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部“沙漠小麦”收获 亩产量超260公斤
中新社乌鲁木齐6月12日电 (胡嘉琛)眼下,在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的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大型收割机在麦田中往来穿梭。与普通夏粮不同,这里种植的6000余亩冬小麦均产自沙漠。
“这是当地沙漠种植的冬小麦首次收割。按照小麦测产方法得出,这批小麦容重为825克每升,达到一级小麦标准,亩产量超260公斤。”新疆五征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军12日告诉中新社记者。
麦盖提县有重度盐碱地15万亩,沙漠面积占到总面积的90%。盐碱地、沙地成为困扰当地农作物种植生产的主要原因。
2023年,在山东省日照市援疆指挥部的支持下,上述公司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一套适合沙漠的水肥管理及栽培模式,开始在沙漠中种植冬小麦。2023年10月,6000多亩冬小麦被播种入土。
“在过冬、抗风沙、抗旱等一系列恶劣条件考验后,麦苗成功存活。”王建军说。
“为了让冬小麦在沙漠存活,我们积极增施有机质和固沙保水剂,喷施植物抗菌剂,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的利用率。”王建军说,水肥控制全程通过手机APP操作,实现定时定量施肥,做到节水节肥。
王建军说,首次开镰收割及测产的结果大大超出预期,在很多人印象中寸草不生的沙漠成为“希望田”。“我们将总结经验,科学管理,争取使冬小麦产量突破每亩400公斤。”(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安徽:积极服务长三角优质产业资源在省内布局
- 塔里木油田新疆叶城50万千瓦光伏发电正式并网发电
- 中新健康|2024年中国过敏防治周主题发布会举行
- 煤炭企业全力保障电煤供应 确保迎峰度夏煤炭需求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数说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 (新春走基层)浙江庆元华侨春节返乡喜看故里新颜 共话桑梓发展
- 中日学者共同撰写报告书:2023年中日关系总体相对平稳
- 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
- 上门代厨、上门收纳、上门养老……“上门经济”:敞开门也要守好门
- 土耳其人义乌创业:在有温度的城市 做有温度的餐饮
- “生活在这,打心眼里觉得幸福”(长城脚下是我家)
- 直播间“赌石”套路深,隔着屏幕买翡翠原石,真能开出“好料”吗?
- 何香凝艺术文献展(大阪站)在日本大阪开幕
- 王受文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与瑞士联邦经济教研部国务秘书、经济总局局长布德里格就推动中瑞自贸协定升级举行会谈
- 专家学者在沪分享中医药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可行路径
- 华北东部黄淮等地有强降水 四川盆地江汉等地持续高温天气
- 外媒:伊朗直升机区域暂无人员生还迹象
- 陕西首趟“公转铁”矿粉专列开行
- 降低死亡率、利于长寿 这3种运动性价比最高
- 第十届中国(鹤壁)樱花季启幕 丰富活动促文旅融合
- 热门推荐
-
- 好未来发布2024Q4及全年财报:全年净收入14.9亿美元
- 西藏已完成5万余条冰川资源本地调查
- 云南一中学体育节师生赤膊表演彝族战舞:光头前副校长吹号角,物理老师表演喷火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之看毕节”活动正式启动
- 近万村民居住生活 人虎共存如何确保安全?记者探访→
- 埃及外交官:“一带一路”倡议是“逆全球化”的一剂“解药”
- 给工资取个生活费等“别名”,就能逃避劳动关系了吗?
- 北京今天最高温27℃体验初夏微热感 昼夜温差较大早晚仍寒凉
- 送别魏明伦:世间再无“鬼才”
- 19日12时57分“雨水”:东风解冻,散而为雨
- 人物纪录片《巴金》研讨会在京举行
- 故障不断,美国军方停飞部分“鱼鹰”飞机
- 中新健康丨立秋时节如何养生?专家给出建议
- 广交会首日境外采购商到会超5万
- 天津东疆“双区叠加”发展特色产业
- 公交也网红
- 韩国国会:即日起全面禁止国防部职员和警察出入国会
- 广西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济南“泉城发布厅”礼赞“身边好人” 用大爱铺就城市文明底色
- 热评丨“端午+”,让传统佳节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