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游、文博游、乡村游丰富多彩 夏日经济活力四射
央视网消息:除了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中国之旅,当下也正是国内暑期游的高峰。这个暑期,全国多地备足“文旅大餐”,避暑游、文博游、乡村游丰富多彩,夏日经济活力四射。
旅游新风尚 “入乡随服”带火特色旅游
在吉林延吉的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区内,朝鲜族生活场景吸引了很多身着民族服饰的游客拍照打卡,这也带火了当地的旅拍市场。
记者了解到,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区目前日接待人群在2万人左右,体验服装人群占比在70%以上。6月以来,这里每天都能接到50到100单左右的旅拍订单,店里的摄影师和化妆师出现了紧缺。
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穿上民族服饰、深度体验民俗文化是热门玩法,“民俗旅行”的搜索量同比增长80%。北京、延吉、泉州、西双版纳、西藏成为民俗服装体验的热门城市。
周一不闭园 暑期北京市属公园全面开放
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了解到,为满足旅游需求,方便游客安排出行计划,自7月15日起至8月31日,北京各市属公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取消周一文物古建院落、园中园、博物馆闭园、闭馆的规定,全面开放接待市民游客。
海南推出多项优惠政策满足文旅市场需求
暑运期间,海南推出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游客前来。第二期“机票即门票”2024年海南旅游消费券于7月1日起正式发放,游客可凭飞往海南的机票,领取当地29家景区首道门票入园的优惠。在此基础上,附加“免税购物消费券”“酒店住宿特惠”“出行优惠”等诸多权益。 此外,海南还推出了12条各具特色不同主题的精品研学线路,从自然、人文、美食、科技、赛事等方面满足市场不同的需求。
“小城旅游”成风尚
最新数据显示,小城游、小镇游成为文旅市场的新风尚。
据了解,山东荣成依靠滨海游持续火爆,这个常住人口只有71万人的县级市,每天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除了小城特色游,还有商圈购物游,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 除了海内外批发商,还有不少游客的身影。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县城旅游”相关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527%,县域旅游订单同比增速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央视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年轻人推崇“个性化”婚礼 促使婚庆行业换“新剧本”
- 端午假期昆明机场口岸出入境旅客量超2万人次 学生游成主力
- 实现多项“零”突破 西藏肝胆外科诊疗再上新台阶
- 云南法治政府建设显成效 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8.02%
- 又到一年花开季 赏花经济竞绽放
- 贵州“追风逐日”谋划“绿色未来”
- 文明的坐标丨“醉”在商代酒香里
- 乘高铁领略三峡风光 “静安·夷陵号”旅游专列重启
- 中挪商界人士在北京探讨合作发展新机遇
- 贺西林:美术史研究与“大历史”的建构书写
- “山丹丹”绽放京城舞台 民族管弦乐组曲带来纯正陕北风情
- “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新闻奖”启动报名
- (经济观察)AI带来网络安全风险 专家建言“用魔法打败魔法”
- 图迹信息科技董事长章羽:新能源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大带动作用
- 东西问丨邵怡蕾:为什么人形机器人将引发人类对自身的重新思考?
- 辽宁采取六项举措 让春运“回家之路”更安全更便捷更温馨
- 何飚出任中国移动总经理
- 北大国发院举行报告会 聚焦中国经济发展动力
- 浙江乌镇:计划2025年数字经济产业收入超200亿元
- 又一共和党议员宣布弹劾拜登 批其应对边境危机不力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大自然赐予的“地下精灵”贵州大方冬荪走俏国内市场
- 中国人寿首批PCT申请费用补偿保险项目在沪落地
- 四川雅江县森林火灾受损查核工作有序推进
- 平价店受追捧,平价消费赛道能长期走下去吗?
- 林黛玉,为何会成为网络时代的“林怼怼”?
- 上海临港新片区最高标志性建筑“风采初现”
- 使用人脸识别应取得个人同意
- 百日咳,成人也会“中招”吗? | 科普时间
-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市中心再遭袭 已致5死24伤
- 哈马斯:收到的最新停火协议与拜登的讲话不一致
- 1元打火机为何20年没涨价
- 长沙首条疏港专用铁路通车运营满月 货物吞吐量突破108万吨
- 快递小哥当心!有人盯上路边快递车,见啥顺啥
- 新华书店总店打造新华全民阅读空间项目 全方位促进优秀图书传播
- 报告: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金融业具有深远影响
- 交通运输部:我国国际物流运行总体持续向好
- 中东缘何掀起“和解潮”?
- 英媒:英国首相苏纳克将在当地时间周五清晨宣布辞职
- 十年间天津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超3万亿元
- 印尼盾对美元汇率跌破16000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