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考古名家:从“晋系青铜器”看文化张力
山西考古名家解析晋系青铜器文化。 李新锁 摄
中新网太原1月12日电 (记者 李新锁)从晋西高原、黄河东岸考古遗址,到晋南地区铜矿、盐池资源,再到晋国称霸的缘由,以及海外收藏的晋系青铜器。青铜时代的山西,为何会有影响深远的青铜文化张力?
12日,在山西云上文博会之“文化名家会客厅”,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陈小三以《青铜器的张力》为题,解析“晋系青铜器”的多元之美。
历史上,山西地处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山西青铜器在演变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面貌,产生了一类青铜器,就叫“晋系青铜器”。
春秋中期以后,“晋系青铜器”达到了技术和艺术上的巅峰,是东周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现在位于太原汾河边的山西青铜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省级青铜专题博物馆,里面的大量青铜器和青铜铸造相关文物见证了山西在青铜时代的历史积淀。”陈小三说。
在青铜器的历史上,“晋系青铜器”上起龙山文化晚期,下至秦汉,跨越整个青铜时代。
据陈小三介绍,在龙山文化晚期阶段,山西南部出现了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出面积达400万平方米的史前遗址。目前学界一般认为陶寺遗址和帝尧有关。
“在陶寺遗址中,发掘出齿轮型青铜器、铜铃等。”陈小三说,相似的器型在陕西石峁遗址也有出土。这说明,山西陶寺遗址和陕西石峁遗址有密切文化关联。
在夏代到早商阶段,山西南部是国家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当地的盐业资源和中条山铜矿资源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物资。
其中,夏县辕村遗址出土的夏代青铜爵,其造型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爵相近,说明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二地之间可能存在密切联系;东下冯遗址出土铸造铜器的石范;西吴壁遗址发现了大批文化性质明确、年代序列完整的夏及早商时期冶铜遗迹和遗物。
晋西地区曾出土了一批具有土著风格的青铜器,它们和河南安阳殷墟的青铜器风格迥异。
陈小三说,晋西地区黄河沿线的保德、柳林、石楼、永和、吉县等地的大量商代晚期青铜器,如铃豆、舞铙、龙形觥等极具地方特点;铃首剑、蛇首匕等则显示出北方草原民族特色。不同风格青铜器的发现,说明这里曾经有依附于商王朝的方国,也有与商王朝兵戎相见、文化差异明显的敌对势力。
陈小三表示,从西周到春秋早期,山西拥有最为完整、丰富的周代封国资料。“从山西曲沃晋侯墓地遗址,到绛县横水西周倗国墓地、翼城大河口西周霸国墓地等”,这些重要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是上述结论强有力的明证。
从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晋系青铜器”达到最辉煌的阶段。
陈小三说,春秋晚期,侯马铸铜遗址兴起,青铜器纹饰更加细密和富有层次,形成显著的晋国青铜器风格,成为黄河流域青铜器代表。“侯马铸铜遗址出土大批青铜器陶范”表明,彼时,晋系青铜器已高度商业化。
陈小三说,从侯马铸铜遗址出土的许多模和范可知,北京、河北、甘肃、山东等地发现的若干青铜器,均为“侯马铸造”。“晋系青铜器”的文化张力说明,文化强,对外的各种影响就强。(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丝路花语”中国民族音乐在印尼举办专场演出
- 大清河洪水抵达天津 永定河6日后行洪流量将下降
- 解读“新质生产力”:长三角如何乘“新”破浪?
- 中亚及俄罗斯媒体代表走进“中国雪都”新疆阿勒泰
- 辽宁省以科技活动赋能提升科技品牌影响力
- 中新健康丨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建设取得系列成果
- 2022年全国牙膏产量较去年下降10%
- 中国筛选通过数万个专项债项目 需求约5.9万亿元
- 网约车围城:百万司机涌入
- 铁路12306手机客户端学生预约购票服务12月12日上线
- 广西发布“国家气候生态品牌” 赋能生态康养旅游发展
- 1至7月中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13亿元 同比增长7%
- 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开幕 展示古都历史文化积淀
- 美籍专家: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成效显著
- 世界诗歌日·春天朗诵会举办
- 商务部:美方应尽快摒弃贸易保护做法
- 重现北京十三陵水库建设者风采 电影《九兰》全国公映
- 收购推特满一年,马斯克的“超级应用”愿景实现了吗?
- 国家卫健委:预防食源性甲醇中毒 饮用散装白酒、自制药膳酒需谨慎
- 甘肃文化品牌:《河西走廊》纪录片带动的不只是丝路文旅
- 热门推荐
-
- 2024年山西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2.1% 破获命案积案63起
- 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跨界融合 山西上演“龙变鸟”“蝶恋花”
- 甘肃作家出书缅怀“金老爷子”:留住父亲70载“田园童话”
- “乙类乙管”后的首个“五一”假期,如何安全出游?
- 时事观察:欧洲难民问题再度激化
- 山东进入小麦丰收季 多举措实现夏粮“减损增收”
- 景迈山武夷山开展“茶与茶的对话” 探索茶山发展模式
- 北京环球影城门票14日起售
- 第五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在京举行
- 北京普惠健康保升级上线 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 “稳增长”久久为功 外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 自旋电子器件制造工艺获新突破 或成半导体芯片行业新标准
- 中新健康丨如何看待“缴纳医保后没生病,吃亏了”等言论?国家医保局回应
- “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举办
- 民盟盟员任火炬手:从业19年为农户“点亮”田间微光
- 2024生活方式大会:在“麻了”的世界里,快充一下
- 浙江发布最新癌情:恶性肿瘤发病呈现老龄化、低龄化趋势
- 短租住房需防风险
- “死亡游戏”为何死灰复燃
- 《丁景唐研究丛书三种》在沪首发 丁景唐之子捐赠“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