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惠及全球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制造能够享誉全球,受到普遍欢迎,自有其市场逻辑。近期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调,无视中国产品给全球消费者带来的福利和对全球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无视中国新能源产能为全球减碳作出的决定性贡献,要求中国压减产能,“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关注的不是产能,而是自身的市场占有率。
中国产品显著降低了全球生活成本,改善了全球生活质量。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出口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2023年占国际市场份额14.2%,出口的产品从传统的家电、服装等消费品,到高铁、核电等高端装备应有尽有,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了丰富产品和巨大福利。以美国为例,多份研究显示中国商品显著拉低了美国消费品价格,美国消费者是中美贸易的最大获益者。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高占比,源自先进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是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的体现,是全球分工和市场竞争的结果。中国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出色的成本控制和规模效应,持续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不同国家、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广泛赞誉和认可。美国智库彼得森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加里·赫夫鲍尔直言,中国产品不仅价格优惠,而且质量好、交货快,一些人排斥中国产品的企图不会成功。
中国制造促进了全球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在改革开放4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制造业逐步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个别领域“领跑”的跃迁。自2000年以来,中国研发投入平均每年增长14.2%,几乎是韩国的2倍,是美国的4倍,推动产业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特别是,中国制造业通过中间产品贸易和全球产业链合作,带动了全球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有研究表明,中国出口能显著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专利申请数的增加。中国制造对芯片等零部件产生大量需求,促进了集成电路等相关行业的快速迭代升级。再比如,新能源汽车企业特斯拉上海工厂建成后,迅速贡献了其近一半的全球产能,支持了其后续的产品和技术研发。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始终坚持开放和共享,与世界各国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关系,促进了全球产业链优化升级,为全球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中国产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锚。中国拥有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居全球第一。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制造覆盖了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到产品组装、销售等各个环节,其生产规模和多样性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不仅保障了全球经济的顺畅运行,更促进了各国经济的互利共赢。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充沛的产能迅速响应全球需求,为全球供应链不“断链”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尤其是大量原料药的出口,有力支撑了全球药品供应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积极推动与各国产业合作和贸易往来,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建立经济合作区等方式,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研究员阿米滕杜·帕利特表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无可替代。
中国绿色产能发展为全球减碳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始终坚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目标。中国绿色产能是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力量。自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履行承诺,在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5.1亿千瓦,中国贡献超50%。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和全球共享节能技术和产品,中国的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已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2022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与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合计贡献减排量超过2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持,显著提升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可及性,降低了全球使用绿色技术的成本。
放眼未来,全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物美价廉产品的需求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不会改变。中国将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制造”的优质产能给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福利,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中国贡献。(人民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记者在广州多个路口走访发现 近四成市民骑电动车不戴头盔
- 新疆哈密瓜如何走好“甜蜜之路”?
- 智利森林火灾遇难者增至131人
- 两会经济随笔丨何为“关键一年”?
- “乌龟对对碰”为何能成新流量密码
- 【世界说】美媒:美国公民称被美政府“抛弃” 独自挣扎于苏丹冲突中
- 国庆节假期长三角民众花式出游 “放飞”半径扩大
- 探讨阿尔兹海默症,聊人工智能……酒吧里真能搞学术?
- 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
- 第七届进博会签约企业数量已超800家
- 青海“河南蒙旗”:打造产业IP 助力文旅发展
- (乡村行·看振兴)新疆阿克苏市养殖户开辟特色养殖 “鸵”起致富路
- 罕见白色果子狸现身广东丹霞山
- 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7.0级地震
- 中国经济微观察 向“新”而行 良性竞争 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 广东警方今年以来打掉涉诈“两卡”犯罪团伙1795个
- 一个博物馆、一场展览与一位女王的爱情往事
- 第十七届欧洽会开幕 聚焦中欧经贸合作新趋势
- 山东烟台发展光电及磁性材料产业 双园交付助推产业升级
- (走进中国乡村)定情物变时尚饰品 广西毛南族花竹帽走出国门
- 热门推荐
-
- 大闸蟹还没上市 “纸螃蟹”已热卖
- 协议到期未续 俄罗斯过境乌克兰对欧天然气输送正式停止
- 牙疼得一夜没睡!拜登接受根管治疗 推迟与北约秘书长会面
- 宁夏吴忠羊杂碎:冬日里御冷逐寒的暖心汤
- 迎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 北京推出10条艺术之旅主题游线路
- 杭州大运河慈善文化研究院揭牌 以文化引领慈善发展
- 前“东家”提供背调信息侵犯劳动者个人信息权吗?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
- 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48.84万场 票房收入579.54亿元
- 俄副外长:巴沙尔·阿萨德在俄罗斯很安全
-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本轮冲突已致379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 浙江大学低碳城市论坛举行 专家共话低碳城市建设
- 台风“海葵”影响趋于结束 广西解除洪水蓝色预警
- 第九届“圆梦中国·春苗行动”闭幕论坛聚焦如何让青少年认识美
- 云南洱源突发山火 当地正全力扑救
- 天津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36万亿元 增速创2014年以来同期新高
- 乘客打车时遭网约车司机拒接并辱骂 北京市交通委:将严肃处理
- 网传河南周口幼儿园一女童遭校车碾轧 当地教体局通报
- 六一儿童节 大批越南籍旅客自广西东兴口岸入境
- “维基揭秘”创始人阿桑奇对一项违反美国间谍法的重罪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