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与“缺工”现象并存 熟练装修工为啥难寻?
手持双铲左右开弓,一面墙快速抹齐;紧握胶棒上下翻飞,瓷砖间缝隙精准填平……网络平台上,看似“土味”的装修短视频如今受到不少追捧。评论区里,网友们聊得火热——“会得此技,不愁没活”“技术好的大师傅月薪过万没问题”“现在装修找这样的熟练工不容易”。
建筑装饰这个传统行业,因为瓦工等工种熟练工“高薪”“缺工”,引发多方关注,“瓦工一家三口半月收入4万元”“年收入20多万元仍招不到人”等话题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目前,瓦工等装修工人收入水平怎样?熟练工难寻有哪些原因?我们走访了装修市场,跟从业者唠了唠。
装修工收入总体保持上涨态势
在建筑装饰行业,瓦工负责砌墙、抹灰、铺砖等多道工序,对手艺要求高,熟练工比较“吃香”。
48岁的张宗立做瓦工已20多年,最近正在山东济南干活,他说:“干这行,熟练工更容易找到活,收入也不错。”张宗立算了笔账:做日工每天大概500元,如果包工,干的时间久些、收入也高点,月入能有2万元。一年下来,去掉假期、回老家农忙时间,大概做10个月工,平均收入15万元左右。“不同地方工钱水平有差别,北京、上海等地可能更高些。如果包工包料,收入还能多点,但时间、劳动上肯定也要多付出些。”张宗立说。
同行中,与张宗立收入水平相当的不在少数。来自山西的王红伟干瓦工20多年,这两年平均收入在20万元左右;来自河北的郝泽军干瓦工近20年,年收入20多万元。江苏一家装修公司负责人对笔者说,瓦工收入水平近年明显提高,尤其是手艺好、干活又细致的熟练工,月入过万挺正常。
数据显示,包括瓦工在内,装修工收入总体保持上涨态势,近两年春夏季装修建筑类职位平均薪酬同比涨幅均在10%以上。在多个招聘平台上,瓦工、油漆工、水电工等装修工的招聘需求这两年增加明显,其中熟练工的待遇水平和需求量更高。
业内人士分析,装修工人劳动力资源供给不足和社会人力成本上涨共同推动了工人薪资提升,这也是包括装修工在内的蓝领群体收入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首都经贸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蓝领就业报告》),蓝领群体平均月收入由2012年的2684元增至2023年的6043元,增长超1.2倍。
“从装修市场发展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住房装修的品质需求增加,装修工的技能水平也跟着提高,这推动了相应市场薪资水平攀升。”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丽宾说。
“脏、苦、累”,愿意干的人并不多
瓦工这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在就业市场吸引力如何?
张宗立说,算下来一年收入是不低,但愿意跟着当学徒、出去干这个活计的人却不多。上述装修公司负责人也表示,装修市场上瓦工挺难找,特别是干得好的熟练工。
为啥?张宗立提到了三个字“脏、苦、累”。“干我们这行的,绕不开跟沙子、水泥打交道,一天忙下来身上常常沾满了泥、灰,工作环境比不上工厂、办公室。工作强度也大,长期站着或蹲着,对体力和腰、膝盖都是考验,一些人宁可少赚点也不愿干这活。”张宗立说。
经验积累、收入提升需要时间。张丽宾认为,装修工是一个对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体力和经验都有一定要求的职业,如水暖工、电工等需要持证上岗,瓦工需要较高的技能和体能水平,从业者没有一定的时间、精力投入就很难满足工作要求。
来自江西的汪山林从事木工工作,他说,做木工是个技术活,得慢慢学、跟着干。“在这行里,有收入高的,也有低的。我干木工20多年,刚开始收入就蛮低,后来成了熟练工,收入逐渐提高,这个过程是需要付出的。现在,有些人既吃不了这苦、也耐不住性子跟着学,我的同行基本都超过40岁,50岁以上挺多,等我们这批人退出行业,谁来干这些活是个问题。”汪山林说。
技能培训机制有待完善。今年是90后庞星做水电工的第四个年头,他聊起了自己入行的经历:“有些大师傅愿意带徒弟、教技能,但也有不愿带徒弟的。我当时跑了不少地方,在各个工地上问、找师傅,没找到愿意带我这个徒弟的,后来是碰巧在网络平台上找到了,才算顺利入了行。”
采访中,还有从业者表示,装修市场有“热”的时候,也有不好找活的情况,存在一定的波动性。此外,装修工社会保障水平不足、社会认同度低也让一部分人不愿进入这个行业。
让技能劳动者有更多获得感
怎样看待装修领域熟练工难寻现象?分析认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技能劳动者供给水平有待提升。
数据显示,中国技能劳动者近年总体在增加,目前总量已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6000万人。但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比例还不高,在30%左右,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长期在1.5以上,高技能人才达到2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近日表示,适应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的数字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仍然稀缺,钳工、焊工、养老护理员等一线技工普遍短缺,人才培养需要更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产业的需求。
最近,多地相继发布紧缺人才目录,包括瓦工、电工在内的技工占比仍较高。云南昆明发布的260个岗位中,技术、技能、专业类占比91%;广东广州发布去年第四季度“最缺工”30个职业,其中焊工、电工、机械钳工、设备工程技术人员等在列。
有些劳动者面临找工作难,有些工种缺人干,如何更好实现劳动力供求匹配?业内人士认为,扩大紧缺工种熟练工的供给是重要方面,应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开展职业教育。具体到建筑装修领域,相关部门可进一步创造条件,强化对装修工等工种的培训,在职业教育中适当增设装修相关类别课程,积极引导劳动者学习技能、提供更多就业选择。
地方正采取相应措施。江苏等地开展建筑业技能竞赛,给获得全国大赛砌筑工奖项的技术能手开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支持其做好“传帮带”,并带动更多人从事这一行业。3月11日,宁夏人社厅发布消息,当地出台文件明确做好2024年度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积极推广政府资金直接补贴给培训者个人的“直补个人”培训,更多有职业规划和职业兴趣的城乡劳动者可根据个人意愿自主选择技能培训,既提高培训人选精准性,又增强技能培训针对性。
“近年来,政府每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过1800万人次,有效增加了技能劳动者供给。”王晓萍说,“我们将深入推进技能中国行动,聚焦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重点领域需求,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专家表示,吸引更多人从事如装修工这类紧缺工种,增强职业获得感、荣誉感很重要,还应当以技能认证等方式拓宽职业上升渠道,通过宣传引导在社会上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不断改善就业环境,让技能劳动者有更多获得感。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守护好城市居民的“菜篮子”
- Sora真能喂剧本,吐电影?
- 辽宁省各婚姻登记机构“七夕”为爱加班
- 论会玩,明宣宗从来不会认输
- 2023中国(国际)亚麻纺织大会在银川开幕
- 涉案超2000万 呼和浩特警方破获特大制售假酒案
- “小挣青年”理性回归 也能挣得未来
- 兰州七部门联合“冬防”:“人防+技防”保卫蓝天底色
- 向新而行 数字经济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前列腺癌发病率持续升高 专家呼吁早筛关口前移
- 国家邮政局:我国快递市场月均业务量达140亿件
- 前5个月山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42亿元
- 文化自信,增强阔步前行的底气
- 特稿|非洲“巴掌田”里种出中国菜——中国专家帮助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农民增收脱贫
- 重庆市政协委员甘时勇:充分发挥人脸识别技术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
- 上海多举措深入推进全民国防教育
- 青海省首张通航水域分布示意图正式发布
- 新闻1+1丨明年“三农”工作,重点是什么?
- 政策“添薪” 江苏盐城“民国风”街区重燃“烟火气”
- 草原汉子巴·毕力格斩获国际漫画展一等奖:“灵感来自奥运会”
- 热门推荐
-
- 京津首例高压供电“跨域办”业务落地
- 剑瓷文化助力国风新表达 《剑来》动画大结局点映礼举办
- 奥森“网红小溪”,警戒线拦不住玩水小孩!工作人员:水质不适宜
- 天津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上演“上巳雅集”迎春活动
- 让云南戏曲“活”起来 政协委员建议开展戏曲电影工程
- 广州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再创佳绩 多个项目取得突破
- 最新民调显示美国总统拜登支持率下滑至40%
- 重庆将复航直飞悉尼客运航线
- 2024中国汽研汽车指数“极北寒测”正式收官
- 中国取消对澳大利亚龙虾进口限制 商务部回应
- 广西持续深化督导体制机制改革 助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 新片《白塔之光》成都路演 导演张律:爱情不分年龄
- 【寻味中华丨文博】探秘《南宋绍兴府城图》:揭开千年东方古城的面纱
- 解码我国癌谱“第一高发癌症”,专家有何“肺腑指南”?
- 法国巴黎一居民楼发生火灾 致3人死亡8人受伤
- “悦己消费”成趋势
- 外媒:以军轰炸加沙地带北部一房屋,致25人死亡
- 俄国防部:俄军一夜内击落乌军50架无人机
- 路边直播唱歌的血管外科专家 无需面对那么多“为什么”
- 专访台湾导演张荣吉:《风中的火焰》不只是悬疑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