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两地举行科技创新对话 共论合作前景
中新社香港4月27日电 (记者 刘大炜)“2024浦江创新论坛:创新协力新空间──沪港科技创新对话”27日在香港举行,沪港两地政界、学界、业界人士就两地科技创新领域和未来产业发展进行深入交流,期望为两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创造新机遇。
活动开幕式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致辞表示,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一座城市赢得未来的关键。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上,上海和香港都肩负着国家赋予的重要使命。两座城市的目标愿景相同,努力方向一致,合作空间广阔。期待在科技创新方面与香港加强互学互鉴,更好推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进一步完善科技合作机制、加强科研学术交流、促进科技产业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致辞中分享了对两地深化创科合作的看法:一是用好两地金融优势,支持创科发展;二是加强两地优势产业协作,上海在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突出,香港的基础研究实力雄厚,两地可以进一步推动相关学术机构、研发机构和企业对接,加强研发合作,共享资源,促进更多成果转化;三是发挥好合作平台联动优势,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系,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并鼓励跨界别、跨领域的创新。
随后,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分别发表主题演讲,介绍香港和上海两地的创科发展现状和前景。来自沪港两地学界、业界人士也分别就基础研究、沪港两地创科园建设等话题进行探讨。
其中,孙东分享了香港未来创科发展的方向。他认为,香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据点、新型工业化的落脚点和国际创科合作的突破点。目前香港正在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领域加强部署,期望因地制宜,巩固和深化优势,发展出具香港特色的新质生产力,为香港新实体经济提供支撑。
据了解,当天对话活动为中国科学技术部和上海市政府举办的2024浦江创新论坛的组成部分。对话活动期间,沪港两地多家高校、公共机构和企业签署合作协定,并举行“上技所跨境技术贸易港澳服务中心”和“沪港技术转移合作网络”的启动仪式,加强两地在科研、创业孵化、企业加速发展、人才交流、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合作。(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7月1日起上海将提高部分民生保障待遇标准
- “碳”路先行|河南三门峡:绿染黄河畔 天鹅舞蹁跹
- 土地交易传递楼市企稳回暖态势 多地热门地块成交激发市场信心
- 广西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稻渔综合种养助农增收
- 四川博物院上新常设展 探寻秦汉三国蜀地文明
- 报告:北京上半年日均新开26.5家餐厅 中餐品牌积极“出海”
- 贵州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正式运营
-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谨防“神奇洗菜机”推销骗局
- 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生命健康……安徽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 财政部推进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
- 中新健康丨我国儿童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率低 因为太贵?
- 多地降温降雪,低温津贴落实再引关注
- 解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家门口的文化生活有看头
- 宁夏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跨年度接续实施
- “漳州非遗大师云讲坛”演绎中美文化交流“偶”遇佳话
- 宝成铁路等三条重要铁路线路启动大修集中修
- 住建部: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
- 【中国经济很O-P-E-N!】摩洛哥驻华大使:中国具备汽车产业发展的丰富经验与高超技术
- 筑牢长三角一体化“关键底座”
- 个人养老金制度今起推向全国 一文了解有哪些优惠?
- 热门推荐
-
- 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我驻外使领馆及使团举办国庆招待会
- 北疆牧民 移动的“红色堡垒”
- 为应对洪灾,中国人居然创造了一项世界遗产!
- 高温下的上水女工:每天行走3万步
- 深圳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副市长黄敏被查
-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座谈会举行
- “万里长江高铁第一隧”进入盾构掘进施工阶段
- 证监会:支持企业并购重组 助力产业整合和提质增效
- 四川巴中至南充高铁开通运营
- 安徽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24小时内局地降水量超100毫米
- 我国升温浪潮持续部分地区暖热远超常年 中东部大范围降水将来袭
- 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发生7.4级地震 气象厅发出海啸警报
- 北京拟修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
- IMF驻华首席代表:中国经济强劲反弹,产生积极溢出效应|世界观
- 金融引擎助力打造重庆新地标
- 字节跳动启动“抱薪者关怀计划” 资助因救灾牺牲人员家庭
- 雄安新区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15.2%
- 江苏盐城今年首只人工繁育的“鹤宝宝”顺利出生
- 鄂尔多斯通报“羊绒制品虚标羊绒含量”:已立案调查
- 江苏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南锚碇顺利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