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租住房需防风险
中秋国庆假期旅游高峰如约而至。据文化和旅游部预计,国内旅游出游达8.96亿人次,同比增长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825亿元,同比增长138%。热门地区的酒店、民宿不仅一房难求,而且价格不再“美丽”。部分网友瞄准商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国庆住我家”等类似帖子,将自家住宅出租给游客短住。
这对房主来说,可以使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增加收入。对游客来说,不仅能节省住宿成本,有的还能体会到家的感觉。
需要注意的是,短租住房背后还存在着一些法律风险和安全隐患。通常情况下,与酒店、旅馆不同,短租住房一般不按公安机关要求登记房客信息;与长租住房相比,短租住房往往也不签住房租赁合同,更不办理租赁合同登记备案。
由于短租住房的双方之间不签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并不明确。一旦发生个人信息泄露、财产损失等纠纷,双方很难进行取证维权。入住时,部分房主甚至不会核验对方的身份信息,在交给租客房屋钥匙后,还可能出现租户私配钥匙的风险。而且,由于短租房客入住时间不定、人员混杂,扰民现象频发,很容易影响小区其他住户的正常生活。
现有法律并未明确短租住房的性质,各地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按照旅馆业的规定进行管理,有的归入出租房屋行业管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存在牵头部门缺位、各地管理方式不一等问题。对此,有关部门应及时调整相应法律法规,明确短租住房性质和监管主体等内容,维护短期租赁市场秩序,确保双方人身财产安全。无论房东还是房客,都要提前了解有关政策,确保合法合规,杜绝风险隐患,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此外,可以借鉴一些互联网平台建立评价、打分体系的做法,引入信用约束与激励机制,督促双方更好履行各自责任与义务。
田 杨
(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婺州孔子文化何以圈粉海外青年
- 两条两毫米血管对接缝合11针 湖南医生解除“烟雾病”威胁
- 瑞典再次发生焚烧《古兰经》事件 10余人被捕
- 利用折纸技艺——无电池机器人可在半空中自动变形
- 江苏启动沿淮及淮河以南地区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近百家湘企代表聚焦西藏山南发展 意向投资总额近30亿元
- 占道、逆行、口号声扰民,如何引导“暴走团”合规活动?
- (新春见闻)“咸鲜臭”的年夜饭:宁波人“海味”迎新春
- 支教学生用5分钟短片讲述蒙文春联背后的“铸牢”故事
- 外媒:哈马斯多哈五人委员会将暂时承担领导职责
- 四川向社会公布5起严肃查处的安全生产举报典型案例
- “关中绣球”的“破圈”尝试:让文化变得可以“把玩”
- 国庆假期戏不停 超3万名影视从业者在浙江横店忙碌
- “羲皇故里”温情事:设“夕阳红”健康档案 提供助餐助浴助洁服务
- 写字楼市场谋求多元化发展
- 马斯克撤回针对OpenAI的诉讼
- 2024年服贸会首批进境展品通关
- 中国贸促会驻澳首席代表陈敏:中澳经贸合作潜力巨大
- 无人机无人艇频繁出击 黑海再次成为俄乌冲突焦点
- 呼吸道疾病高发季,如何做好自身防护?专家建议→
- 热门推荐
-
- 英国歌手、单向乐队前成员利亚姆·佩恩坠亡 年仅31岁
- 2023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传统医药产业推介会举行 现场签约79.5亿元
- 杭州高速完成今冬首场撒盐作业 保障高速安全出行
- 青海都兰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乡村振兴“丰景独好”
- 北美票房:《海洋奇缘2》首映破亿登榜首
-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一处住宅发生枪击事件 致5人死亡
- 北京今年全年向社会资本推介项目投资超2700亿元
- 杜塞尔多夫一售货亭发生爆炸 已致三死多伤
- “义新欧”中欧班列“CMEC新能源号”在义乌首发
- “枫桥新故事”系列纪实(三)小事如天
- 天津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首套房不低于20%
- 东北华北云南等地多降雨 长江中下游等地多高温
- 2023柬埔寨“吴哥宋干节”创造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 高校帮扶地震受灾家庭学子,传递可贵善意
- 湖北荆州:加快建设荆楚文化保护传承核心区
- 浙江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中企在非投建产业园区25个 雇佣当地员工4.2万人
- 现代黄梅戏“看家人”袁媛:黄梅戏魅力在于一直创新
- 中新健康|湖南医院多学科协作救治“大型恶性肿瘤+熊猫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