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传统技艺+现代技术 江西都昌豆参焕发新活力
中新网江西都昌4月23日电(巫发阳 程艳玲)近日,走进江西九江市都昌县一家豆参制作工坊,磨浆、滤浆、烧浆、切条……冯顺根对于豆参制作的每道工序都了然于心,他已经做豆参50多年了。
“除了磨浆会用机械,其他的还是传统手工。”忙碌的时候,冯顺根每天能制作100多斤豆参,“做多少主要取决顾客预订的订单,有少量剩余再挑着去市场上卖。”
据了解,都昌豆参是当地传统特产,它保留了大豆中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烹饪后口感绵软如絮、味道鲜美,老少皆宜。2016年,都昌豆参制作技艺被列入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都昌豆参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近年来,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品尝到这道美食,都昌豆参的从业者们通过开拓销售市场、学习掌握新技术等方式,助推都昌豆参走出都昌、走出江西、走向全国。
不同于扎根豆参行业数十载的“老师傅”,余训松只是一个入门不久的“新人”。虽然他从事豆参制作只有5年,但是他却巧妙地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将豆参销往全国各地。
余训松笑着对记者说,“旺季时,我们每天要制作700多斤豆参。平时除了销往大型超市、餐饮门店,我们还会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线上形式销售,2023年销售额近百万元。”
走进江西康嘉冻干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把制作好的豆参推入低温冷藏干燥箱。“以往豆参保存是一个难题,只有在秋冬季节才能保持良好口感,所以基本上就是干半年歇半年。现在,我们利用现代冻干技术,可以使豆参保质期达到8个月。”该公司负责人冯上水介绍。
都昌县芗溪乡党委书记黄卫华表示,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豆参产业,芗溪乡计划建设豆参产业园,将豆参工作坊整合起来、抱团发展,助推村民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都昌县共有豆参加工户400余户、从业人员1200余人,每年可以生产豆参系列产品300万斤,年销售收入达4500万元,加工户人均收入达到3.7万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英媒:“9·11”后全球各地战争已致450万人死亡 美国负有重大责任
- 哈尔滨机场加密至雅库茨克往返航班
- 最新研究:全球变暖促加拿大高北极永久冻土融化和巨大环境变化
- 海南澄迈:“农旅融合”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 数万人齐聚中缅边境云南孟连捉鱼狂欢
- 喜剧片领跑榜单 2024端午档新片票房破4亿
- 新疆太大太美 游一次不过瘾
- 2024年长江江苏段及南通沿海共339.4万艘次船舶进出港
- 日本能登半岛地震已致64人死亡
- 调研报告指海归创业首选上海
- 整租两室一厅月租金才700元?警惕虚假房源
- USANA葆婴启动2024轻赢99体重管理大赛,引领健康减重新潮流
- 第十届光州广域市中国文化周在韩开幕
- “中国栀子名市”福建福鼎:栀子丰、产业兴、百姓富
- 《癸卯年》特种邮票正式发行
- 北方多轮降雨接连登场 南方高温发展增强多地冲击40℃
- 大规模通信设备爆炸后,黎真主党领导人首度公开发声
- 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第二届链博会路演活动
- (第七届进博会)进博会落幕 跨国企业扎根中国信心更强
- (乡村行·看振兴)镜头定格浙江花木村 老牌网红再出圈
- 热门推荐
-
- 湖南祁阳“吊种”冬瓜 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企地携手助力山西朔州平鲁加快打造光伏垂直一体化产业链
- 中新健康丨心理学童话《伊莫的心灵感冒》带来101个治愈心灵感冒的处方
- 俄罗斯莫斯科市中心一座在建大楼发生火灾
- 通讯:能源大区内蒙古着力打破“挖煤、卖煤”瓶颈
- 金砖国家工商界人士呼吁:深化团结合作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 首相选举时石破茂打瞌睡 日本政府回应
- 外媒:泰国64岁女子被蟒蛇缠住两小时 幸运获救
- “高精尖”科技齐亮相北京科技周
- 经济前瞻论坛(2024)年会财商素养教育分论坛在京举行
- 以军空袭加沙地带致3名杰哈德高级官员死亡
- 突发!以色列空军一直升机在加沙坠毁 2名士兵死亡
- 新西兰最新调查:中国仍是该国留学生主要来源国
- 文物里的国潮丨当传统月饼遇到古建元素 “国潮”月饼成中外游客新宠!
- (杭州亚残运会)亚残运会的另一面:让更多残疾人勇敢走出家门
- 蔡志忠出新书:漫画如何传达传统文化?
- 甘肃肃南祁连山下300余名骑手竞逐丝路大赛马
- 电瓶车充电酿火灾 车主夫妇被判赔近百万
- 如何增强巴蜀文化影响力?四川政协委员聚焦文化遗产传承创新
- 1月至10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51亿元 同比增长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