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取得显著成效
中新网3月27日电 生态环境部27日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在会上介绍,2018年生态环境部成立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重点以支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为目标,以集成应用为导向,聚焦以磷为核心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水生态完整性评估等六大专题,开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和驻点城市“一市一策”科技帮扶,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成效显著。
一是构建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知识库”和“工具箱”。系统诊断长江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揭示问题成因及机理;研究建立全时空“诊”、全过程“控”、全方位“治”、全要素“保”的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技术体系,重点构建了水环境精准溯源和系统治理、水生态调查—评估—修复等技术模式,形成覆盖全链条的科技供给。建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智慧决策平台,服务推动沿江省市科学数据共享。
二是科技支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国家科学决策。围绕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等攻坚战重要任务,开展关键指标内涵判定、期望值确定、监测关键技术和质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支撑出台《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坚持需求导向,开展“风险防范—污染管控—排口管理—水源保障”管理技术研发,全力支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黑臭水体整治、化工园区水污染治理、历史遗留矿山和尾矿库污染防控等攻坚战专项行动。组织专家团队赴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现场进行问题研判,圆满完成国家重大活动的水环境质量保障任务。
三是科技助力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地方精准施策。以联合研究成果为基础,“前店后厂”,送科技、解难题。分两批派驻66个驻点专家团队开展水环境形势分析、磷污染来源解析,以及122个水体水生态调查评估等,形成源清单、问题解决方案等700余份,帮扶地方解决治理难题。与2018年相比,驻点城市总磷浓度平均下降约30%,“一江碧水向东流”的美景重现,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巴称以军再袭加沙物资发放点致20人死亡 以军否认
- (新春见闻)龙年春节龙灯受热捧 江西婺源灯彩师傅赶工忙
- “电子保姆”带娃 小心孩子发育迟
- 十余年诉讼告一段落 加拿大原住民获得赔偿
- 国家电网签约巴西史上最大输电特许权项目
- 台风“桃芝”将入南海 广东海面大风持续
- 欧盟批准七种转基因产品上市
- 中国出境游,为世界经济复苏添动力
- 导演方励:在大片中打捞里斯本丸号
- 天津考古首次发现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遗存
-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重点电视剧项目发布
- 头发一掉一把,如何拯救“头”等大事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我国加快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中亚部分国家领导人将出席胜利日红场阅兵
- 江西永修擦亮观鸟名片 谱写文旅发展新篇章
- 跨越海峡 65岁台胞回福建东山寻亲祭祖
- 青海藏传佛教人士捐资助学:慈善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力量
- “中国企业为瑙鲁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 重庆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保持中国西部地区第一
- 热门推荐
-
- 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大家好,我叫‘小殷’,一片来自三千多年前的甲骨……”
- 公园打造落叶景观区
- 创七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珠海横琴“长隆宇宙飞船”试业
- 宣传山西形象、推介山西品牌 “山西之夜”亮相服贸会
- 安徽加快推动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
- 吃了山东的这些炸货,周天子都得直点头
- 全球投资者为何看重黄金
- 澳大利亚澳中工商联合会主席:两国可进一步深化贸易和投资合作
- 世界水下机器人大赛:9国青年携手逐梦深蓝
-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
- 辽宁葫芦岛建昌县一村支书在防汛抢险中因公殉职
- 秋风渐起 应时养生有门道
- 突然不愿起床 竟是中风征兆
- “这是我们双赢的合作”
- 柴达木盆地蓄集峡水库德令哈供水工程开工建设
- 刷新最快纪录!2025春节档电影预售总票房突破3000万
- 工伤鉴定现场搬到了患者病床前
- 新国货流行:年轻人消费理性的回归
- “90后”对话“90后”①|“红飘带”里忆英雄:残留在身体里的无声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