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将突出“三茶”统筹谋划推进 持续提升茶产业综合竞争力
中新网福州11月5日电 (记者 龙敏)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林德福5日在福州指出,目前,福建正在积极谋划新时期进一步推进“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将以茶产业全产业链为主线,更加突出“三茶”统筹谋划推进,支持推进茶叶种植环节生态化、低碳化,加工环节标准化、智能化,推动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齐头并进、统筹兼顾发展,不断提升茶产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巩固福建茶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5日在福州举办。林德福参会并介绍相关情况。
他表示,茶叶是福建优势特色产业,茶园面积、毛茶产量稳居全国前列,目前从业人员达300多万人,茶产业已成为福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茶文化引领日益彰显。福建编印《福建茶志》,全方位、多视角展示福建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和灿烂的茶文化。安溪铁观音文化系统等获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武夷岩茶文化系统等获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前拥有茶类全球非遗6项、国家级和省级29项,数量全国最多。
林德福介绍,福建开展了“闽茶海丝行”推介活动,已在1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闽茶文化推广中心”,讲好中国茶故事,传播福建茶文化。
2023年,福建茶业全产业链总产值1581亿元、全国第一,培育茶类国家级龙头企业19家、居全国首位,省级龙头企业247家,茶叶主产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茶叶收入占比超过40%。林德福指出,福建茶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积极践行“两山”理论,推动茶叶绿色发展,生态茶园占比84%,位居全国前列;打造了70多个茶庄园,建设一批茶叶特色小镇、茶香小院等新茶旅融合示范点,实现以茶促旅、以旅兴茶。
茶科技赋能硕果累累。统计显示,种业创新步伐加快,2021年以来登记茶树品种25个,茶树良种覆盖率达96%,茶树种质资源开发应用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累计制定茶叶标准超过100项,茶叶专利数位居全国前列;实施“数字茶业”项目,建成省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27个,有力提升茶叶全产业链智能化水平;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大力发展新式茶饮、茶叶电商等新业态,新式茶饮原料供应量占全国50%以上,其中安溪县茶叶电商销售额突破百亿元,占全国四分之一。(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广州!
- 爱达·地中海号邮轮今年底将在广州南沙启航
- “2025《财经》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举行 聚焦绿色转型、耐心资本等议题
- “鼠头现形记”教训深刻
- 共同探讨区域发展新风向 浙江嘉兴举办数字长三角大会
- 成都一小区拆除废旧水塔过程中发生事故致1人死亡
- 山东各地“花式”举办集体婚礼 弘扬婚俗新风
- 海南出台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哈尔滨:高质量发展冰雪经济 擦亮“奥运冠军之城”金名片
- “老赖”有钱不还怎么办?陕西法院多举措破解执行难
- 总台记者专访丨阿联酋金融界人士:债务上限危机已逐渐成为美两党的政治作秀
- 未成年人玩“密室逃脱” 意外受伤谁担责?
- 美国艾奥瓦州多地遭龙卷风袭击 致5人死35人伤
- 韩国首尔西部地方法院开始就尹锡悦拘留令开展必要性审查
- 百余野山参汇聚吉林抚松争“王”:三颗珍品夺魁
- 配眼镜不该成为充满算计的“避坑游戏”
- 2022约旦旅游局推介会在北京举行 看好中国市场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 (新春走基层)探访盐城盐都台创园:乡村“花经济”玩出新“花”样
- 首届链博会将于11月28日举办 已出现“一展难求”局面
- 热门推荐
-
- 一明一暗两个生产日期 合肥一消费者买到“双日期”月饼礼盒
- 黑龙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指数发布 产品竞争力提升
-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3月1日起正式实施
- 女子当“移动拐杖”背丈夫出行 30多年相濡以沫感动网友
- “千万工程”二十年 绘就浙江瓯越大地城乡和美新画卷
- 农工党青海省委会建言“生态大省”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 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银行的“稳”与“进”
- 甘肃视障读者用“心灵的触摸” 体验诗词之美
- 四川广汉公安:三星堆博物馆的“国宝护卫队”
- 美媒:俄外长拉夫罗夫拒绝美国恢复核军控对话提议
- 10余国代表在山东青岛参加研讨班提升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水平
- 正确使用电热电器 杜绝安全隐患风险
- 哈铁牡丹江供电段新发明提升滨绥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作业效率
- 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苏州奏响《友谊地久天长》
- 美“毒列车”事故现场挖出近7吨受污染土壤 超400万升污染水
- 福建宁德建设百个金牌旅游村 推动全域旅游
- 浙江警方捣毁网络虚假刷单团伙 涉案资金流水超亿元
- 医药反腐又处理多人!他曾开“分赃大会”
- 走进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暂定名):多项目迎来施工关键节点
- 治“碱”迎“丰”景 中交路建助力肇源盐碱地改良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