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己经济”驱动女性运动消费热
中新网金华3月23日电 题:“悦己经济”驱动女性运动消费热
作者 钱晨菲 董易鑫
给客户介绍瑜伽服款式、整理货架上的商品……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商户吴梅芳忙得热火朝天。
“现在的年轻人把瑜伽服当休闲服穿,甚至成为‘Z世代’的时尚单品。为了迎合潮流,我们也设计了适合多种场景的新款瑜伽服,受到海内外采购商的欢迎。”吴梅芳说。
天气渐暖,瑜伽、拳击等运动受到女性“追捧”,带动相关服饰销量“暴涨”。“义乌购”(义乌国际商贸城线上平台)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3月15日,义乌国际商贸城、篁园服装市场瑜伽裤交易额同比上涨13%,瑜伽服交易额同比上涨10.5%。
瑜伽服销售火热的背后,折射着中国“她运动”消费力的崛起和“悦己观念”的兴起。
在上海从事财务工作的张丽丽是一位运动达人,“我近期都穿着瑜伽服上班,下班直奔公司楼下的健身房。对我来说,健身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虽然我的健身不会上太大的重量,属于养生型健身,但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也可以让我更有精气神。”
“此前电影《热辣滚烫》的热映,激发了我的‘斗志’,想趁着春天好好运动,迎接更好的自己。之前在海外留学时经常穿瑜伽裤出门,简约舒适的瑜伽裤是我的日常单品,很开心可以看到现在大街上‘志同道合’的姑娘越来越多,这也是悦己的体现,自信女孩最美丽。”杭州女生鲍微波说。
大大小小的健身房,是反映如上变化的生动载体。杭州一家健身私教馆的教练周波妃接受采访时说,“最近来咨询健身的女生明显变多,比如19时至21时是热门健身时段,我每天这个时间的私教课都被约满,且都是女生约课。大家来健身时,不仅会穿上瑜伽服、运动装,甚至会用上其他更加专业的健身用品。”
近期发布的《2023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线下付费健身会员6975万人,女性仍是健身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占比达55.41%;《2023中国健身产业城市景气指数排行榜》显示,长三角地区中国广义健身类场馆数排名全国第一。
浙江大学体育学系博士生导师冯晓露认为,女性运动消费热潮反映出当代女性健康理念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运动作为一种增进健康、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女性青睐。
其指出,随着女性健身群体的壮大及现代体育科技的进步,女性对健身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女性“悦己经济”驱动的女性运动消费规模日益壮大,这对于培育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激发内需经济活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探寻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发展新方向 《冲锋》研讨会在京举办
- 青年作家张怡微带领读者与当代生活对话并“冲出日常”
- 日本千叶县一企业危险品起火致1伤 现场升起黑烟
- 多款生态新品发布 李杰:我们在技术上的投入上不封顶
- 国际识局:深度介入乌克兰危机、监听亲密盟友,美国“危险秘密”泄露!
- 中希文明对话:从良渚古城和雅典卫城寻觅人类共愿的交点
- 走进新疆伽师县乡村:节水灌溉夯实冬小麦丰收基础
- 马来西亚扫毒特别行动 三天扣押4700余人
- 成渝地区首次应用“移动式伞形跨越架”完成输电线路改造
- 缅怀袁隆平 “蜕变——种子的力量”主题儿童画展长沙开展
- (新春走基层)广西龙胜四代同堂五个民族之家的别样年味
- 河南漯河以“食”聚“贤” 提供招聘岗位5545个
- 武大教授爱情课走红抖音,短视频成年轻人“学习与发展指南”
- 安徽超八成乡镇(街道)为决策事项筑牢“法治防火墙”
- 【中国网评】夏威夷“史无前例”大火照见美国治理之殇
- 中新教育丨最火爆专业成“天坑”,土木专业为何不香了?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8级地震 震源深度17千米
- 辽宁省以“四个一批”为切入点推动优化营商环境
- 中新真探:方便面32小时内都无法消化吗?
- 多家外媒认为美国高利率政策拖累世界经济 美元走强加剧海外通胀
- 热门推荐
-
- 荒废小屋“产”洋酒 上海警方侦破多起制售假冒品牌酒案件
- 韩国重启对朝扩音喊话 反制朝鲜空飘气球
- 武汉推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布局13个细分领域
- 北京市属公园35项文化活动闹元宵
- 海南半年侦破农村地区赌博、开设赌场刑事案件101起
- 预制菜市场火热 对传统中餐影响几何
- (新春走基层)探访盐城机场边检站:“国门卫士”坚守一线 守护口岸通关顺畅
- 海关总署批准11家法国水产品企业在华注册
- 新疆鄯善县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局地逾50摄氏度
-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重审开庭 杨妞花等被害人参加诉讼
- 南航新增张家界直飞香港往返航班
- 2022年德国投资近15亿欧元用于能源研发
- 多国限用的司美格鲁肽,真是减肥“神药”?
- 昌景黄高铁全线开始联调联试
- 2024第三届海峡两岸暨港澳电竞联赛总决赛收官
- 台湾花莲县发生4.5级地震 福建沿海有明显震感
- 一季度北京地区生产总值10581.4亿元 同比增长6%
- 国际旅行商走进重庆踩线、洽谈 助推入境旅游发展
- 世界周刊丨美债“堰塞湖”
- 一颗草莓 万家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