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信心说丨一路“繁花”!文旅消费拉动经济“上春山”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刚刚结束的清明假期,大江南北的消费者上春山、品春鲜、赏春花、逛春市,“春日经济”活力满满、暖意融融。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全国的景区看起来都像有1亿人”话题走红社交网络,“热辣滚烫”的假日经济显露若干新趋势。
跟着繁花去旅行,节令旅游项目激活“消费DNA”。北京玉渊潭的樱花、贵州毕节的杜鹃、河南洛阳的牡丹、西藏林芝的桃花……随着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短途近郊游与“拼假”长线游各显风采,踏青赏花成为旅游主旋律。各地以花为“媒”,打造赏花产业链,向“颜值”要“产值”。“赏花+民宿”“赏花+美食”“赏花+旅拍”,赏花经济涵盖衣食住行多种业态,为游客提供融合式的出游体验,以节令消费促成全时全域的文旅发展格局。
强化“出圈”标签,“小而美”目的地绽放春日活力。从被一碗麻辣烫“点燃”的甘肃天水,到以一顶“簪花围”夺人眼球的福建泉州,特色文旅标签让“小地方”赢得“大流量”,也将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随着游客的年轻化,文旅IP的网络辨识度成为消费者“种草”的关键点。网红目的地在抓住流量密码的同时,也不断优化服务细节、改善消费体验,主打一个“宠”字,牢牢兜住“泼天富贵”。
传统节日结合非遗文化,国货“潮品”引领消费新趋势。清明前后,传统服饰、茶文化、陶艺制作等“中国风”元素席卷市场。其中,以马面裙为代表的时尚“探春”穿搭,带动新中式服装产业爆发式增长。汉服约拍、汉服游园、汉服角色扮演等体验服务产品也乘势而上,提供互动式、沉浸式的消费体验。传统文化不再是“压箱底”的纪念和回忆,而是消费者形成身份认同、建立生活仪式感、塑造个性风格的“情感密码”。
二十四节气贯穿着一年的时光轮回,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宝藏。热力十足的“春日经济”,启示市场从节令文化中把握机遇、觅得商机,延长季节性消费的链条和热度,从“限定之美”走向花开不败。当然,深挖新型消费潜力,推动市场活力“四季如春”,不能仅仅注重“面上”的包装和感官刺激,更要坚持厚积薄发、持续创新,紧随新兴消费理念,拓展消费场景的外延,以扎扎实实、原汁原味的体验俘获消费者芳心。
(文丨王钟的)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半年江西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7.5亿元
- 一杯一苗,森林苗圃里焕发的活力与青春
- 沿着“一带一路”而来 猴面包树进博首展寻商机
- 广州举行2023年烈士纪念日敬献花篮仪式
- 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海上油气加工厂”上海启航赴巴西
- 俄防长:北约增加对乌供武并未让乌方战场取胜
- 8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为3.45% 5年期以上为4.2%
- 伊利召开“ESG与社会价值论坛”,率行业之先发布《WISH2030美好宣言》
- (国际观察)自民党众院选举惨败,石破政权还能走多远?
- 蒙牛亮相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向世界展示中国乳企绿色名片
- 朝中社刊文批美韩军演:战争狂人的妄动必将付出代价
- 吉林可再生能源重镇下线关键装备 氢生产能力再突破
- 宠物互动馆火爆 业内:让宠物与人类更良性互动
- 我国大部地区气温仍偏低 南方地区有小到中雨雪天气
- 广东酒店业逆势突围 提振市场发展信心
- 治疗帕金森病有新法 昔日的运药载体,今朝成了“药”
- 印尼一架直升机在巴厘岛坠毁
- 2024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大会将在济南举办
- 改变孩子的“重口味”,家长做好这两件事 | 吃出健康来
- 广西开展专项行动 推动根治欠薪工作提质增效
- 热门推荐
-
- 敦煌印象:不只有莫高窟,还有热辣滚烫“何大姐”
- 全国大部延续雨雪稀少格局 各地气温陆续迎回暖小高潮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海宁农种“父子兵”接力油菜梦
- 故宫武备展集萃150余件文物精品 刀剑出鞘亮相殊为难得
- 铜奔马玩偶遭盗版,文创维权亟待加强
- 汇聚全球智慧 2023婴幼儿营养国际研讨会召开
- 中国沿海港口最大的单体油品库区在山东青岛全面建成投产
- 国产大飞机C919开启东南亚演示飞行
- 国内首张绿色发展示范企业评价证书落户大亚湾
- 国家大剧院制作京剧《白蛇传》“十一”将迎首演
- 中国寒区试验基地黑河市开启今冬试车季
- 这里的煤炭装运不用人
- 三峡工程2024年前三季度运行情况良好
- 水库下泄 河南郑州黄河滩区惠济段全线临时封闭
- 第10万列中欧班列顺抵德国杜伊斯堡
- 矿产资源深部绿色智能开发前沿交叉技术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在沈阳举行
- 四川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在蓉启动
- “新三样”产品出口突破万亿元
- 上热搜的“红斑狼疮”,到底是啥?
- 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回落至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