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拔最高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9日电(余艳春 张灵军)6月29日,在位于“万山之祖”的昆仑山上,随着新疆和田县稀有金属矿产业园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施工第7标段的最后一相导线从9号塔穿越到7号塔,标志着该工程全线贯通。该工程最高塔位为5390米,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刷新了我国在电网建设领域的新纪录。
和田县稀有金属矿产业园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总投资约5.86亿元,起自墨玉县220千伏梧桐变电站,止于220千伏蓝钻变电站,线路全长210千米,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座,建设铁塔560座,是和田县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业开发的基础设施之一。工程建成投运后,不仅为和田县稀有金属矿产业园矿业开发提供清洁能源,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电力保障。
该工程于2023年2月开工建设,计划于今年7月底前投运,由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下属单位新能集团公司承建,是目前国内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施工难度最大、海拔最高的项目,线路跨越平原、戈壁、沙漠、丘陵、高山、峻岭、高海拔山区,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穿越七个气象段的电力工程,对参建单位和工程建设人员来说都是极限挑战。
和田县稀有金属矿产业园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地域环境复杂,近四成线路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5千米线路海拔超过5000米。地质条件多变,山势陡峻,地形变化剧烈,相对高差大于1000米。施工环境艰险,昼夜温差达20度以上,大气压差大,不同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该项工程从1300米到5400米,人体需要适应非常大的气压高差。加上高反缺氧,5000米以上空气含氧量不足13%,以及受雪崩、山体落石、洪水、风暴、风沙、强辐射等交替影响,施工进度缓慢,高原高寒地区冻土基础施工艰难。
最后施工完成架线的铁塔属于该工程的第7标段,也是整个工程中建设难度最大的标段。该标段海拔高、气温低,基本都是冰川积雪。电力铁塔必须要架设在固定的山体之上才能稳定传输。而在这里搭建铁塔,首要任务就是要上到山顶。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项目部安全总监白建龙说:“去年8月份,我们请了专业的登山团队探究这个标段海拔最高的7号塔位怎么上,然后我们开始研究,根据地形看怎么搭‘天梯’,我们买的专业登山装备就是登冰川一样的冰爪、冰镐。”
选定好路线后,就要开始搭建“天梯”。这座“天梯”要在海拔5000米以上,落差200米的高山上搭建。山体都是坚硬的岩石和常年覆盖的积雪,时不时还会遇到雪崩、山洪等极端的地质条件,这给建设人员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工程建设中,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制定和采用一系列高海拔作业方案。数据统计,建设中,全线共搭设云梯103条,最长为396米,相当于132层楼高,与地面交角80度;架设重型索道348处,单基最长1.3千米;搭设人工栈道2处,位于海拔5343米处,栈道坡度76度左右。
此外,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还充分考虑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脆弱的生态,实施了水土保持方案,在项目区种植适生的乔、灌、草植被,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形成完整的防护工程体系,守护绿色生态。(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南海救助局在“摩羯”登陆前成功救助55名受困人员
- 泰国南部11个省份遭遇水灾 已致35人死亡
- 25人在海南吊罗山林区徒步被困 现场救援已结束
- 新疆巴州色素辣椒采收忙 丰收盛景“映红”村民增收致富路
- 俄媒:中国构建与中亚国家关系新模式
- 东坡文化成广东惠州热门“打卡”点
- 新疆企业一季度购买绿证46.57万张
- 马斯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计划进行10亿美元股权融资
- 山东菏泽鄄城“1·20”较大爆炸着火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 科特迪瓦发生严重交通事故 已致20死11伤
- 150余位专家学者莅临第二届汉文化论坛 纵论“两汉文化与中华文明”
- 展现两地间源远流长的红色血脉 上海、六安红色文化文物展在沪开幕
- 报告:2022年国人每晚平均睡眠7.40小时,整体睡眠状况有所改善
- 缅甸湖南商会执行会长朱卫东:让优质的中国制造走向全球
- 百余盆南北盆景相遇颐和园 展示园林艺术魅力
- 画家郑百重100多件青绿山水画亮相广东美术馆
- 中欧班列创造机遇 德“一带一路”倡议协会冀深化欧中合作
- 河南:力争到2025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50%
- 伊朗一清真寺发生恐怖袭击 致1死9伤
- “Z世代”女警赵梦扎根基层 为民解忧当好“贴心人”
- 热门推荐
-
- 中国入境游恢复形势较为乐观 文旅成海外旅行商关注焦点
- 安徽蚌埠市延安路大桥主桥桩基施工完成
- 舞剧《五星出东方》亮相武汉
- 全部15个成员完成生效程序 RCEP迈向全面实施新阶段
- 协同十载硕果丰 大兴发展正当时
- 牙买加媒体:驼铃古道串起中国与世界
- 菲律宾金达沃省山体滑坡事故死亡人数升至35人
- “教育+人工智能”让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
- 文明遇鉴 | 700年前,他在西方掀起“中国热”
- 浙江进入汛期 预计4—9月气象灾害偏重
- 全国职教学子甘肃高校“切磋”:以“技”会友 以赛促学
- “丝路海运”天天班第1000列成功开行
- 台湾高雄李氏向福建永安祖地赠送老子像
-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名废炉作业工人遭放射性物质污染
- 新疆吐鲁番加快构建新型变电站地震监测网络
- 专家研讨《醒来的河流》 以文学方式讲好生态故事
- 奥斯卡导演柯文思:个体的情感是走向世界的桥梁
- 国家能源局: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4.0%
- 老年客户办理业务难?招商银行出招提升适老化水平
- 海南2024年入境游客突破1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