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发现 新郑黄帝故里遗址发现编钟祭祀坑
近日,总台记者从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新郑郑韩故城又有新发现,考古人员在黄帝故里遗址发现一座编钟祭祀坑。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余洁介绍,该遗址编钟祭祀坑东西长2.6米,南北宽1.4米,深0.8米,坑内出土有三排钟架,共24个编钟,分别有鎛钟4枚,钮钟20枚,10枚为1套,共计2套。编钟保存完整,未经盗扰,木架清晰可见,年代为春秋中晚期。
考古人员还在位于春秋时期的郑国宫殿区附近发现两座贵族墓葬,分别为M22和M33。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坑,葬具有一棺一椁和一棺两椁,均出土有完整的青铜礼器,组合为鼎3、簠4、敦1、舟1、盘1、匜1,除铜簠外,两座墓青铜礼器的形制和组合基本相同。
余洁介绍,在郑国宫殿区附近发现贵族墓葬在郑韩故城中尚属首次,这两座墓等级较高,且保存十分完好,这在郑韩故城历年的考古发现中是十分难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总台记者 田萌 陈诚)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哈萨克斯坦矿难致46人死亡 遇难矿工遗体已全部找到
- 北京公安出入境劳动节期间办公安排公布
- 两岸暨港澳专家齐聚海峡心血管会
- 广州地方金融组织批量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 广西龙州一商铺倒塌 4名被困人员已被全部救出并送医
- 2024中国新媒体大会聚焦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 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密织货运航线
- 克服“大模型幻觉” 知识图谱融合大模型应用平台发布
- 马来西亚空军训练事故致2死1伤
- 莫斯科动物园新诞大熊猫幼崽性别揭晓
- (新春走基层)积石山的“村春晚” 板房里的“年三十”
- 央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外贸企业支持力度
- 聚焦产教融合新路径 “智能+”论坛举办
- 金正恩主持召开国防和安全会议 阐明强硬军事政治立场
- 天津首家老字号集合店开业
- 《天才基本法》导演沈严:文艺创作当然可以被批评
- 商务部:坚决反对美对华投资限制最终规则
- 中国国家草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大数据平台启动
- 颐和园进入游船季 “5G盒子”开启智慧游船体验
- 协和、同济等知名医院遭遇“傍名牌”困扰
- 热门推荐
-
- 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合龙
- 锦绣中国年|解锁千年古堡地道“中国年”的十二时辰
- 意大利城市米兰实施全国最严户外禁烟令
- 这可能就是今年的秋天,哈哈哈哈哈哈……
- 北京利用各流域上游水库拦洪 25座水库拦蓄洪水超4亿立方米
- (新春走基层)“星云奇妙夜”新春活动在成都科幻馆举行
- “80后”冯骥才:没有年龄感 但有紧迫感
- 长春汽博会观察:智能化成竞争关键词
- 江淮黄淮等地有分散性强降水 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多降雨天气
- 感受千年陶都神奇魅力 海外华文媒体点赞荣昌陶
- 河北承德全力打造“中国钒谷” 初步形成钒钛产业体系
- 警方通报“天津一医院厕所现弃婴”:已将弃婴母亲传唤到案
- 中国煤炭大旗准格尔:挖煤之余也在“挖文化”
- 土耳其一地发生交通事故 造成10人死亡39人受伤
- 中国9月末M2增长10.3% 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31万亿元
-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将出访新加坡、巴林、德国
- 冷空气将接连袭粤 最低气温或跌至-2℃
- 江西利用钢渣改良高液限土 助推打造零碳建设新高地
- 中国纺织大会在浙江柯桥举行 科技赋能“万物可织”
- 首尔市长吴世勋:推动实施包容性移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