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智能制造产业链生态联合体在沪成立
中新网上海4月28日电 (记者 缪璐)2024第三届长三角智能制造高峰论坛28日在上海举行。为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探索智能制造产业链合作新模式,长三角智能制造产业链生态联合体于当日成立。
产业链供应链是大国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据悉,联合体由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高校研究院所等共同发起成立,将聚焦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和产业链协同发展,促进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优化配置与高效流动,携手建设新兴产业聚集地,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长三角“样板区”。
本届论坛以“聚势向新 质领未来”为主题,聚焦智能工厂建设、数字化转型等话题,汇聚长三角智能制造企业智慧经验,探讨智能制造领域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推动智能制造赋能长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智能制造推进处处长韩大东指出,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工业体系完整、应用场景丰富,为智能制造协同发展提供丰厚土壤。
韩大东表示,上海以其独特优势,引领长三角智能制造发展。目前,上海累计培育19家国家级智能工厂,111个国家级优秀场景,177家上海市智能工厂。未来,上海要顺应数字化技术变革趋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发挥丰富场景优势,探索智能制造“上海经验”;深化产业创新各方联动,共同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上海市嘉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陆祖芳表示,随着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制造业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未来,新质生产力与智能制造将共同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征程。嘉定作为上海的制造业大区和产业重镇,在智能制造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嘉定将从三个方面稳步推进“智改数转”,加快实现由“制造大区”向“智造强区”华丽转身。一是聚焦产业优势发展,提升全区智能制造产业能级;二是遴选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强化数字经济产业集聚;三是促进特色载体资源能级提升,加快数字赋能焕新。
论坛上,多个智能制造领域行业专家围绕数字化转型、新型工业化创新等方面,分别从产业赛道、数字化检验检测、数实融合、全链接智能制造等角度发表演讲。(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海南省最大的深水智能网箱在广州交付
- 泽连斯基波兰之行引关注 外媒称其有意从巴赫穆特撤军
- 万人畅享十万串麻辣烫 世界最长麻辣烫桌湖南益阳诞生
- 黄河郑州沿岸将迎大流量洪水 多个区域临时封控
- “逛”出喜庆年味来
- 新疆乌鲁木齐达坂城区实现全“绿电”供应
- 山西太原强化安全生产 将打造100个“安全示范小区”
- 学生上台指责学校“有钱建草堂没钱修宿舍”,云南富宁已成立调查组
- 吉林打造分层分类特色救助体系 社会救助服务更快捷
- 内蒙古警方打掉一“跑分”团伙 涉案流水超2000万元
- 上海:有序吸引有条件的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
- 加拿大向世卫组织追加捐资以支持应对猴痘疫情
- 中新文娱评热辣滚烫:贾玲让新年flag变得更具体
- 上海成为中国首个固定资产投资破万亿元的一线城市
- 哈马斯在开罗进行“密集谈判” 以色列坚称将攻拉法
- 黑龙江多地发布大雾红色预警 局地能见度不足50米
- 第七届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超800亿美元
- 马来西亚青少年的“汉服情”:百闻不如一见
- “瑞幸咖啡健康中国行”启动,引领咖啡健康生活方式
- 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 国图公开课推广经典阅读
- 热门推荐
-
- 36人电信网络诈骗案西安宣判 主犯获刑十年又六个月
- 第十届“春苗行动”剧目展演开幕 22部精彩大戏为孩子绽放
- 美国加州“山脉大火”烧毁240栋建筑、农业损失超600万美元
- “短剧游北京”征集优秀文旅题材微短剧
- 安踏集团携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开启新三年全球战略合作
- 山东探索“以案普法”“现身说法” 赋能法治宣传实效提升
- 专家:乙肝的防控关键在于主动筛查
- “五一”假期海南机场出入境旅客同比增长4.6倍
- 国航通报航班滑行时货舱烟雾探测报警:判断为假报警
- 中新健康丨最新健康研究:2050年预计全球有2.46亿老年人口面临高温环境风险
- 四川眉山发现成都平原迄今最早旧石器时代遗址
- 专家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情况:家长自行给孩子吃阿奇霉素不可取
- 沪皖两地统战部门“走亲” 对口合作“同心”促发展
- “宋韵杭州奇妙夜”开启 杭州文广旅游局局长:让宋韵流行起来
- 挪威两家知名连锁便利店将逐步停售香烟
- 聊城阳谷官方回应发现牛感染炭疽
- 赏花景区门票卖爆了!日均预订量增超50% 这些地方成最受欢迎的目的地
- 第八次全国残疾预防日广西宣传活动启动
-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睦邻友好永远是中菲关系的底色
- 我国在建最北端高铁首座站房完成主体结构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