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一季度海洋经济开局良好
中新网4月30日电 自然资源部30日在其官方微信发布2024年一季度海洋经济运行情况解读。一季度,海洋领域宏观政策效应不断显现,海洋产业发展良好,资源要素保障有力,市场预期保持乐观,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海洋经济延续强劲复苏态势。初步核算,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4万亿元,同比增长5.7%,海洋经济开局良好。
——海洋产业持续释放动能 推动海洋经济强劲复苏
海洋传统产业稳中有升。在新一轮造船周期下,凭借完整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海洋船舶工业延续良好发展态势,全国新承接海船订单同比增长超20%,新船订单中散货船、油船等主流船型增多,船企经营效益明显提升。海洋旅游进入新一轮繁荣期,产品供给日趋丰富,邮轮经济加速恢复,一季度海洋客运量同比增长13.2%,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109%。随着国际旅游供应链逐步修复,入境旅游开始复苏,江苏、上海等沿海省市入境旅客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总体向好。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稳步发展,药物研发取得积极进展,“蓝色药库”开发计划项目抗乙肝病毒新药LY102获临床准入,海洋来源抗骨质疏松药物先导物研究取得新进展。问卷调研显示,超六成的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实现同比增长。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稳定,随着海上油气开发及海上风电发展,装备运营市场呈向好态势,但受新建海工装备价格高昂及造船泊位资源挤占等因素影响,海工建造市场发展承压,一季度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同比下降30.0%。
——海洋资源要素保障有力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海洋空间资源要素保障稳步推进。一季度,全国新增审批用海用岛项目651个、126万亩,同比分别增长39.1%、54.6%。多地出台用海要素保障政策规范,山东印发《山东省无居民海岛使用审批管理办法》等文件,浙江发布的《海域立体分层宗海界定技术规范》正式实施,对于进一步优化用海用岛审批工作,确保有效投资项目及时落地发挥积极作用。
海洋能源、食物和水资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一是海洋油气增储上产成效明显,成为我国能源上产关键增量,新勘探发现渤海中北部秦皇岛27-3、南海珠江口开平南等亿吨级油田,一季度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5%、10.0%。海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超30%,助力完善多元清洁电力供应体系。二是“蓝色粮仓”加快建设,一季度国内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超5%,大型深远海养殖网箱设备“深蓝2号”、大型养殖装备“台山1号”陆续出坞入水,助力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三是海水淡化工程稳步推进,山东无棣5万吨/日、浙江六横500吨/日的海水淡化项目建成投产。
——涉海企业发展质量向好 市场预期保持乐观
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总体稳定。问卷调研显示,一季度营业收入、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企业占比分别为56.8%、56.3%。其中,海洋电力业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经营情况较好,均有超七成的企业营收实现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扩大、企业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及技术水平提升等。
企业技术创新持续推进。问卷调研显示,分别有75.0%、74.3%的企业一季度研发经费和人员数量实现同比增长。分行业来看,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船舶工业与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提升其创新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深化产学研合作等。
多数企业预期向好。问卷调研显示,近八成企业预计二季度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超九成企业预计二季度平均用工人数会增加或保持稳定。分行业来看,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旅游业预期更为乐观。
——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助力产业安全绿色发展
技术突破推动海洋产业链安全提升。我国自主研发的17.4万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入坞,首次应用国产低温系统核心设备材料,将该船国产化率提升至70%以上。采用我国核心技术的9.9万立方米超大型乙烷乙烯运输船成功交付,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海洋石油水下生产核心装备海底注水树投用,成为全球少数掌握海底注水树的设计制造国家之一。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亚洲首套船用风力旋筒助推系统成功投用、自主研发设计的全球首艘氨燃料动力1400标准箱无舱盖集装箱船成功签约,有力推动船舶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气动式海浪发电装备“华清号”成功下水,基本具备产品产业化条件,有力推动海洋波浪能开发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首个液化天然气冷能养殖示范项目在广东落地,创新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资源控制养殖水温,开辟海水养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海洋对外贸易稳步回升 港口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海洋对外贸易总体向好。一季度海运进口总额同比增长0.7%,而上年四季度同比下降1.6%。在外需回升和去年低基数的背景下,一季度沿海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1.0%。船舶、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等涉海产品表现较好,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13.1%、20.1%。
沿海港口外贸航线和基础设施不断优化。港口航线持续拓展,辽宁港口集团开通首条南美西集装箱远洋航线、首条直达印度的外贸集装箱航线;烟台港开通“烟台-巴西”件杂货南美新航线;天津港开通京津冀首条南美车厘子直航快线和直航南美东滚装航线;福州港江阴港区开通直航越南胡志明港的东南亚航线。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上海南港码头二期项目主体结构完工,揭阳港南海作业区码头项目2号港池通用、液化石油气、液体散货3个码头同时开工。
一季度,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回升,积极因素累积增多,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外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关键阶段,市场经营主体信心仍需增强,下一步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统筹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的布局培育,巩固海洋经济发展向好的基础。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突访乌克兰 宣布向乌提供10亿美元援助
- 再论“谎言帝国”的虚伪荒唐
- 新模式、新玩法激发冰雪消费潜力 拓展冰雪经济发展新空间
- 青海格尔木:种植沙棘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 荷兰瓦登海起火货船火势熄灭 将被拖至港口善后
- 中国(阿尔山)旅游大会将于9月2日至3日举办
- 沪港青年企业家座谈交流会在沪举行 携手向未来
- “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在柏林开幕
- 加拿大对墨西哥公民恢复实施入境签证要求
- 数十座历史建筑被山火摧毁!洛杉矶面临最高等级火险警报
- 《相见在鸾峰桥》福建宁德首映:展现摆脱贫困的生动实践
- 聚人气、引客流,“暑期档”旅游掀起文旅消费“新”热潮
- 美国纽约市住房管理局多名雇员面临贿赂和勒索指控
- 暴雨红色预警继续发布:安徽湖南等地局地有特大暴雨
- 小枇杷变“共富果” 江西南昌用活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
- 演员蒋欣:今年才第一次完整看完《甄嬛传》
- 安理会审议乌克兰人道问题 中方吁早日恢复俄乌粮食化肥出口
- 国际航班乘客万米高空突发疾病 广西空管为生命开辟绿色通道
- 韩医学院2025学年招生人数敲定
- 加拿大宣布对7名伊朗法官实施制裁
- 热门推荐
-
- “行走在水墨和青绿之间”旅美画家艺术作品展在天津开展
- 菲律宾马荣火山出现短时持续熔岩喷射
- 重庆一小区高空坠落菜刀砸到居民肩膀 警方通报:75岁男子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俄杜马主席:普京已提交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草案
- 幸福河湖海丨“三新”“三量”引活水 润泽高质量发展“沃土”
- 通讯:中国边城满洲里的冬日风情
- “关键一横”落笔,长三角一体化提速
- 百姓“烦心事”办成了“贴心事”
- 江西“90后”“复活”古建筑:冀中国古建筑文化走向世界
- 沪浙四方共建长三角留学生企业产学研平台
- 广州公积金贷款新政:首套房最低两成首付款
- 巴西广邀中企助力“加速增长计划”:“看好中国过硬的成熟的技术”
- 2023年重大历史问题研究重大项目立项数云南居全国第一
- 天气预报机器学习模型准确性如何?研究称表现超越现有最好水平
- 在故乡重读金庸:魅力永存的想象世界
- 王洪玲:传承发展河北梆子 讲好中国故事
- 湖南江永腊味香飘全国 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2024韩国推介活动在首尔举行
- 内蒙古辽墓发掘:契丹文化现唐代遗风
- (新春走基层)浙江宁波冬日水果番茄抢“鲜”上市 走俏年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