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贵州盘州:分布式智能电网让山村享受到绿色电源带来的新变化
中新网贵州盘州7月4日电 题:贵州盘州:分布式智能电网让山村享受到绿色电源带来的新变化
中新网记者 瞿宏伦
7月初,走进贵州省盘州市羊场乡纳木村,夏日阳光照射在村民每家屋顶的太阳能光伏板上,不断吸收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到储能“充电宝”中;村委会旁的光伏车棚,为新能源车辆出行送上源源不断的动力。
纳木村年平均日照时数1500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2016年开始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村民拥有了自家的“绿色电站”。
分布式光伏刚安装好时,村民在用电体验上并不尽人意,村民邓文术说:“曾经一段时间家用电器总是出现启动不了的情况。供电所检修人员来查后发现家里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导致一些电器无法启动。”
经过技术专家检查后发现,建筑屋顶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普遍存在“过电压、三相不平衡、配变重过载和谐波”等问题,不仅困扰居民用电,也对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
于是南方电网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相关单位按照“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思路,成立创新团队,改造羊场乡纳木村柔性配网示范工程,重点解决了过电压等问题。
2023年底纳木村全面建成了分布式智能电网,将新能源、储能、充电桩等多种能源形式深度融合,构建起“数字-能量-碳排放”的立体价值体系,推动农村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发展。
邓文术说,“现在我家可以随时通过光伏发电使用电器,还可以节约白天的用电成本,很顺畅。”
据测算,“数字-能量-碳排放”建成后,纳木村年电压合格率由过去的99.91%提升至100%,过电压率从90%降至0,过电压现象不再发生,供电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伴随着‘分布式光伏+储能’等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在满足村民日常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实现了绿色能源的高效利用。”南方电网贵州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专家蔡永翔如是说。
作为南方电网近零碳示范区,2023年底纳木村0.2兆瓦项目200千瓦时电的储能设备投入使用。这套储能设备相当于“大型充电宝”,白天光伏发电量多、电网容量压力大时充电,在晚上发电量少、电网容量压力小时放电上网,通过错开光伏发电、上网的时间差,实现电源端的削峰、填谷。
如今,纳木村光伏消纳能力已提升30%以上,满足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和乡村生产生活电气化需求,进一步保障了村民安全可靠用电。纳木村光伏发电板投入运营后,村民在使用清洁电能的同时,还可将多余的电量并网售卖,发电收益归村民所有。
盘州供电局羊场供电所副所长高远龙算了一笔可观的电费账:仅2023年,纳木村屋顶光伏发电到电网的度数为28160千瓦时,算上可再生能源补贴,收益超过1.93万元;全村村民生产生活取用屋顶光伏发出的用电量达1.5万余千瓦时,意味着也节省了电费支出约7000元。
纳木村党支部书记杨兴团说,村民不仅获得了直接的收益,还从烧柴取暖到光伏供能,享受到了绿色电源带来的新变化。
2023年底,纳木村还建成了光伏车棚,与独立设置的智慧扫码充电桩结合。这个光伏车棚装机容量30千瓦,年平均发电3.9万千瓦时,能满足2辆电动车同时充电。剩余电能还能够进入储能装置,向村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多“绿电”,年节约电费1.5万元。
杨兴团说,光伏车棚满足了村民和游客车辆的充电需求,还为乡村增添了一道风景线。(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7月1日起兰州、西宁两地间高铁最快59分钟可达
- (第七届进博会)专访“大数据之父”舍恩伯格:虹桥未来将赶超硅谷
- 临夏有约:一盏茶香里的民族风情
- 上海市地震局回应台湾地震:会对部分高层建筑造成影响,但不会对本市造成危害
- 海内外企业家相聚上海徐汇 共探数字领域新机遇
- 外交部发言人:敦促美方正视并解决滥用武力给中美关系造成的损害
- 张建国领衔现代京剧 《雄安人家》京冀两地演出
- 财政部:继续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依法依规认真组织开展预算公开
- “热血家庭”为爱挽袖23年 爱心接力累计献血63000毫升
- 中国新机遇 | 0到90000加速度,中欧班列成亚欧“黄金通道”
- 报告:部分城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开始呈现脱钩趋势
-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王建平:行路万里播撒爱的种子
- 五一假期首日火车票明起开售
- 以城之名向企业家致敬 2024年第四届长沙“企业家日”活动举行
- 注意!所谓高价收藏品可能是批发的 已有上百位老人受骗
- 伊朗称向以色列发射200枚导弹
- 四川青川:野生麂子“误入”县城
- 古都开封:传承豫菜文化 打造“美食之都”
- 从10只到10万只 江西残疾养鸡大户的“屈与不屈”
- “真正的突破性文件” 俄朝新签署的这份条约聚焦哪些内容?
- 热门推荐
-
- 全国冰上龙舟邀请赛在河北承德举行 近900名选手参赛
- 七小时原创话剧带观众品味孔子百味人生
- 广州月子中心套餐均价逾4.5万元
- 77岁阿婆发热不退 上海医生抽丝剥茧寻出元凶“鹦鹉热”
- 印度竞争最激烈的“公考”剧告诉我们:如何看待失败
- 环保又抢手,粉煤灰的华丽“变身”
- 拉萨铁路警方集中开展“三项治理”专项行动,护航旅客平安出行
- 浙江“冬晒经济”升温 “土特产”产销两旺
- 联合国报告:去年全世界每11人中就有1人面临饥饿
- (年终特稿)中国货币政策支持加力
- 广东再迎冷空气南下 粤北将出现冰冻
- 外媒:受洪水、热浪等影响,澳大利亚一河流出现数百万条死鱼
- 中国造地铁在欧盟首次商业载客运营
- 和评理 | 担忧“中国威胁”只是美印互相利用的借口
- 德国慕尼黑·深圳经贸交流会举行
- 中盐集团关于保障食盐市场供应的声明
- 广州今年第三季度雨量或较近10年偏多
- 美军称对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多处据点发动空袭
- 在赣十余年的法国教师艾力克斯:见证中国发展 冀教好每位学生
- 中马建交50周年经贸合作论坛举行,伊利出席分享出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