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中国揽收投递快递包裹26.54亿件
中新社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国家邮政局11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端午节假期(6月8日-10日),中国邮政快递业运行平稳有序,共揽投包裹26.54亿件。其中,揽收快递包裹12.91亿件,同比增长25.6%;投递快递包裹13.63亿件,同比增长15.4%。
云南曲靖的火腿粽、湖南汨罗的碱水粽、广西北海的海鸭蛋、河南南阳的野生艾草……端午期间,全国各地的特色产品寄递需求旺盛,邮政快递企业紧贴市场需求,细分业务场景,主动上门收寄,延伸服务链条,优化运输路径,针对不同品类制定专业包装和运输方案,推动了“端午经济”的进一步火热发展。
6月以来,荔枝、樱桃、枇杷等生鲜果品进入销售旺季。在四川,大樱桃从雅安汉源、阿坝等地运出,成都双流机场设立了“樱桃保障专区”,从卸车至发运,最快仅用2小时。在新疆,邮政快递企业投入多辆冷藏车,并拓展全货机资源,助力小白杏走向全国各地。在江苏无锡,水蜜桃首次开启无人机送货模式,实现上午寄下午到,晚上寄次晨达,每日可保障20万票水蜜桃寄递需求,提高了消费者的体验。
当前,邮政快递业正在全力迎战“618”年中业务旺季。邮政快递企业正积极调配人力、车辆及航空运力等资源,加快运用全自动分拣、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等设备和技术,以提升整体生产服务保障能力。(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我科学家找到“调控”免疫系统的人类红细胞
- 金观平:持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
- 第五届尧都文化旅游节开幕 助推山西临汾文旅融合发展
- 集美大学举办陈萍教授从教35周年音乐会
- 意大利将制定人工智能监管法律
- 甲流五问:甲流与新冠症状有何不同,接种流感疫苗是否还来得及?
- 培育特色品牌 拓展增值空间 农村土特产在电商平台热销
- 中国经典舞蹈《千手观音》“梦回”敦煌扬“丝路精神”
- 中蒙最大陆路口岸实施24小时货运通关
- 10+1经贸部长会议同意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
- (经济观察)中国多地一季度GDP增长进度超前
- 欧盟向刚果(金)追加3200余万欧元人道主义援助
- 调查:美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不足三成 跌至“危机”水平
- 儿童食品“低盐”陷阱 你能过几关?
- 开学后 北京早高峰提前至6点半
- 越南学生体验多彩中华文化 感受中国“年味”
- “00后”国风女孩参考古画还原宋代灯会
- “太好了,公交车终于恢复了”
- 《经济战争论》新书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 台风“贝碧嘉”今晚登陆,航班高铁多班次取消,航司发退改签方案
- 热门推荐
-
- 特写:送别李玟:“你留下的爱化作星海”
- “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第五讲 聚焦“中国学问家的典范季羡林”
-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 中美金融工作组举行第六次会议
- 推动解决政府采购异常低价问题,财政部将在相关地区开展试点
- 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大会在福州举行 严复孙女严倬云书面致辞
- 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船舶移籍登记 “一事联办”信息共享平台上线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日产10吨氢气液化工厂即将投产 “氢”能商业化拐点加速到来
- 5G全息直播昆剧《浣纱记》全国首秀 传统戏曲拉满“科幻感”
- 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24亿美元
- 欧洲最大核电机组正式投入运营
- 旅行社岂能异化为“黄牛”
- 重庆公安经侦部门“夏季行动”破案358件 追赃挽损2.5亿余元
- 铁路12306辟谣“春运提前90天预约抢票”
- 广西开渔“赶海”旅游热 渔码头闹如集市
- 沪指四连涨 汽车股持续发力
- 玩转中国民乐的美国学生:音乐之外,更见天地
- 上海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北京海淀人工智能青年领军人才论坛举办 聚焦创新创造
- 入汛以来安徽超149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约9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