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游、文博游、乡村游丰富多彩 夏日经济活力四射
央视网消息:除了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中国之旅,当下也正是国内暑期游的高峰。这个暑期,全国多地备足“文旅大餐”,避暑游、文博游、乡村游丰富多彩,夏日经济活力四射。
旅游新风尚 “入乡随服”带火特色旅游
在吉林延吉的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区内,朝鲜族生活场景吸引了很多身着民族服饰的游客拍照打卡,这也带火了当地的旅拍市场。
记者了解到,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区目前日接待人群在2万人左右,体验服装人群占比在70%以上。6月以来,这里每天都能接到50到100单左右的旅拍订单,店里的摄影师和化妆师出现了紧缺。
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穿上民族服饰、深度体验民俗文化是热门玩法,“民俗旅行”的搜索量同比增长80%。北京、延吉、泉州、西双版纳、西藏成为民俗服装体验的热门城市。
周一不闭园 暑期北京市属公园全面开放
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了解到,为满足旅游需求,方便游客安排出行计划,自7月15日起至8月31日,北京各市属公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取消周一文物古建院落、园中园、博物馆闭园、闭馆的规定,全面开放接待市民游客。
海南推出多项优惠政策满足文旅市场需求
暑运期间,海南推出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游客前来。第二期“机票即门票”2024年海南旅游消费券于7月1日起正式发放,游客可凭飞往海南的机票,领取当地29家景区首道门票入园的优惠。在此基础上,附加“免税购物消费券”“酒店住宿特惠”“出行优惠”等诸多权益。 此外,海南还推出了12条各具特色不同主题的精品研学线路,从自然、人文、美食、科技、赛事等方面满足市场不同的需求。
“小城旅游”成风尚
最新数据显示,小城游、小镇游成为文旅市场的新风尚。
据了解,山东荣成依靠滨海游持续火爆,这个常住人口只有71万人的县级市,每天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除了小城特色游,还有商圈购物游,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 除了海内外批发商,还有不少游客的身影。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县城旅游”相关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527%,县域旅游订单同比增速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央视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1年上升
- 联合国报告:世界人口预计到本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
- 尹锡悦支持者冲击韩国首尔西部地方法院正门 警方下令驱散
- 外贸向好势头持续 货物贸易相关跨境资金净流入稳步增加
- 北约举行防长会 下周起大规模军演登场
- 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投产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中国光伏企业以技术为“核” “追光逐绿”
- 中美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
- 北美票房:《死侍与金刚狼》升至2024年票房亚军
- 一家90岁的出版机构怎么持续“圈粉”?
- 日本自民党最大派系“安倍派”正式解散
- 中老合作生动缩影:纸币上的水泥厂将“变身”国家级旅游区
- 广西入汛以来出现罕见降水量级 直接经济损失14.1亿元
-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进出口总值创历史同期新高
- 学中文、看中国,在俄罗斯感受“汉语热”
- 哈马斯领导人遭袭身亡后,以色列总理首发声
- 以军:过去48小时内打死3名黎巴嫩真主党指挥官
- “黄骅港—上海—洛杉矶”集装箱航线开通
- 珠江流域启动洪水防御Ⅱ级响应 部分河流或有超警洪水
- 预防“可乐牙” 建议控制饮用高糖饮料频率
- 热门推荐
-
- 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调整工作近尾声 平均降幅为0.73个百分点
- 商务部回应欧盟对华出口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强烈不满
- 欧亚水獭重现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保护区
- 国际经济观察|欧洲提振经济绕不开中国
- 江西余干:“小地坪”撑起百亿大产业
- 云冈石窟“第一伟窟”“音乐窟”经封闭修缮重新开放
- 海内外业界人士相聚“中国泵业名城” 产品展销两旺
- 陕西省夏收进度已过九成
- 业界专家上海聚焦AI发展对传统音乐教育模式的挑战
- 福建泉州举办泉州歌诀讲坛 传承推广闽南文化
- 有聊|马苏:人生就像一场修行 看清自己才能找到方向
- 洪灾袭来险情急 科技撑起“保护伞”
- 第五届长三角文化论坛在上海举行
- 美官员证实美无人机袭击巴格达 致伊拉克民兵武装一高级指挥官死亡
- “橄榄之乡”甘肃武都City Walk:吃喝游购“玩转”油橄榄
- 新疆乌尉高速天山胜利隧道有望年底贯通
- 北京清理违规三四轮车,有力度也有温度【纵深话题】
- 山西临汾公安助被拐34年“孩子”回家 中秋节前家人团圆
- (聚焦博鳌)潘基文:我们面临共同的挑战 应当共同承担责任
- 广西宰相故里豆腐乳:从小罐自食到畅销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