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冬闲时节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中新网济南12月6日电 (孙婷婷)今年入冬以来,山东各地充分利用冬闲时间,组织人工、机械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用电、道路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寒冬时节,位于德州市齐河县焦庙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一派火热。多台挖掘机、平地机、粉料撒布车等大型机械正在进行路基作业以及河道清淤。项目竣工后,该县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面积121.15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93.91%。
“以前田间路是土路,收庄稼时赶上下雨,路面有积水,大型机械根本进不了地。现在路、水、电都接到地头,我们种地比以前轻快多了,也更有底气了。”种粮大户李建国说,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当地耕地质量能提升1个等级以上,粮食产能提高10%至20%,预计每亩每年节本增效5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
作为山东省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县,齐河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实现每50亩一眼机井、每200亩一网格、每5000亩一支专家队伍、每50000亩一套综合服务站,形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地力足、灾能减、功能全”的高标准农田九大配套体系,显著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为农业节本增效、粮食稳产高产提供有力支撑。
智能灌溉设备是高标准农田中的重要设备。近日,在淄博市桓台县唐山镇演马村的大田里,一台228米长的平移式喷灌机主体设施搭建完成。与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相比,该设施可以节省90%的劳动力,节水30%-50%,增产10%以上,同时配备了智能化物联网系统,通过采集、分析“四情”信息数据,实现远程水肥一体化灌溉,从而调节田间小气候,减小干热风的影响。
“我种了1000多亩地,以前用卷盘式喷灌机,一台机器一天浇20亩地。使用新型的灌溉设施,我在家中轻点手机就能浇地,既节省人工又节水,更坚定了我科学种田的决心。”桓台县大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铭说。
青岛市平度市李园街道高标准农田项目通过实施农田水利、道路硬化、配套农灌电、水源建设等,提升该片区域基础设施水平,提高该片区与农田的抗灾抗风险能力。在项目现场,一台台挖掘机紧锣密鼓作业,开展沟渠疏浚、管沟开挖,工人有序焊接节水管道。
“平度市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共计6.8万亩,其中李园街道的项目有2.2万亩新建任务。”平度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负责人金君超介绍说,目前,平度市已开始探讨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质量保险试点,主要围绕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意外事故保险、设施设备自然灾害损坏和人为损坏保险等方面,为提高建设质量和建后管护水平提供有效保障。
连日来,青岛莱西市抢抓冬季农田建设“黄金期”,通过水源、节水灌溉、田间道路和堆肥还田培肥地力等工程项目实施,改善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条件,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在马连庄镇项目区山北头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多台挖掘机分布在不同区域挥动着“长臂”,开展沟渠开挖、池塘整修等作业。
“这里是岚桑村1号硬化路工程,全长998米,我们上足人力和设备加紧施工,目前正在整修路基,主体工程月底前完工。”马连庄镇项目区施工负责人介绍说。据悉,莱西市2023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面积4.5万亩,实施区域包括水集街道、沽河街道等6个项目区。
“兰陵县充分结合丘陵山区地形地貌条件,因地制宜,对条件相似区域进行集中连片改造,由小改大、由弯改直、由薄改厚、由陡改缓,将原有小地块改为大地块。”临沂市兰陵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负责人颜廷勇介绍说,高标准农田将形成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目前,兰陵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8.29万亩。该县通过机井水源工程建设、排水沟清淤、电力配套建设、道路硬化提升工程等措施,确保旱能浇、涝能排,促进了农产品产量质量提高。
泰安市宁阳县乡饮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1680万元,针对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输配电等短板,实施统一规划、集中改造、连片开发,让零散地块变成规模经营的高产田,实现普通田到增粮田的转变。项目现场,大型机械往来穿梭,道路施工、打井铺管,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淄博市沂源县大张庄镇通过引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参与高标准农田开发与利用,以“工业化思维”探索“土地流转—企业运营—项目推进—金融赋能—升规纳统”发展路径,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运营模式,引进圣邦农业种植花生和油葵等,进行农业规模化生产,显著提高了土地效益。
菏泽鲁西新区吕陵镇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郝胡同、晁庄等8个行政村。截至目前,该镇建设高标准农田3600亩,配套机井23眼,修建桥涵闸两座,排沟清淤1.057Km,铺设田间道路1.759km。“以前浇地都要扯很远的电线,自从建设了高标准农田,我们接通电源就出水了,很方便。”吕陵镇葭密寨村村民杜新江说。
近年来,鲁西新区健全“田长”制机制,常态化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及撂荒地整治等工作,补充耕地1万余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5万亩。此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护机制,及时足额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3478.9万元,小麦保险承保率达到86.75%。
在德州市平原县桃园街道贾庄“吨半粮”创建核心区,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经理何石宝正在进行无人机巡田。“目前我们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部实现了水肥一体化,耕种管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管理。”何石宝表示。据了解,目前,该核心区已建设成为“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林成带、麦秧绿、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记者查阅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山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了解到,山东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亩均提高粮食产能约100公斤,为该省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连续两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随着粮食消费结构升级,粮食需求仍呈刚性增长。今后一个时期,该省仍需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巩固提高粮食产能筑牢基础。(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一民用飞机闯入拜登住所限制领空 战机紧急升空拦截
- 伊拉克驱逐瑞典大使,警告:若再犯,将断交!
- 坦桑尼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造成17人死亡12人受伤
- 美一飞行员被控83项谋杀未遂罪 称曾服用致幻药物
- 9月9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上升0.66个点
- 中新健康|可休两天!多省份规定“痛经假”
- 菲律宾参议院首次中文培训班开班仪式举行
- 中新健康丨《阿尔茨海默病早防早治联合提示》在京发布
- 中企中油工程子公司中标阿联酋相关油田项目 涉及合同额近3亿美元
- 海南“医疗+旅游”结硕果 多款医旅创新融合产品发布
- 广东调整外资奖励政策 加力吸引国际贸易商和采购商
- 长沙经开区寻园区合伙人 19宗优质地块集中推介
- 山东去年国内旅游收入超9000亿元 2024继续做足“文旅+”文章
- “中国未来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 武汉茅庙集庙会开幕 百摊汇聚添年味
- 汉代药简藏现代“医生体” 创中国医学多项“之最”
- 央行: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推动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工作平稳有序落地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丨邓元山:耕耘航发路 铸造“中国心”
- 中国驻光州总领事馆举办2025年新春招待会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热门推荐
-
-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湖南今年已查办“两反”案件255件
- “取消公摊面积”,一周两地官宣!购房成本会降吗?
- 黑龙江省两会观察: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业?
- 三甲医院院长忏悔:“白大褂被染成金黄色”
- 美国两架客机在机场相撞:一架满载乘客 机翼被折断
- 演唱会买到“柱子票”,能退票吗?
- 丹尼尔·诺沃亚正式就任厄瓜多尔总统
- 美国夏威夷野火已致至少36人死亡 上万人紧急撤离
- 宝可梦携手《博物》举办沉浸式科普展
- 医院“一床难求”,能不能“哪里有床住哪里”?
- 西藏落实百余个重点文物保护项目
- 尼泊尔总理:希望加强与中国贸易合作
- 韩国严正抗议日本审定通过歪曲历史教材
- 浙江杭州以 “游园集市+互动科普”再启 “书香换花香”
- 酒店“先囤后付”划算吗?“0元囤”可能面临这些风险
- 德国4月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3%
- 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恐袭已致19人身亡 武装分子身份确定
- 小林制药问题保健品生产时间集中在2023年4月至10月
- 澳军用直升机坠海发现“大量残骸” 当局:已失去搜救希望
- 最冷时室温只有10℃ 旧改加装外保温为何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