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丨事实面前,那些抹黑西藏的闲言碎语终将消散
2022年12月,西藏一名货车司机马吉安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从那曲到拉萨的高速公路对货运车辆开放。这意味着之前至少6个小时的路程,现在缩短到3个半小时。他的油费、时间节约下来了,车损也相应减少了。
西藏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道路交通是外界观察西藏发展的一个很好切入口。从曾经的“羊肠小道猴子路”到如今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条条“天路”见证了西藏的跨越式发展。“人民幸福是最大的人权,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 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2023·中国西藏发展论坛”贺信中这样写道。
72年前的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这一事件,粉碎了外部势力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这一天,也成为新西藏的起点。此后的西藏民主改革让百万农奴实现了翻身解放,获得充分的人权保障,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人权的保障带来发展的动力。不妨看看三组数据:2022年西藏的地区生产总值与1951年相比,增长346.8倍;西藏人均预期寿命从和平解放之初的35.5岁,提高到现在的72.19岁;西藏教育水平从和平解放前高达95%以上的文盲率,到如今基本消除文盲,全面建立15年公费教育体系。
特别是最近十年,西藏每年财政收入的80%以上投入到民生领域,搭建了涵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全面保障体系。2019年,西藏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藏在消除贫困领域的生动实践令人惊叹!”委内瑞拉驻华大使朱塞佩·约夫雷达·尤里奥说。
让西藏人民过好日子,是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最近十年,西藏农牧民对此感受尤其深刻:在家拧开水管就有自来水,家里有电器,出门有硬化路,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就连2003年才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在喜马拉雅山南麓过“流浪生活”的特殊人群——达曼人,如今也住上了宽敞的新房,享受着现代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十年前的不足千元增长到现在的近 1.5 万元。“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像西藏这样,对高质量发展和人权保障带来的变化如此刻骨铭心。”这是西藏人民的共同心声。
现在,中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给西藏经济注入了新动力。2022年,西藏自治区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19%,其中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0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两年平均增长16%。一批批数字经济项目落地、新基建应用加速推进,不断释放西藏发展的潜力。
绿色是西藏发展的底色。作为亚洲多条大江大河的源头区,青藏高原是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有重要影响。因此,中国政府把保护高原环境作为发展的红线。当前,西藏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0%。
“松萝对环境的要求很高,空气中有一点点污染就不能存活。”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南伊沟,当地人指着漫山遍野的松萝这样说。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中国政府所说的“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已经成为现实。现在的西藏已经是全球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西藏发展道路越走越好,但西方某些政客无视中国政府改善西藏人民生活的巨大努力,不断炒作所谓人权问题。对于他们的企图,国际社会看得很清楚。印度学者魏汉说,西方有些人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却不希望西藏人民与他们一样走进现代文明,“藏族民众有权走进电影院,有权修建高铁。他们在实现这一切的同时,又保护了自身的文化和家园的环境”。
西藏好,是因为中国好。当前中国正在推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西藏也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把自身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西藏的人权保障将有更大提升,西藏民众的生活将会更好。事实面前,那些抹黑西藏的闲言碎语终将消散。
(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际锐评评论员)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乡村行·看振兴)借力驴产业 中国西部乡村找到致富“金钥匙”
- 一个癌字三个口 有哪些“食物刺客”要远离?
- 央行主管媒体:促进债券市场在规范中健康发展
- (新春走基层)新春将至 外国留学生在桂体验中国“年味”
- “京津冀最美湿地”万余只夏候鸟迎孵化哺育期
- 对标“最高”怎么做?周汉民为上海自贸区发展提出三条建议
- 五一假期北京地区预计发送旅客超530万 北京铁警护旅客平安出行
- 国家邮政局:11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14.2%
- 莫让不实举报“背刺”教师群体
- 岭南国画名家共绘中草药图谱 百“葫”送福迎春
-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两种新矿物
-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直播短视频专业委员会“优质主播培育工程”在京启动
- 兰州高新区“新政”:全链条奖补创新和转化企业
- 9月有1至2个台风登陆或明显影响中国
- 日本一架大型客机起飞前冒出浓烟 机上载有527人
- 新动能来袭!95后00后正在涌入科幻网文写作
- 双子座流星雨本月中旬赴约
- 外媒:西班牙强降雨引发洪水 已致51人死亡
- (第20届东博会)2023日本企业广西行交流会在南宁举行
- 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 2023国际少儿音乐节总决赛沪上奏响最强音
- 热门推荐
-
- 南苏丹因极端高温天气关闭所有学校
- (寻味中华|戏曲)北京曲剧传京味儿
- 四川广元剑门关:百名青年穿宋风汉服参加传统婚礼
- 出土文物现运动“小铜人” 专家推测千年前浙江人爱运动
- 哈马斯、以色列无法就释放人质数达成一致 停火谈判陷僵局
- 甲辰年英国华侨华人恭拜轩辕黄帝大典举行
- 大庆市:全新政策打造东北振兴人才集聚回流先行地
- 印尼贸易部长:中国对印尼非常重要,已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 张家界武陵源开启研学“旅行季” 发布研学产品线路
- 大作云集 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将于10月启幕
- 榜单指大型语言模型是“人工智能之王”,扩散模型为新宠
- 西南地区多阴雨天气 华北中南部等地将有大雾天气
- 全场景实战 渤海油田开展大型井控综合应急演练
- 菲仕兰2023自然滋养成长营圆满收官
- 上海: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多种形式带民众学会科学养生
- 迎战台风“马鞍”广东筑起“防风墙”
- 黄奇帆:共建“一带一路”改变全球经贸格局 陆地经济价值可期
- 驶向更绿色更智能的未来,中外专家热议智慧出行
-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开始相向盾构掘进
- 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