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数量已突破1万家
中新网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从“聚焦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系列集体采访活动中获悉,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数量已突破1万家。其中,在天津设立子公司、分公司累计4545家,投资额1407.2亿元;在河北设立子公司、分公司累计5589家,投资额1015.01亿元。
十年来,京津冀三地科技部门充分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结合天津先进制造优势、河北环京地缘优势,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高起点推动雄安中关村科技园建设,组织11家中关村集成服务机构入驻园区为企业提供一条龙式的入驻服务,推动50余家企业入驻,园区一期入驻率达90%。高水平推进滨海、宝坻和保定中关村合作园区建设,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4990家,在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3家;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注册企业1529家,在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注册办公企业362家,在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3家。推动区域内7家国家级高新区及2家省级高新区组建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努力打造资源优势互补、产业衔接配套的科技园区格局。
持续推动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签署《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合作框架协议》,累计投入经费8700余万元资助177项基础研究合作项目,连续举办9届京津冀青年科学家论坛。加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力度,联合发布1155家的京津冀科技创新券服务提供机构(开放实验室)目录。
下一步,京津冀三地科技部门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高质量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持续加强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支持创新主体跨区域开展共性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和实质性合作。加快推动雄安、保定、滨海、宝坻中关村共建园区建设,持续打造“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积极引导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和关键环节有效落地。支持中关村产业联盟、协会组建专业领域对接平台,促进技术协作和产业协同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菲仕兰2024年爱心月嫂项目启动
- 办招聘、拓渠道、“暖”服务……各地各部门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我国最长智轨线路启动载客试运行 全长46.69公里
- 太原机场新航季期间预计执行90条航线
- 做好“信用游”要货真价实 防止炒噱头
- “老年友好”社区给了他们归属感 “随迁老人”在这里交到新朋友
- 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国家老年大学宁波分部揭牌 唱响“双校记”助力终身教育
- 新疆博斯腾湖开展鸟类迁徙路线卫星跟踪监测工作(图)
- 内蒙古科尔沁自然保护区迎来上千只珍稀候鸟
- 斯图布当选芬兰新总统
- 第五届“海丝杯”翻译(口译)大赛启动
- 助力青年创新创业 中关村U30启动2023年度招募选拔
- 北京优化调整公交专用道通行规则
- 湘商总部基地落户大泽湖海归小镇 推动湘商回归集群发展
- 去年广东对外投资238亿美元 同比增长8%
- 孟加拉国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京津冀三地开展二级建造师执业互认
- “汉语桥”搭建世界朋友圈 国际学子“云端”感受中国饮食文化魅力
- 世乒团体赛今日开赛
- 热门推荐
-
- 突发!巴基斯坦一火车站发生爆炸 已致21人死亡
- 支付便利化工作成效明显
- 超强台风“摩羯”来袭 海浪红色警报和风暴潮黄色警报发布
- CPI环比连续两个月上涨 社会有效需求温和复苏
- 科技赋能,让千年壁画动起来(传承之光)
- 山西传统村落庙会再起 城市青年“回流”亲近家乡
- 一季度消费市场有何特点?商务部:增长稳、需求旺、亮点多
- 安徽明确“五个不得” 加强公考培训价格监管
- 沙县小吃从这里走向世界
- 辽宁公安出台25条措施 服务对外开放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 云南保山市隆阳区发生4.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运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揭牌 助力建设山西对外开放新高地
- 科普赋能农业!广播剧《农业“芯片”之种子奇遇记》正式上线
- 广东:5月31日至6月2日早晨有暴雨到大暴雨
- 在博物馆当志愿讲解员 外国姑娘麦安琪把良渚文化讲给世界
- 广州海关出台18项便利措施服务保障第135届广交会
- 福建稳经济观察:“中国栀子名市”是如何造就的?
- 首个《核桃与脑健康科学白皮书》发布 六个核桃助力“核桃健脑”
- 沙尘暴、大风、暴雨、强对流 四预警齐发!
- 中国新近发现9处和平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