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加“秘方” 仔猪身体壮
◎本报记者 蒋 捷
“我们从事大规模养殖,仔猪断奶期肠道不适应、总是腹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一天,四川一家养殖公司找到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武振龙团队,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
团队给这家公司开出了“功能性氨基酸提高猪饲料蛋白质利用关键技术”的“秘方”。数据显示,这一技术应用后,饲料转化效率提高了5%—8%,蛋白质利用效率增加了5%以上,母猪的受胎率、窝产仔数和弱仔猪存活率均显著提高。
近日,功能性氨基酸提高猪饲料蛋白质利用关键技术入选2024年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这项技术攻克了养猪生产中的哪些难点,又解决了哪些痛点?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寻找预防腹泻“最佳补剂”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在我国肉类消费结构中,猪肉在畜禽肉类中的比例一直维持在50%以上。优质饲料对于养猪业至关重要,只有猪吃得健康了,人才能吃得健康。
“仔猪在断奶前吃的是母乳,断奶后就要吃饲料了,在这个适应期里特别容易发生腹泻。尤其是对于规模化养殖来说,一般都会执行先期断奶,但这会加重仔猪发生腹泻甚至腹泻致死的风险。因此,断奶后的饲料选择很关键。”武振龙说。
按照“缺什么就补什么”的思路,团队从猪肠道本身就有的物质找起,寻找预防腹泻的“最佳补剂”。机体80%的免疫细胞存在于消化道,免疫细胞通过与肠腔中的微生物互作,参与并调节肠道及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
对于仔猪来说,肠道发育是在营养素—微生物—宿主细胞复杂的相互作用下逐步完善,进而发挥其生理功能的动态过程。在猪肠道的上皮细胞中,有90%是吸收细胞。吸收细胞通过微绒毛增加其表面积,以实现吸收营养的功能。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会在消化道各种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葡萄糖、脂肪酸以及小肽或氨基酸,在上皮细胞中转运载体的作用下被吸收和利用。
在猪肠道中,肠上皮细胞具有较快的更新速率和蛋白质合成速率。已有研究表明,谷氨酰胺、谷氨酸等氨基酸是肠上皮细胞的主要能量底物。仔猪断奶后,从饲料中摄取的这几种氨基酸的量会低于其断奶前从母乳中的摄取量,使仔猪处于营养相对缺乏的状态。据此,团队将解决问题的关键聚焦到了氨基酸上。
功能性氨基酸有妙用
功能性氨基酸是指除参与蛋白质合成外,在机体内具有其他重要生理生化功能的氨基酸。“在饲料中添加功能性氨基酸,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菌群稳态等作用。”武振龙举例说,比如L-谷氨酰胺作为猪体内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在肠道屏障功能的维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减少肠道炎症并提高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此外,L-谷氨酰胺参与免疫调节,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再如L-脯氨酸在猪体内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可转化为多胺。多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包括精胺、亚精胺、腐胺等。它们在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改善猪的繁殖性能。
“我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18%,却消费了世界猪肉总产量的近50%。面对如此庞大的猪肉消费量,规模化、智能化养殖势在必行。”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讲师季昀介绍。
规模化养猪通常以豆粕作为猪饲料的蛋白质来源。但由于大量使用豆粕作饲料不利于我国粮食安全,因此农业农村部提倡豆粕减量替代。
季昀说,补充氨基酸可以弥补豆粕减量后猪饲料蛋白质的不足,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减少氮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团队研究发现,低蛋白日粮适量补充功能性氨基酸(如L-谷氨酰胺),有助于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的转化效率,也可防止仔猪因肠道问题出现腹泻等不良情况。
经过多年研究,团队最终探索出功能性氨基酸提高猪饲料蛋白质利用关键技术,形成功能性氨基酸的精准配比方案。
面对一项新技术,养殖户最关心成本。目前氨基酸生产技术和工艺已较为成熟,并实现大规模生产。相应的,这项技术的应用成本也较为低廉。
推广应用需攻克更多难关
武振龙介绍,充分利用功能性氨基酸,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养猪生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断奶仔猪肠道健康问题、蛋白质资源短缺和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母猪繁殖性能低下问题等。
为了将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武振龙团队需要攻克的难关还有很多。目前,团队需要研究功能性氨基酸的生理生化作用新机制,以及如何基于新机制改善猪的健康水平和性能。
此外,功能性氨基酸与其他氨基酸之间的配比,对不同生长或生理阶段猪的生长性能、繁殖能力和健康水平等具有不同影响,而这一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同时,不同日粮模式下,猪的特定功能性氨基酸需求量及其与其他氨基酸之间的比例仍需优化。尤其是在低蛋白日粮条件下,团队需要进一步探究功能性氨基酸的最佳补充量。
展望未来,武振龙相信,继续深入理解功能性氨基酸的作用机制,能够为实际生产中的精准饲养提供理论支持,实现养猪业优质、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版“兴沈英才计划”精准有力 让更多创新创业梦想在沈阳扬帆起航
- 湖南一冷藏车发现15名被拐儿童?警方:系谣言
- 2024日本友城青少年龙江行活动在哈尔滨启动
- “碳”路先行|中国(山西)绿色产业投资合作交流大会签约23个项目 总投资额194.71亿元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吉林欠发达国有林场探索新发展模式收获“金山银山”
- (聚焦中非合作)多领域“出新” 中非经贸合作活力强劲
- 吉林各界人士在伪满皇宫博物院缅怀革命先烈
- 宁夏银川:市民书香为伴 乐享假日
- 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已突破1000列
- 菲律宾国家警察总署中文培训班开班仪式举行
- 美孚1号车养护“2024年1号臻选技师大赛”在沪圆满收官
- 中新健康丨中国药企自主研发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让更多患者有治愈希望
- 【中国这十年·焦点面对面】中国人的“文化获得感”从何而来?
- 山东省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复现古籍漕运面貌 三艘铜船“起航”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 地下日行一万步 揭秘地下管廊巡检维护人员的日常
- (乡村行·看振兴)黄河边上的“甜蜜事业”
- 工信部:愿中非合作,共享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机遇
- 美报告曝光数百起虐待儿童事件:性侵案件泛滥 教师施暴后仍被洗白
- 菲律宾9月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降至三年来最低点
- 热门推荐
-
- 文化中国行丨沉浸式体验“春节”之美 这个馆一次看过瘾→
- 中国正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制造业是重点
- 台湾梅派弟子魏海敏盼更多年轻人传承梅派艺术
-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有华人在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
- 让新型文化空间常有常新
- 9月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15%
- 李潇潇:什么才是文学的“童子功”?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加大对扩大内需的金融支持力度
- “中国制造”纯电动双层观光客车出口法国
- 首届三亚国际摄影周启幕 面向中外摄影人征集三亚影像作品
- 坐专机日行千里 烟台大樱桃从枝头飞向餐桌
- 中新健康丨国家医保局回应部分地区农村出现医保“退保潮”:不准确
- 公职人员在外兼职日薪三千,是否合法合规?
- 广西文物摄影师十余载弯腰“定格”历史 让文物“活”起来
- 整治诬告陷害!这里为1806名党员干部正名
- 俄副外长:若美国保持克制,俄方也不会进行核试验
- 金色岁月 农情相伴 农业银行推出“农银养老”服务品牌
- 植此青绿!广东开展争做绿美守护者活动
- 江山如画|大槐树寻根:相思六百年 情牵海内外
- 旅客乘车时突发心脏病晕倒 佛山铁警紧急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