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诉讼告一段落 加拿大原住民获得赔偿
□ 际文
当地时间1月21日,加拿大政府宣布已同意就寄宿学校给当地原住民语言文化造成的破坏提供28亿加元(约合人民币142亿元)的赔偿,以了结原住民群体就此发起的集体诉讼。而作为交换,索赔人需同意“全面、彻底和永远”放弃对加拿大的索赔,包括由于寄宿学校对原住民造成的集体伤害而引起的各种索赔要求。
对此有分析指出,加拿大政府用钱了结了一场持续十余年的诉讼,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他们对原住民犯下的种种罪行。
长达十余年的诉讼
从2012年开始,原住民就印第安寄宿学校制度给他们造成的语言和文化损失向加拿大政府发起集体诉讼并提出赔偿要求,而之所以直到十余年后才有了结果,是因为此前加拿大政府对此事一直持否认态度。
事件的转机发生在2021年。
那年5月28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坎卢普斯的一所原印第安人寄宿学校中,发现了215具印第安儿童的遗骸。事件一出,舆论哗然,加拿大针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一时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之后又有许多印第安儿童遗骸在寄宿学校的旧址附近发现。加拿大和解与真相委员会2015年的调查报告显示,从1876年加拿大政府开始强制对原住民儿童实行寄宿制至1996年最后一所寄宿学校关闭,时间长达120年。在这一百多年中,约有三成的原住民儿童(约150000人)曾经被安置于寄宿学校中,至少6000名学童在就学期间死亡。而根据幸存者的回忆,在加拿大多地的寄宿学校,原住民儿童曾遭受长期性侵、虐待和残害的例子比比皆是。“当年在寄宿学校,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都遭到了严重虐待,比如殴打和性侵,我们在校期间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压抑的,每天的日子心惊胆战。”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在2008年的一篇报道中还提到,有相关文件显示,部分印第安人寄宿学校在加拿大政府知情的情况下,故意对原住民儿童进行所谓的“营养实验”。此类实验迫使受试儿童维持饥饿状态,再给予或不给予他们维生素或某些食物,以进行对照实验研究“营养补充的效果”。
此案原告之一、土著领袖加里·费舒克说:“加拿大花了太长时间才承认自己的历史,承认它犯下的种族灭绝,并认识到寄宿学校对我们国家造成的集体伤害。”
另一位土著领袖和原告肖恩·戈特弗里德森说:“寄宿学校系统摧毁了我们的语言,深刻地破坏了我们的文化,并留下了社会危害的‘遗产’,其影响超出了我们这一代人。我们需要很多代人才能治愈。”
掩盖不住的黑历史
加拿大原住民是这片土地上本来的主人。
加拿大历史学家泰勒·诺克斯曾在加《国家邮报》发表题为《答康拉德·布莱克:在原住民历史上,我们不能忽视令人不快的事实》的文章。文章中诺克斯坦言,研究表明,早在欧洲殖民者占领加拿大前,当地原住民就已有了独特且悠久的文明,然而太多加拿大人固执认为自己的文化、社会优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他们认为的“低等人”原住民身上。
据文献记载,1760年英国殖民者踏上北美洲大陆,开始逐步蚕食原住民的领地。由于殖民活动、种族冲突和疾病流行,加拿大西部98%的印第安人口消亡,许多部落不复存在。
到了19世纪下半叶,英国殖民者和加拿大当局试图对剩余的原住民进行同化。根据1876年出台的《印第安人法》,印第安人必须居住在贫瘠、狭小的2250个“保留地”上,凡不居住在这些“保留地”的原住民一律称为“不合作者”,被剥夺理应享有的公民权。即使对于居住在保留地的原住民,加拿大当局也并未放过。加政府公然通过“土著同化”原则,主张通过文化隔绝和毁灭,在数代人之内,将原住民“彻底融入主流社会”。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自1870年开始,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置了数以千计的“原住民寄宿学校”,将原住民学龄儿童强行带离家庭。孩子们被勒令不许讲民族语言,不许保留本民族的宗教与习惯,只能说英语或法语,并“培养和保持符合文明规范的言行”。
由于这种文化灭绝政策,加上对原住民经济的扼杀、土地的掠夺,原住民不但人口减少,而且经济命脉断绝,前途渺茫,许多人因此染上了酗酒、吸毒等不良习惯,更加剧了自身和民族命运的悲惨。
时至今日,这些印第安人寄宿学校的“同化教育”往往也是毁灭性的。CBC称,绝大多数从这些学校走出来的原住民儿童在回到保留地后,根本无法融入故乡的文化,学校糟糕的“技能教育”也使得他们既无法帮助父母,也很难在城市里找到工作。
政府并未真正反省
面对越来越多的铁证,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不得不承认这一现实。他12日称作出这一宣布是“困难”的,并承认“工作才刚刚开始”,承诺政府将为每一步提供帮助。
不过,有分析认为,特鲁多政府承认对原住民犯下的罪行只不过是表面文章,在这个赫然标榜为“多元文化”的国家,原住民的权益根本无法得到保障。
2007年9月1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原住民权利宣言》,规定尊重原住民的个人和集体权利,尊重、维护和加强其民族文化认同,强调在保护其自身需要和尊严前提下追求发展。这一重要的宣言获得绝大多数国家的赞同和响应,144个表决国,反对票只有4张,而其中一张反对票,就是加拿大投的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加拿大“第一民族议会”(Assembly of First Nations)首脑、加拿大三大原住民族的象征性领袖方丹大酋长被邀请坐上了开幕式主席台,坐在加拿大总督和总理身后。但开幕式表演却在“野生动物”后跳过了漫长的加拿大原住民历史,直接引入了欧洲人的一片白帆。
2017年9月,安大略省企业主出身的联邦参议员林恩·贝亚克发表了一封公开信,称“寄宿学校充满了对原住民的善意”,诋毁原住民保留象征原住民身份证是“罔顾自己加拿大公民的身份”,更挑衅般地要求原住民“交出身份证以换取公民权”。迫于舆论和公众压力,她删除了公开信,但并未真正反省,更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有批评者称,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更可怕的是,加拿大还有无数这样的自居精英、身处高位者,在原住民问题上既无知又狂妄。
迫于种种压力,近年来,特鲁多政府多次公开宣布,将对寄宿学校虐待原住民儿童事件展开调查。
当地时间1月25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一原住民团体表示,在该省中部内陆地区的圣约瑟夫教会寄宿学校旧址新发现了66处潜在墓葬。据悉,该原住民团体去年使用探地雷达调查了该地0.18平方公里场地。
真相是永远无法掩盖的。正如加拿大原住民服务部长马克·米勒所说,“在寄宿学校遗址发现小孩子的骨头,这是对加拿大令人悲痛的历史和寄宿学校令人发指的行为的悲剧性提醒”。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东北小城冰雪热
- “适老版”药品说明书正陆续进入市场
- 开封“王婆”:鼓励年轻人擦亮双眼勇敢追爱
- 打通产业链 做强创新链 以岭药业“链”上发力推动中医药成果全球共享
- 多次别停后车,特斯拉车主被刑拘!交管部门、法律人士发声
- 广东展团携近70款特色农产品等参加海峡两岸农博会
- 外媒:美驻英使馆外发现“可疑包裹”,被清除后使馆恢复运作
- 一次沪滇文化的“拾音之旅”
- 国家税务总局进一步规范涉税专业服务执业行为
- AI仅用17天独自创建41种新材料 速度和精确性均超越人类
-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跑道迎“第一飞”
- 先进制造业:锻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钢筋铁骨”
- 直播带货频频“翻车” 谁来为消费者钱包负责?
- 首尔市长吴世勋:推动实施包容性移民制度
- 中消协等四协会联合倡议 住宿业减少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
- 中国国内首台民航移动智能维修站正式交付启用
- 山东RCEP原产地证书签发量居全国首位
- 第136届广交会开幕
- 泰国新一届内阁宣誓就职
- 北京亦庄规划未来信息等六大未来产业示范区
- 热门推荐
-
- (第七届进博会)西门子能源CEO:全球能源转型的成功离不开中国
- 长江商学院发布“MM中华艺术品指数”
- 海南岛内三大机场预计春节黄金周运送旅客创新高
- 华春莹发了一张APEC“全家福”(图)
- 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活动将启动 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
- 旅游业反弹 英国航空公司大幅加薪
- 江苏拿1.25亿元“真金白银”助力养老机构纾困解难
- 大蒜炝锅致癌,是真的吗?
- 探访“摩羯”后的文昌:在守望相助中逐步恢复
- 高价报名人工智能培训,“推荐就业”压根没影
- 中新真探:久躺比久坐更伤身体吗?
- 纠葛不断!特朗普起诉女作家卡罗尔诽谤
- 广西以优质涉外司法服务护航“一带一路”建设
- “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今日启动
- 范姜锋:从创业“逐梦者”到“摆渡人”
- 专家认为:中巴将携手开启全球治理新时代
- 四川省政协委员毛中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取得重大成效
- 青海:村级远程问诊平台为牧区民众“隔空把脉”
- 美国升级对乌克兰军援引发广泛批评——“乌克兰危机是美国攫取暴利的工具”
- 报告:消费者对2023年演出体验综合满意度高 三大问题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