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传统技艺+现代技术 江西都昌豆参焕发新活力
中新网江西都昌4月23日电(巫发阳 程艳玲)近日,走进江西九江市都昌县一家豆参制作工坊,磨浆、滤浆、烧浆、切条……冯顺根对于豆参制作的每道工序都了然于心,他已经做豆参50多年了。
“除了磨浆会用机械,其他的还是传统手工。”忙碌的时候,冯顺根每天能制作100多斤豆参,“做多少主要取决顾客预订的订单,有少量剩余再挑着去市场上卖。”
据了解,都昌豆参是当地传统特产,它保留了大豆中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烹饪后口感绵软如絮、味道鲜美,老少皆宜。2016年,都昌豆参制作技艺被列入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都昌豆参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近年来,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品尝到这道美食,都昌豆参的从业者们通过开拓销售市场、学习掌握新技术等方式,助推都昌豆参走出都昌、走出江西、走向全国。
不同于扎根豆参行业数十载的“老师傅”,余训松只是一个入门不久的“新人”。虽然他从事豆参制作只有5年,但是他却巧妙地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将豆参销往全国各地。
余训松笑着对记者说,“旺季时,我们每天要制作700多斤豆参。平时除了销往大型超市、餐饮门店,我们还会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线上形式销售,2023年销售额近百万元。”
走进江西康嘉冻干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把制作好的豆参推入低温冷藏干燥箱。“以往豆参保存是一个难题,只有在秋冬季节才能保持良好口感,所以基本上就是干半年歇半年。现在,我们利用现代冻干技术,可以使豆参保质期达到8个月。”该公司负责人冯上水介绍。
都昌县芗溪乡党委书记黄卫华表示,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豆参产业,芗溪乡计划建设豆参产业园,将豆参工作坊整合起来、抱团发展,助推村民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都昌县共有豆参加工户400余户、从业人员1200余人,每年可以生产豆参系列产品300万斤,年销售收入达4500万元,加工户人均收入达到3.7万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AI中国范儿丨一线越千年 “绣”出中式美学
- 今年以来超3万外籍旅客在大兴机场口岸享京津冀144小时过境免签
- 注册制下“看门人”更须尽责
- 以军空袭黎巴嫩真主党目标 哈马斯称停火谈判无进展
- “和谐使命-2023”任务首位“和平宝宝”在基里巴斯诞生
- 福暖中国|海峡两岸同放焰火 消防守护鹭岛平安
- 文旅部:恢复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经营旅游专列业务
- 两岸及香港师生成都同台竞技 搭建青春驿站
- 假期旅游市场热度攀升 各地特色“文旅大餐”激发消费热情
- 泰国网络诈骗案一年来减少近半
- 中国·张家界第二届世界遗产摄影大展开幕
- 专家:慢病患者接种带状疱疹疫苗需科学把握接种时机
- 人民币汇率能在合理均衡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 山东加快建设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 已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34亿元
- 美研究人员:“毒列车”事发地化学物质浓度升高 部分被发现致癌
- 千年古镇寻美味 触动乡愁情更浓
- 年味经济观察丨“前方排队120人”,东北洗浴上演春节特别版
- 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7.08万亿元 处于历史同期高位
- “二阳”症状是否严重,“二阳”患者应如何处置病情? 听听专家怎么说……
- 2023年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开幕 签约52.2亿元
- 热门推荐
-
- 第35届粤西订戏会暨艺术展演在茂名市举行
- 债券市场支持山东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济南举办
- 上任仅一周 韩国代总统被查!首尔爆发大规模示威
- 鲁迅文化基金会成立昆明代表处 助力云南国际文化交流互鉴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提到,这类消费对于扩大内需为何至关重要?
- 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
- 王锵:只想踏实,承受不了“一夜爆红”
- 当中秋遇上国庆 各地文旅“盛宴”等你来打卡
- 湖南麻阳“长寿”苗乡康养掀起“年轻潮” 催热乡村旅游
- 海信与欧足联发起公益活动:助力全球22个国家儿童“圆梦”欧洲杯
- 国网黑龙江电力:“机器人”带电作业 护航亚冬盛会
- 明代卫所制“活化石”张家口万全右卫城迎“新生”
- 大学生主播解约遭索赔30万元?法院判了!
- 京津冀三家省级图书馆联合雄安打造“XIN空间”
- 浙江兰溪:古街小巷人气旺 新业态火热出圈
-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 美移民二代放弃“美国梦”远走他乡:医疗贵房租高政局乱
- 亲朋好友南京追思杨苡:再会!百岁“少女”
- 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现场会在枣庄举办 探索产业转型新路径
- 广东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首批风机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