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有效整治粮食“跑冒滴漏”
节粮减损是我国粮食供给保障制度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等于是在开发“无形良田”。在当前国内粮食供给结构性短缺矛盾凸显和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推进粮食全产业链节约集约高效生产,推动全社会节约消费,可以有效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有效增强粮食供给体系韧性,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可靠支撑。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下,节粮减损取得明显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粮食收获、储运、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跑冒滴漏”现象仍比较严重,消费环节浪费尤甚。据有关机构估算,每年损失浪费的食物超过22.7%,约9200亿斤,若能挽回一半的损失,就够1.9亿人吃一年。中国农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测算显示,到2035年,如果我国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1个至3个百分点,三大主粮损失率减少40%,可降低损失约1100亿斤。由此可见,节粮减损潜力巨大。
从路径来看,科技是实现节粮减损的关键一招。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粮食产业从传统粗放式发展向现代精细化发展转型,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浪费。在收获环节,通过农机精细化收割,可以把小麦收获损失控制在2%以内。在收购环节,通过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清理、干燥、储存等服务,以及推广使用农户科学储粮装具。按照要求使用装具的农户储粮损失由平均8%降到如今的2%以内。在储存环节,推广应用“四合一”储粮技术、气调储粮、控温储粮等技术,改善储存条件和储存粮食质量,国有粮库储藏周期粮食的综合损失率降到1%以内。在运输环节,开发应用铁水联运接卸、运输专用车、散粮物流装具等技术装备,减少粮食运输损耗。在加工环节,大力推广应用适度加工技术,升级改造加工设备,减少不必要的粮食、油料损失消耗,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要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加快构建全产业链节粮减损标准体系,为节粮减损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要用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合理消费。针对当前国际市场粮食能源化趋势日益凸显的问题,我国严禁新增以粮食、油料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加工产能,避免“人汽争粮”影响粮食安全。针对配合饲料中豆粕占比过高的问题,今年全面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到2025年,饲用豆粕在饲料中的占比从当前的14.5%降至13%。深入开展“光盘行动”,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浓厚氛围。实施合理膳食行动,鼓励全社会参与减油、减糖。引导消费者逐步走出“精米白面”的饮食消费误区,增加对全谷物的消费,推动粮食加工从“过度加工”向“适度加工”转变。针对我国居民食用油和“红肉”人均消费量超标的问题,鼓励全社会改变大鱼大肉重油的消费习惯,减少食用油和“红肉”的摄入量。
节粮减损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打持久战。健全节约粮食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每个环节都要有具体抓手,越是损失浪费严重的环节越要抓得实。编制发布粮油节约指南,加强全面节约理念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真正做到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
节粮减损,人人有责,但切记不要让“人人有责”变成“人人无责”,形成责任分散效应。在实施粮食节约行动中,一定要明确节粮减损的主体责任,粮食生产者、消费者和管理者要共同承担责任,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起耕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慧)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水产种博会在广州南沙开幕 展出活体金枪鱼
- 年龄相关的B细胞 可引发类风湿关节炎
- 规范从业者身份 不让陪伴经济成为法外之地
- 2023 WAVELENGTH当代艺术体验展亮相北京时代美术馆
- (新春走基层)探访长沙首个完整社区:全龄友好 惠民便民
- 中芭《红楼梦》升级版掀起观演热潮
- 天津引江配套工程首个数字孪生项目建成
- 上海文学馆开工建设 石库门里立起城市文化“新地标”
- 第二十一届西部农交会落幕 签订农产品购销订单达126亿元
- 甘肃定西万亩梯田:雪后一咖一白犹如“拉花”
-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所长:大模型正在像云计算那样成长为新型基础设施
- 俄外长警告:美国密谋在俄总统选举前动摇俄政局
- 美媒:美国芯片三巨头CEO或劝说拜登放弃对华限制
- 社工报考热持续升温 持证社工成了“香饽饽”
- 成都将多措并举激发经济活力 坚定不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杭州举行古树名木主题展 千年古树祈福未来
- 紧急戒严令6小时后解除 这一夜,韩国发生了什么?
- 近期猪价偏强运行 行业金融风险得到化解
- 著名京剧演员童祥苓逝世,曾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饰演杨子荣
- 深入发掘古文字思想文化内涵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举办
- 热门推荐
-
- 菲律宾八打雁省一车站发生爆炸 9辆巴士受损
- 杭州文旅观察:德寿宫的墙为什么是红的?
- 人文社推出“90后”作家新长篇 聚焦当代都市女性故事
- 为何“搭子”成一些00后的“特产”
- 多彩活动亮相“第六届世界川菜大会”
- 江西南昌搭建家门口的“乡村”市集 激发助农增收新活力
- 川藏、青藏公路通车70周年 绿色能源点亮高原
- 财政部:确保“真金白银”的惠民政策直达消费者
- 自然资源部:探索产业用地、矿业权供应方式改革
- 八大良渚核心色杭州发布 开启远古与现代时尚的对话
- 河南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居全国前列
- “动态成壳”新法或助大规模生产聚变能
- 焦点访谈:守望相助 共克时艰
- 护航高考丨苏州地铁多个闸机摆放加油标牌 为考生鼓劲打气
- 非洲艺术家近40件木雕作品金华展出 展现赴华学艺成果
- 台风“万宜”将入南海 冷空气和降雨将致粤气温下降
- 城市与人才“双向成就” 古都大同邀“天下英才”大显身手
- 湖南汨罗举行纪念屈原逝世2300周年“水祭”大典
- 突发!土耳其一警用直升机坠毁,造成2人死亡
- 中国A股周三回调 沪指跌逾6%失守33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