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生活服务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丰富应用场景,改善消费体验,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生活服务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本报记者 王 珂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4月12日 第 08 版)
生活服务业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随着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生活服务消费占服务总消费额的比重不断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达45.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当前,生活服务业有哪些新趋势、新亮点,如何推动生活服务业扩容提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丰富应用场景,优化消费体验
“装修服务全程可视,方便又放心。”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居民张峰说,前不久装修新房,由于工作较忙,没时间到现场盯进度。经过比较,他选择被窝整装提供的数字化家装服务。装修期间,他通过手机连接施工现场的摄像头,可实时查看装修现场,随时掌握装修进度。最终房子装修工期比预期提前5天。
“用手机扫码就能点餐,价格、分量等信息一应俱全,还能线上结账。”在四川成都市的一家火锅店内,使用支付宝小程序扫码点餐的顾客李莉说。点餐结束后,订单在餐厅数字化管理系统开始流转。不一会,菜品就全部上桌了。餐厅负责人宋琪说,前厅和后厨的联动对于餐厅运营来说非常重要。以前服务员按照顾客要求手写记录,前厅和后厨对接过程中容易出错,影响消费者的用餐体验。现在顾客自行点餐,信息自动传送到后厨,整个流程实现数字化,方便又准确。
近年来,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趋势明显,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消费者带来新体验,也为行业提质扩容注入新动力。
美团发布的数据显示,居民生活服务消费频次逐年上升。2023年,家政、洗涤、维修等生活服务交易额同比增长100%,20—35岁的消费者占比超过七成,三线及以下城市增长较快。以整理收纳、开荒保洁等为代表的细分新服务涌现,成为生活服务市场新增长点。包括以旧换新在内的家电维修等服务热度上涨,截至3月12日,美团上提供以旧换新服务的商家数量同比增长300%,团购销量增长150%。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普及数字生活智能化,打造智慧便民生活圈、新型数字消费业态、面向未来的智能化沉浸式服务体验”。去年12月,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指导意见》,围绕丰富应用场景、补齐发展短板等5个方面提出19项具体任务举措,指导推进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是生活服务业扩容提质的一个重要方向和有效路径。”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认为,加快推进生活服务业数字化,丰富生活服务数字化的应用场景,可以有效改善消费体验。要继续支持在商贸服务、交通运输、文旅、教育、医疗健康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加强数字化赋能,丰富数字化应用场景,让人民群众能更多享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生活服务。
提升服务效率,增加有效供给
“商品只要放进购物车,就能随时通过手机结账,还能自动领取优惠券。”近日,在浙江杭州市西湖区的一家联华超市,前来购物的消费者郭丽华把商品放到购物车上安装的摄像头前扫一扫,就能看到所有商品价格,然后自助结账。如果选择的商品有优惠,超市会通过支付宝小程序推送优惠券,并在结账时自动抵扣。这款智能购物车给消费者带来边购物、边领券、边结算的便利购物体验,也助力商家降本增效。据测算,使用智能购物车后,超市客单价平均提升了20%左右。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认为,我国生活服务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但有效供给相对不足,服务效率和水平还有待提升。加快拥抱数字化,可以提升服务效率,增加有效供给,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
推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要积极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通过建设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中心、培育生活服务数字化平台,为传统生活服务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数字化场景支持。也要通过加强数字化技术运用,支持技术创新,发掘数字化发展潜力。
社区是生活服务业的主要场所。洪勇说,要打造数字生活服务社区和街区,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功能,优化提升送餐、送货、送菜、送药等便民综合服务能力,加强智能充电桩、物流车、智能取餐柜、智能快件(信包)箱、自动生鲜售货终端等智能设备推广运用,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利的数字化智慧化生活环境。
“裤脚开线了,不出小区就能轻松解决。”在湖南长沙市梅溪湖某小区的天鹅到家社区管家店,居民蔡佳感受到社区生活服务的便利。这个嵌入社区里的小店,在为居民提供做饭钟点工、各类保洁、保姆、育儿嫂、养老护工等传统家政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干洗、技能培训、缝纫等新服务。“我们发挥多年积累的系统数字化、服务标准化、全链保障体系优势,增加高品质社区家政服务供给,为居民提供一站式家庭服务解决方案。”天鹅到家相关负责人肖典训说。
加快补齐短板,夯实发展基础
“以前叫车要走到小区门口,现在方便多了。”上海市杨浦区69岁的高校退休教师林树海说,老伴需要经常到医院检查身体,但行动不便,每次往返都是难题。现在,林树海通过“滴滴老年版”小程序,可以实现一键叫车,无需再输入终点,就能轻松打车。行程结束,再根据实际行驶里程选择线上或者线下付费。
据介绍,截至2023年9月30日,滴滴助老打车服务已经覆盖355座城市,为385万老年人提供超1亿人次打车服务,累计服务里程约8亿公里。
专家表示,要完善数字化适老助残应用和服务,推动手机、智能电视、智能康复辅助器具等适老化改造和信息无障碍建设,开发适合老年人、残疾人使用的智能化终端产品等。
李勇坚说,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取得明显成效,但仍要面对行业间、地区间、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的问题。对此,相关企业要发挥带头作用,助力更多生活服务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专家建议,着力补齐短板方面,要聚焦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适宜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便利使用的智能技术相对欠缺、数字化人才不足、数据安全有待加强等问题,加强生活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化适老助残应用和服务,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增强数据安全保护与融合应用能力等,进一步夯实生活服务高质量发展基础。
洪勇认为,随着生活服务数字化不断推进,未来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丰富。比如在交通运输领域,加快建设智能铁路、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民航;在文旅领域,发展虚拟展示、智慧导览、线上演播等新业态新模式;在教育领域,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新模式;在医疗健康领域,优化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在线健康咨询等服务。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同各部门各地方抓好政策落地,推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发挥生活服务业在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人民日报海外版)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碳”路先行|能源革命在山西
-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 多地优化调整支付方式助力外籍游客“打卡中国”更便捷
- 跨越山海的生命相托 6岁老挝女孩广西“脱贫”“重生”
- 受台风影响 海南环岛高铁、海口市域列车9月5日18时起全线停运
- 正式宣布!李在明将寻求连任韩最大在野党党首
- 浙江“路演”促景区转型提质 总签约项目逾200亿元
- 谢锋:认真汲取中美关系45年发展历程蕴含的历史经验
- 中国发布全球首款别墅专用光伏组件
- 年货经济带动消费热潮——各地节前市场供需两旺
- 优化支付服务丨建行推出深港数币跨境消费活动
- 外媒:达沃斯“今日最大故事”是中国庞大的代表团
- 中国“枫景”丨齐为民
- 百强房企前11月成绩单出炉 12月份新房成交或保持一定规模
- 总额130亿元42个项目广西南宁签约 力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 白酒成都产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水井坊领衔助力成都产区高质量发展
- 2023中国跨交会在穗开幕
- 广州南沙打造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 前四月进出口总值1179.8亿元
- 中国文旅企业合作发展大会在山东开幕 文旅界共探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各位旅客 一起解锁平安出行的正确“打开方式”
- 热门推荐
-
- 一艘商船在也门荷台达附近海域遇袭
- “中国茉莉之乡”广西横州借数字化促茉莉花产业“飘香”世界
- “烽火南疆——广西近现代革命史陈列”开展
- 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从未开展互联网售彩活动
- “变年轻”的浙江余村:凡有所爱 皆是青年
- 慢病防治如何“快”起来?专家:多病共管减少患者负担
- 印尼爪哇岛北部海域发生6.0级地震
- 俄乌局势进展:泽连斯基访欧寻武器支持 俄称西方欲将俄挤出国际合作
- 既要修缮建筑本体也要保护文化内涵
- 女士优先车厢争议再起 “男士礼让”不可胁迫强求
- 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戏藏本“月令承应戏”将有望复现舞台
- 国家发改委:2024年“两节”期间保供稳价工作具有良好条件
- 女孩被福利院抚养长大 婚礼上五任院长将其托付给新郎
-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天津开赛 4000余名选手角逐109个项目
- 1月3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9310.7万人次
- (国际观察)普京“5.0时代”四个关键词
- 今天北京将有雷雨天气最高温29℃ 地质灾害橙色预警生效中需防范
- 甘肃金昌废矿堆戈壁滩植绿 创新构筑缺水城市生态屏障
- 鲁迅笔下水乡社戏“十一”再现 年轻人文豪故里寻童趣
- 慈善组织及志愿者帮助98岁抗战老兵“重返”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