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制品当药卖?药监部门教你避开“李鬼”坑
中新网杭州3月14日电(潘沁文 周其)“牛黄丸”还是“牛磺丸”?买药遇到“李鬼”怎么办?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浙江药监部门为消费者支招——要到正规药店购买药品,网购时一定要查看商家资质。
3月14日有媒体报道,患有多种慢性病的程先生想要购买“安宫牛黄丸”,却从网上买到了“安宫牛磺丸”,服用一段时间后病情恶化。
二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据了解,安宫牛黄丸出自清代吴瑭所著《温病条辨》。《中国药典》记载,该药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等功效,可用于高热惊厥、中风昏迷及脑膜炎、败血症等。查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可见,目前国内共有126个安宫牛黄丸的批准文号。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安宫牛黄丸”信息查询截图。
程先生网上所购的“安宫牛磺丸”则并非药品。据报道,其产品包装标注为“蜂产品制品”,有的商家在销售页面写明该产品为“食品”,却宣称其有医疗功效。
“非药”产品在宣传时可以打着治病的旗号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然而,当下药品网络销售市场情况纷繁复杂,消费者购药时难免遇到相似的“李鬼”产品。对此,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流通监管处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要到正规的药店(包括线上和线下)购买药品,尤其在网购时一定要查看商家是否具有药品销售相关资质,注意识别商品包装上的“国药准字”字样,切勿因疏忽而买到“非药”商品。
截至发稿前,记者在淘宝、抖音、拼多多等网购平台搜索“安宫牛磺丸”,均已未搜到相关产品。(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东“二月二”民俗活动轮番上演 民众冀龙年讨好彩头
- 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已整改问题金额8501.11亿元
- 中国科技馆:清明节假期将推出风筝制作技艺体验等特色活动
- 新政发布后,北上广深楼市有何变化?记者走访
- 中印尼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举行第四次会议
- 共同的梦想和追求
- (文化中国行)因渡而生 长江西津古渡浓缩千古“津渡文化”
- 驻华使节浙江行:打卡杭州亚运会场馆 感受浙江高质量发展的脉动
- 山东小县城沿“一带一路”觅商机 接单“国际大生意”
- 世界红十字与红新月日:人道精神 生生不息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至天津海教园通勤定制快巴开通试运营
- 最高法:2022年全国法院执行到位金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
- 浙江发布寒潮警报 杭州将迎史上最晚入冬
- 中国工信部:欧盟反补贴调查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
- 屋檐上的文脉|尊尊悬塑满堂彩,精雕细琢文脉长
- 意大利一燃料库发生爆炸 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伤
- 防沙治沙大地生绿
- 超半数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如何打破“越减越肥”怪圈?
- “工业互联网+园区”打造产业融合创新核心引擎
- 山西晋城警方破获26年前致一死一重伤抢劫杀人案
- 热门推荐
-
- 房车出游吸引浙江“60后” 专家析旅居康养新机遇
- 北京9月15日起启动流感疫苗接种 针对不同人群分批次开展
- 美国“人鱼姑娘”再度来华:开放心态体验不同文化
- 迭代快、供应链优势独特,工业领域人形机器人需求旺盛
- “龙年象征着力量与繁荣” 听挪威驻华大使对新的一年有何期待
- 激活集群主引擎:南京马力全开冲刺产业强市
- 自称得了“大厂病”,京东、阿里、百度、字节宣布整治
- 7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46.5% 企业预期相对乐观
- 巴拿马举行“全国哀悼日”活动 悼念美军入侵遇难者
- (乡村行·看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浙江乐清“土特产”铺就“富民路”
- “沿河稻田几乎都淹了”,今年五常大米会减产几何?
- 众多电池“黑科技”亮相世界电池及储能展
- 专家学者齐聚福州 共论数字化赋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
- 科技赋能助夏管 智慧农业保丰收
- 【光明论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 中印尼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7日开通运行
- 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开幕 万余苗乡儿女载歌载舞
- 爆款家庭音乐剧《故宫里的大怪兽》暑期首开文旅驻场版
- 福建将突出“三茶”统筹谋划推进 持续提升茶产业综合竞争力
- 文旅部:演出经纪人员继续教育实行学时记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