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代塑”产业需提高附加值 推进工业化生产
中新网安徽池州7月7日电(刘鸿鹤)“据统计,2022年中国竹产业产值超过4100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贸易达到27.5亿美元。”国际竹藤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尹刚强说:“竹产业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典范产业。”7月7日,2024安徽首届“以竹代塑”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安徽池州举办。
尹刚强认为,安徽省竹资源丰富,“以竹代塑”产品开发日趋丰富,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池州市更是将其作为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此次大会,齐聚行业专家、学者、相关企业,通过实地观摩、交流研讨、产品发布等多种方式,共同谋划“以竹代塑”创新发展新路径、新举措,必将为推进池州市竹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讲师吕黄飞表示,塑料制品已经深入民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大家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全球每年生产4亿吨塑料废物。“以竹代塑”是非常好的应对之策。
据了解,竹子是世界公认的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之一,从竹笋出土到长成竹子,最快45至60天。竹子还具有收缩量小、弹性和韧性强、种植方便、可自然降解等优点,是理想的可再生纤维来源。
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池州市作为“以竹代塑”试点城市之一,在贵池区就拥有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年产值超千万元企业7家,超亿元企业2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
“安徽省是塑料制品产量较大的地区,年产量达466万吨,居全国第5位。”国际竹藤中心研究员、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王戈表示,安徽具备较丰富的竹类资源和推进“以竹代塑”发展的基础。
“目前,安徽竹产业还是以日用产品为主,并未形成高附加值以及工业化产品。竹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王戈说:“这也是我们‘以竹代塑’产业向着高质量发展,让小竹子成为大产业的目标。”(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阅见非遗”首届征文大赛带来6万余部非遗题材作品
- 年夜饭论“套”卖 未必合消费者胃口
- 音乐戏剧《少年的,莎士比亚奇旅》谐趣讲述文豪一生
- 这些年轻人在直播间“速配”找对象
- 俄外交部就日本计划与美国举行联合军演提出强烈抗议
- 美军高官突访在叙利亚“美军基地”遭叙方谴责
- “灵感中国——当代中国画艺术国际巡展·韩国站展览”开幕
- 端午档电影票房首日突破3亿元 《消失的她》领跑
- 财经观察:农货“进城”与消费“下乡”双向奔赴
- 广西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 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
- 中国驻菲大使会见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公共知识分子”项目代表团
- 人工智能应用驶上“快车道” 业界持续拓展应用领域
- 杭州亚运会倒计时50天:亚运列车迎首次“亮相”试乘
- 东莞多家汽车检测站集体涨价是为何?
- 西部11省区市26支队伍昆明同台竞技 展农民工返乡创业新风采
- 长江水利委员会深入贯彻水利部防汛会商要求 全力做好洪水防御工作
- 山东港口在中国港口行业内首次将“数据+场景+算法”数据资源入表
- 新疆人民医院顺利完成一例心脏移植手术
- 心脏“阀门”坏了,不用开胸就能修
- 浙江大学与杭州余杭联合成立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
- 热门推荐
-
- 迎重阳节青海中学生呼吁“放下手机,给老人一点爱”
- 2024年全国研究生导师培训班(第一期)在鲁开班
- 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发布官方海报及主题“摩登时代”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湘商回归热折射湖南发展新态势
- 新疆克州第十届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
- “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双向累计送电突破200亿千瓦时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4.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7月份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呈现四大特点
- 走进中国、感受中国 China Travel超赞体验让外国人“爱上中国”
- 第三届中国腐蚀控制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在穗开幕
- “世界围屋之都”江西龙南:让非遗传承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 文化资源焕新一部手机“游”运河
- 冬季可食疗进补(中医养生)
- 南京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年实现双下降
- 北京将营造城市消费新场景 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 浙江优化电力需求侧管理 助力保障迎峰度夏供需平衡
- 独角兽企业成长如何“蹄疾步稳”? 这场会议有答案
- 京冀“两市三区”突发水环境事件联合应急演练举办
- 外媒:乌总理称乌克兰将获得5.6亿欧元基础设施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