一辈子的时间守护国宝?张唐兵老师认为,他对角色的把握,核心在于读透“贵潘”的家训——“一双宝鼎,胜过性命;人在鼎在,天地见证”。潘家深谙鼎的重要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已成为全家人不可磨灭的信念,这个信念自然传递给了潘达于。对潘祖念来说,将文物托付给潘达于实属艰难之举,但这个一生之托是否正确,历史已经给出了掷地有声的答案。
在影片艺术性之外,《国鼎魂》的制片人陈祺皞也从市场和受众的角度做了分享。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戏曲电影上映并获得不俗市场反馈,在这样的浪潮中,又有政策对传统文化的大力支持,《国鼎魂》的出现,也一定能够带动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走近”戏曲艺术。就路演来看,影片的几场放映已经吸引了不同年龄圈层的受众,既有老年人与中年人,也有年轻的戏曲爱好者。主创们台前幕后的辛苦付出,都潜移默化地丰富了对《国鼎魂》的欣赏角度和理解层次。
作为一部戏曲电影,映后交流总少不了演员的“惊艳开嗓”。《明月几时有》、《思凡》等经典唱段,老师们信手拈来,温婉细腻的唱腔瞬间博得满堂彩。在合肥站,王芳老师和现场影迷“同台表演”,此般近距离互动温暖、真诚、动人,整个路演活动因此意义升华。或许是因为常年受中国古典艺术的熏陶,艺术家们谈吐谦和、平易近人,让到场影迷如沐春风,更让大家由衷感受到他们对艺术本身的热爱和追求。传奇的故事,优秀的演员,《国鼎魂》不亚于一次传统文化的洗礼,为匆匆忙忙的世俗心灵洗濯除尘。
随着《国鼎魂》上海放映拉下帷幕,影片的五场路演活动就此圆满结束,但《国鼎魂》的故事仍在延续。影片将于年内院线上映,亟待更多华夏儿女了解这段爱家爱国、守护国宝的真实历史,在故事里体味重礼崇文、守护文脉的家国情怀。《国鼎魂》成功展现了戏曲与电影的艺术结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更易理解的方式加以呈现,从而让传统文化的魅力触达更多人群,让”中国故事“的内涵走入更多人心。(来源:北青网)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安多部门联合启动网约车行业“清网”行动
- 爱拼的“学霸”喜欢打麻将减压
- 专家名人推介山西特色专业镇 赋能产业发展
- 天津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人才)联盟成立
- 湖北五峰突发一起山体滑坡 数人失联
- 【光明时评】餐饮燃起人间烟火气
- 广东揭阳首个千万吨级吞吐量公共码头开建
-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一煤矿遇袭致至少20人死亡
- 青海举办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近百名选手同台“秀”技
- 巧手匠心 筑梦强国——新时代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黎巴嫩真主党:让以色列头疼的劲敌
- 破解“冬眠”难题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培育高抗寒酿酒葡萄
- 强降水持续 海南琼海一对母子落水遇难
- 第六届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开幕 签约销售玫瑰香橙10000吨
- 美国将援乌大杀伤力集束弹药 洪森:将对乌人民构成百年祸害
- 广东茂名养殖场出逃鳄鱼已捕回44条 暂无伤人报告
- 巴黎市政厅遭警方搜查 巴黎市长的塔希提旅行成调查焦点
- 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将129件涉奥林匹克标志和英烈姓名的商标宣告无效
- 一搜“协和医院”蹦出1700多家
- 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小幅回升 大型企业重返扩张区间
- 热门推荐
-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荷兰半导体出口管制问题答记者问
- 江西多地发力预制菜赛道 抢抓产业发展新机遇
- 江西新余“1·24”火灾事故12名相关责任人员在接受公安机关调查
- 中国广播艺术团携手抖音直播打造“广播艺术青年主播团”
- 北京四中院:“蚂蚁搬家”式代购走私案件增多
- 以山为笔水为墨 山西左权变“山水”为产业引客来
- 山西忻州赴穗推介文旅:朝五台圣境 登雁门雄关
- 出口“新三样”彰显中国制造新优势
- 台商来辽助振兴 现场签约9个项目投资金额3.2亿美元
- “95后”社区民警 平凡岗位上绽放青春“警”色
- 快速解决债务逾期广告靠谱吗?“反催收”黑产调查
- 中新健康丨要“骑自行车上月球”的他,又有新进展!
- 杨兴蓉:让文化“活”起来,才能让城市“火”起来
- 澳前总理基廷:“中国军事威胁论”愚蠢且不值得回答
- 绿色新农居 安全且舒适(经济新方位)——河北装配式农村住房建设试点探访
- 泰国政府拨款应对森林火灾与PM2.5污染
- 新漫评:四个关键词,暴露美国霸凌本质
- 为什么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源自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
- 安徽2023年外贸增速长三角第一 出口汽车72.92万辆
- 安徽盘活闲置资源 支持“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