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提升科技成果向津冀转移转化成效
中新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吕少威)北京将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核心工作,围绕重点产业领域,构建科技成果供应与产业技术需求双向通道,建立多节点、高流量的成果转化网络,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落地,提升创新资源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提升北京科技成果向津冀转移转化成效。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26日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提到上述内容。
许心超介绍,2023年,北京技术交易顺利实现“双突破”,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突破十万项,达106552项,比上年增长12.1%;成交额突破8000亿元大关,达8536.9亿元,增长7.4%。流向津冀技术合同6758项,同比增长14.9%,成交额748.7亿元,增长109.8%;“三城”流向“一区”技术合同成交额24.3亿元,同比增长9.6%。
许心超表示,这得益于北京市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及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
北京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保障。《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实施,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为核心,使各类创新主体“有的转”“有权转”“愿意转”“转得顺”。制定实施打通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堵点若干措施,解决高质量成果供给不足、成果承接能力不足、供需信息渠道不够通畅等关键问题。
北京制订实施6项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政策,激发转化活力,调动创新主体转化成果积极性。加强建设央地协同转化机制,深入推动25家在京中央高校院所在中关村核心区适用《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
同时,京、津、冀科技部门印发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动京津冀高精尖重点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3年)》,2023年共同培育技术转移机构20家,打造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服务平台28家。科技成果共享库汇集成果4.89万条。50余家在京高校院所与津、冀签订技术交易合同500余项,合同金额7.4亿元。
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方面,北京通过建立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议事协调机制并设立联席会、建设各类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打造技术经理人队伍、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开展中关村“火花”系列活动等措施,助力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特殊儿童”的冬季运动会:乐享体育、笑对人生
- 中国海军戚继光舰结束对泰国友好访问启程前往文莱
- 济南创新发展路径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 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到任拜会日本自民党前干事长二阶俊博
- 于旭坤: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平台监管是家庭引导、学校教育的有效助力
- 专家:我国食品消费潜力巨大 须下好“食品安全”棋
- 2023年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2.89亿部 同比增6.5%
- 系统风险与多重危机防范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 滴滴:五年来最火“超级黄金周”,加速释放内需潜力,出行需求同比涨80%
- 中国铁路:暑运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2亿人次
- 广西一年内发现新物种48个
- ChatGPT发布两周年,“大学生的作业里充满了AI味”
- 江西警方“夏季行动”侦破刑案1.5万余起 抓获犯罪嫌疑人2.6万余名
- 《中国》(韩文)创刊十五周年纪念活动在韩举办
- 2023国际摄影旅拍展厦门启幕 海内外170家品牌助阵
- “智库研究”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男子在K435次列车持刀杀人 广铁集团通报:已对安检不到位相关责任人问责
- 老旧小区有多少“充电焦虑”?
- 长春:“快速调处机制”为农民工解决“愁薪”事
- 2024世界计算大会将于9月在湖南长沙举行
- 热门推荐
-
- 快讯: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
- “010”前孵化科技创新论坛在京举办 分享前沿成果
- 图览 | 勇立潮头,金砖合作有亮度、有速度、有力度
- 暂时安全!美媒:大陪审团本周不会就特朗普案起诉
- 突破供地瓶颈 安徽实施点状供地助力乡村振兴
- 【驻华大使谈两会】“中国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 4月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增长28.8%
- 免签“朋友圈”扩容 入境游热度攀升
- 金融服务“量体裁衣”:“贷”动小微企业谋发展
- 湖南江永“山货”搭乘电商快车香飘全国
- 2024佛山秋色赛会成果展举行 推动非遗传承发展
- “文博热”持续升温 博物馆特色游精彩纷呈
- 我国海上首套高含气井电潜泵投用
- 专家:发展绿色金融 不能只关注“绿色企业”
- 长江分流入洞庭湖“三口”河系全部恢复过流
- 外媒:极右翼政党赢下奥地利选举,执政前景尚不明朗
- 泽连斯基将撤换乌克兰国防部长
- 兰铁局有序恢复开行24对列车 预售监测护航旅客出行
- 2024年广西粮食单产超329公斤/亩 创历史新高
- 哈驻华大使努雷舍夫:“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经贸与投资合作的稳固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