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技助力广西“新农人”:让田间地头“稻香鱼肥”
中新网南宁5月10日电 题:AI科技助力广西“新农人”:让田间地头“稻香鱼肥”
作者 俞靖 王以照 黄昕洋
在广西宾阳,大片水稻田已结束机械耕种,进入田间管理阶段。近日,85后“新农人”郑成功熟练地向记者介绍先进农机设备。“从前传统水稻种植多以‘一人一牛’的耕种形式。如今,人们操控农机作业,甚至一人控制多台机器同时作业,科技的赋能极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郑成功说。
来自浙江的郑成功曾在上海等地从事金融行业,他作为宾阳女婿,早年间随妻子返乡过年时,被当地大米“圈粉”,嗅到种植业商机。经深思熟虑,郑成功从金融行业“跨界”赴广西投资,成为一名从事现代化水稻种植的“新农人”。
凭借多年努力,郑成功所属的宾阳县联丰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均已实现现代化生产,超百台(套)现代农机设备贯穿水稻生产流程,耕种面积扩大至数千亩,助力广西香米品牌“出圈”。
“像无人机施肥等作业,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年轻人优势在于喜欢钻研,学习能力及反应能力强,对新事物接受度高。”郑成功认为随着中国农业技术发展,未来现代农机设备及智慧系统在生产中将普遍应用,为此他招募热爱农业的年轻人加入团队,其中不乏“90后”“00后”。
先进农业技术因地制宜,让广西农业焕发多样可能性。走进广西农垦明阳现代渔业示范中心,数十个用于养殖罗非鱼的室内陆基圆池整齐分布,池中水清鱼肥,养殖技术人员不时来回观察罗非鱼长势。“陆基圆池养殖技术提供优质养殖环境,不同传统外塘养殖,具有节水节地特点,可精准化地投喂和饲养,减少鱼感染寄生虫的风险,极大提高养殖产量。”广西农垦明阳现代渔业示范中心养殖技术员黎遗富说。
该示范中心所养殖的“桂非1号”罗非鱼,由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自主选育,具有生长速度快、起捕率高、出肉率高等特点。自2017年便以鱼苗良种出口至老挝等东盟国家进行养殖示范和推广。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广西已建成陆基循环水圆池超过2万个,年产量达4.6万多吨、产值约14亿元人民币。广西陆基圆池养殖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广西农垦明阳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尧森介绍,养殖罗非鱼用配以蚕豆、中草药的饲料喂养“出栏”,实现肉质脆化,后经中央厨房制成预制菜产品,上线电商平台销售,送上民众餐桌。
农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人们从操控无人机施肥播种到借助AI算法,实现农业技术人员仅靠手机就可实时了解天气变化,通过APP查询观测种植作物生长情况,科技让农业生产变得更智慧。
捷佳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文娟介绍,该企业在近期结合大数据模型推出“土谛 AI”智能应用。此应用实现“跟土地对话”,提供气象数据、土壤参数、历史重大灾情数据及作物市场行情等信息,帮助农业投资者决策,便于农业生产者安排农事以及获取农艺指导,目前该应用已普及至广西、河南、新疆等地。“为满足海外客户需求,下一步我们将推出该应用的东南亚版,将农业AI产品带出海外。”黄文娟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促进收入恢复增长 从“账本”看财政政策发力
- 北京发布积水内涝风险提示 朝阳东城等七区有稍明显积水风险
- 建行举办“融汇内外 通达全球”企业司库服务推介会
- 邺城遗址出土石狮门砧 为古代城市遗迹中年代最早的该类遗物
- 新春新样丨更广、更快、更环保 看龙年出行新变化
- 云南将建3670个工会驿站 把温暖送到户外劳动者心坎上
- 美国之衰:“系统性不公”加速国家撕裂
- 中国禄丰龙IP《神秘恐龙谷》发布 将解锁“恐龙之乡”密码
- 暑期档电影市场火爆 总票房已突破73亿元
- 国际识局:前有德国后有印度,被夹击的日本GDP将一跌再跌?
- (巴蜀韵中国风)中国多家博物馆特色文创亮相成都 奇思妙构促大运会人文交流
- 中国驻光州总领事馆举行国庆74周年招待会
- 四川在建高速公路唯一一座高瓦斯隧道双幅贯通
- “China Travel”持续火爆 “银发游”“亲子游”成为新热潮
- 智利近期发生165起火灾 两人因涉嫌纵火被捕
- 国际识局:恐袭与空袭同日瞄准俄罗斯,谁是幕后黑手?
- 拜登发表外交政策告别演讲,称其让美国更强大
- (聚焦博鳌)普华永道:中国企业投资明显转向RCEP成员国
- 中国人寿多种形式开展“7.8保险公众宣传日”系列活动 传播保险正能量
- 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居民楼燃气爆炸事故死亡人数升至12人
- 热门推荐
-
- 【时事观察】泰国能否将“变”进行到底
- 国务院安委办通报31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 涉及多家医院、养老机构
- 流感进入高发季,如何科学应对?“明星药”能预防吗?
- “大戏东望”全国话剧展演季来了
- 昆明机场口岸2024年暑运出入境旅客超50万人次
- 推进成果转化 助力强农建设 世界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成立
- 广西侨乡容县3万亩蜜柚丰收 柚香引客来
- 老挝总理宋赛会见王毅
- 北京完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将形成地方标准
- 话剧《马叙伦》:一场穿越百年的对话
- 云南昭通:儿子酒驾被查,父亲竟酒驾来接
- 纪念中美建交45周年音乐会唱响洛杉矶
- 河北正定古城墙挂巨幅春联迎龙年
- 中德举行第五轮领事磋商
- 贵州:进一步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精准度
- 种植户变“土专家” 高原菌菇“抱团”撑“富伞”
- 浙江文广旅厅副厅长王峻逝世 曾发起拯救老屋计划
- 高温来袭请收好这份防护贴士
- 389万人次!长三角铁路创单日客发量历史新高
- 新疆克州阿合奇县发放287万元农业防灾减灾补贴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