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药简藏现代“医生体” 创中国医学多项“之最”
中新网兰州6月3日电 (记者 冯志军 高莹)最早提出活血化瘀治法、最早记录麻风病处方、最早反映中医“辨证立方”、最早记载有关“七伤”具体内容……中国国宝级文物汉代《医药木简》(以下简称《药简》),不仅创下中国临床医学的多项“之最”,其飘逸潇洒的“医生体”书法,更具极高的书学价值。
作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药简》出土于甘肃武威市境内一东汉墓中,共有木简78枚,木牍14枚,总计92枚。全部内容均属医方,一病一方,共存医方30多个。每方先列方名、病名、症状、药物名、用药剂量、服药方法、针灸穴位、禁忌等。其中一枚简有“右治百病方”五字,当为简册尾题。
甘肃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廖元琨接受中新社、中新网记者专访时介绍说,《药简》记载方剂逾百种,60多种见于《神农本草经》,十余种见于《名医别录》,另有20多种不见于上述两书。药物多以复方成分出现,有的方剂用药多达十五味之多。包括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等丰富内容,为研究中国古代医学提供了珍贵资料。
“《药简》记载内容,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中医,在长年累月行医过程中所记录的临床医方。”廖元琨说,它保存了如“治风寒逐风方”“治久咳逆上气汤方”“治妇人膏药方”“治目痛方”等比较完整的医方,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针灸科等。
相较于现代医学的分门别类,为何两千年前的老中医“能治百病”?廖元琨解释说,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任何一部分产生的疾病,都要放在整体身体系统中去观察和治疗,单独研究一个部分或者一种病症,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有建立了医学全局观,才能对疾患进行更精准的把控。
根据墓中所出五铢钱、墓葬形制、随葬品等判断,《药简》成书时间为东汉早期,处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之间的历史时期。这些中国医学早期经典著作原书在流传过程中早已失传,目前所见为后人辑补之作,不再具有“原汁原味”。
“《药简》中活血化瘀、温阳散寒、辨证医治等医学思想,在中国出土的医药简中都是首次被提出,不仅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理念,这些内容流传到今天,依然是中医诊疗的重要内容。”廖元琨说,西北地区的气候条件比较“苦寒”,民众容易患“寒症”,活血化瘀、温阳散寒等都是有针对性的医方。
据《药简》记载,治病所用的剂型有散剂、膏剂、丸剂、栓剂、汤剂等,对于药物的炮制加工也有不少论述。它将炮制加工称为“治合”,其中较具体地介绍了甘肃当地“道地药材”半夏、狼毒这两种有毒药物的炮制方法,与今天所用的加工方法十分相似,显示古代医家对于炮制毒性药物已有不少经验。
《药简》已初步体现出辨证施治的精神。如多枚简中所述病名、主症基本相同,但所用药物却大相径庭,有以如桂枝、蜀椒等热药为主,也有以如石膏等寒药为主,体现了“同病异治”的施治原则。
除却医学价值外,《药简》在书法艺术方面也堪称稀世之作。其书写文字为竖行墨书,书体以隶为主,兼用章草。运笔练达、洒脱自如,严谨中时露飘逸,写意时不失规整。这些兼容“率意、质朴、粗犷、雄健”的笔意,不免让人猜想天马行空的现代“医生体”古已有之。
时至今日,这些汉代医方仍能古为今用,随着对《药简》研究日益深入,目前已有多家中医机构将其中方剂应用于临床。如甘肃省中医院将“痹症”方剂应用到了临床治疗中,并成功配制出“祛寒逐风合剂”“清热逐风合剂”等,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疑难杂症,为众多患者解除疾苦。
而在近年举办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中医展馆中的“刮痧法”“逐风火疗法”也成为一大亮点,吸引国内外嘉宾争相体验,从中感受“活血化瘀治法”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
“《药简》证明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已有独立于世界且完备的医学知识理论,这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保障作用。”廖元琨表示,汉代已和西域地区频繁交流,但从《药简》记载的药物名称来看,并未体现出西域医药品种,这说明中国传统医学是在就地取材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截至2月底中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约2680亿元
- 小候鸟,杭州欢迎你们
- 哈尔滨国际冰雪雕比赛引各国艺术家关注 目前已有50余支队伍报名参赛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第四批故宫博物院珍宝
- 国庆假期后进入低价“捡漏”期:赴欧洲旅游或迎年内最低价
- 一揽子增量政策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真抓实干
- 还是来了!“科目三”跳上多地春晚彩排
- 央行:2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7061.2亿元
- 一部手机游福州
- 非法购入精神药品“咪达唑仑” 在读硕士生犯走私毒品罪获刑
- 柬埔寨王家农业大学孔子学院揭牌
- 英国皇家骑兵队马匹受惊失控 在伦敦街头狂奔(图)
- 信心从哪里来|中国经济“破浪前行”又一年!
- 国际公路运输公约集结中心(乌鲁木齐)正式揭牌
- 近七成用于自来水!“南水”进京实现三大效益
- 积极因素持续增多 多领域捷报频传为高质量发展蓄势添能
- 山东打造土地综合治理“地质+”新模式 为生态保护修复“开方”
- “无穹—中国·航天沉浸艺术展”正式开展
- 苏州警方:两轿车发生碰撞后撞向一非机动车,致1人死亡1人受伤
- 专家称中国宠物诊疗行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
- 热门推荐
-
- “含绒量想写多少写多少” 部分商家肆意更改羊绒衫合格证
- 第二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开幕 上演大型沉浸式多媒体烟花诗剧
- (中国这十年)西藏调查登记各类文物点4468处
- 第二届蔡志忠漫画奖颁发 “年度漫画图书奖”花落广州
- 细观《繁花》 电视剧《繁花》研讨会举办
- 传递坚定信心!中国向世界释放三重信号
- “花经济”展新“颜” “颜值”变“产值”身价倍增走俏海外
- 拳王张志磊赛后直言“二番战见”
- 业内人士千年木塔下论“瓷”:向“新”逐“智” 加快陶瓷“走出去”
- 肥胖已成严重社会性健康问题 如何科学减重?专家建议→
- 武汉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五大领域显成效
- “最美辅导员”赵颖虹:将你和我变成“我们”
- 焦点访谈:乡村振兴加“数”跑
- 访华回国飞机上,马克龙称不愿再做美国“跟班”|世界观
- “同城约”骗局:轻信做任务可约到同城美女,小伙被骗14万
- 话剧《人世间》第四次在京演出 北京世纪剧院见证“人世”变迁
- 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广西成立
- 暴雨红色预警 海南琼海部分公交客运班线暂停
- 加拿大政府将逐步取消低效化石燃料补贴
- 重庆警方破获制售假酒案 集中销毁万余瓶假“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