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圆桌会|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抢抓机遇、找准规律”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胡喆、戴小河)“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一种先进生产力。”受访专家在新华社24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实现生产力跃升、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抢抓机遇、找准规律”。
“回顾下历史,我们能把这个问题看得更清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冬梅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重塑“技术-经济轨道”,引发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这是我们国家开启新的“技术-经济轨道”的重大机遇。
刘冬梅认为,开启新的“技术-经济轨道”,要坚持按规律办事,立足主导技术演进规律,根据研发规律、成果转化规律与市场规律来推进各项工作。具体举措主要包括两方面:
第一,提升主导技术研发能力。要推进“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科研范式变革,加快人工智能资源平台、算力平台等新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全面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体系化能力;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前瞻性布局主导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等。
第二,提升主导技术转移转化与扩散能力。这里面包括,提升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尤其是在重大科技攻关过程中更多发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形成,突出表现为高风险和资本密集性,需要耐心的长期融资,要引导社会资本向支持主导技术创新创业倾斜;充分发挥我国市场规模与市场空间优势,以应用场景建设为牵引,通过政府远期采购、技术标准迭代等方式,加大主导技术产业化推进力度。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聚焦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因地制宜地守住科技这个‘正’来创新。”刘冬梅表示,无论采用哪种路径,都需要注重累积或引进足够的科技创新资源与创新要素。(新华网)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实探济南企业高质量发展“密码”:科技创新释放澎湃动力
- 共赴丝路之约 陕西“多元蓄能”推进对外开放
- 十余载献策“科技+” 安徽省政府参事江海河建言赋能科创链
- 陕西全省小麦收获已过七成
- (乡村行·看振兴)茶油香飘振兴路 江西赣县“小油花”结出“金果果”
- 入伏时间如何确定?(把自然讲给你听)
- 海内外专家会通儒道思想 献策当代国家治理
- 彭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动力是改革
- 车企收集应用车主行车信息得有边界
- 今年第21号台风“康妮”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 哈马斯高级官员:已实现目标,愿与以方展开停火谈判
- 中国五矿获批牵头建设矿产资源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 租车疑似被租车公司恶意划伤并索赔?成都警方通报
- (身边的变化)江西南昌:“冬闲田”变“增收田” 油菜种植正当时
- “珠江创新攀峰计划”启动 加速医工融合转化
- 俄乌局势进展:美称乌军将在欧洲接受F-16战机训练 俄称和平进程无先决条件
-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稳步改善 引数万羽候鸟迁飞
- “AI孙燕姿”的法律之维
- “中银之夜”中秋音乐会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
- 国家税务总局明确资源回收企业“反向开票”实施办法
- 热门推荐
-
- 巴以冲突已致超2300人身亡,以色列或展开地面进攻?
- “博物馆游”助推文化与生活深度融合
- 机场、航司回应海南离岛机票紧张:投放更多运力
- 民航局:“空中丝绸之路”领跑国际航空市场恢复
- 广东大部将迎气温缓慢回升
- 杭州之光City walk线路及中医药养生体验点首次发布
- 高温天要当心臭氧细菌?真相是→
- 华南地区建造首艘双燃料汽车运输船交付 可载七千辆汽车
- 胖东来 “爆改”同行 能否帮扶得了传统大卖场
- 北极村的新天地
-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成两会热点
- 日媒:日本首相石破茂及相关政治团体再次被检举
- 乌克兰总统签署延长战时状态法令
- 未成年人在学校被造黄谣谁担责?办案法官这样说
- 洪森将卸任,接棒人是他?
- 央行:房地产行业贷款增长呈现持续恢复态势
- 在这个地区,美国正沦为“旁观者”
- 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启动
- 云南省阜外医院已免费救助逾6000名困境心血管病患者
- 浙江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为经营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