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器官纤维化新药研发再获新进展
中新网北京3月2日电 (赵斌)“作为填补世界空白的肝纤维化治疗药物研发取得新进展,在临床试验中发现存在可逆转肝纤维化的情况。”分子病毒学及药物研发专家罗楹在“国际罕见病日”到来之际表示,肝纤维化新药研发的临床试验分别在中国和美国进展顺利,国内临床3期试验将在2024年完成临床试验数据收集,“这意味着我们自主研发的新药向再次填补该领域世界空白,又迈出重要一步”。
根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患有肝病的患者达到了13亿人,我国占六分之一。2018年《柳叶刀》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乙肝传染率高达5.1%—10%,约有8000万的病毒携带者,其中2000万为确诊病人;中国患脂肪肝人数超过2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原副院长、肝病中心原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成军接受采访时表示,肝纤维化是各种肝脏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经常经历的一个动态过程。早期积极去除危险因素尚有逆转至正常的可能,但若发展到肝硬化则不能逆转。因此有效地控制此环节,对预防肝硬化意义重大,肝纤维化的可逆性治疗将为广大患者带来希望。
成军表示,我国正在自主研发的治疗肝纤维化新药一旦成功获批,将再次实现填补该领域世界空白的创举。
中国自主新药研发水平虽然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然而在器官纤维化新药研发领域,中国却走在前列。十多年前,中国自主研发的治疗肺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是首款在国家药监局获批的在中国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新药,在世界领域填补了空白。
业内人士透露,创新药研发因投入大、周期长、获批率低而不被喜欢“短平快”的资本看好,这也是我国新药研发水平与欧美国家比较相对落后的原因。
据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2023年累计批准了83款新药(不包括中药和疫苗),创下近年新高,较上年增加67%。82款获批新药中,39款是国产新药。仅上半年时间1类国产创新药的数量已超过2022年全年。
成军认为,集采制度压缩了药物利润空间,一味靠仿制或者进口药物的企业生存空间变小,这激发了中国企业自主研发新药的积极性。(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台风“小犬”或沿粤海岸线移动 汕头停课、穗港水运停航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加拿大电动汽车、钢铝制品征税措施答记者问
- 每天吃足量蔬果有助防慢病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 广东年花市场火热 税务助“花经济”产销两旺
- 江苏扬州新春第一会:将尽最大努力 持续优化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 江西景德镇珠山区一栋民房发生坍塌 造成2人死亡
- 工业遗产如何“活化”成为文旅新地标?
- 上海浦东新一轮综改试点“闯”了哪些新路?
- (新春走基层)海口美兰机场持续客流高峰 预计初七迎返程顶峰
- 《黑神话:悟空》带火温州木雕非遗 工人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 【2024打卡中国】外国网红博主在珠海的“追遗逐新”之旅
- 一线调研丨山东青岛奋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 英国前首相约翰逊“再就业” 成为《每日邮报》专栏作家
- 金正恩收到普京赠送的礼物:俄产专用轿车
- 中国1-9月城镇新增就业1022万人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龙贸通”中俄国际物贸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 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 欧洲多国政要及车企:反对
- 浙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用爱敲下“第六对相遇”神奇代码
- 热门推荐
-
- 今年七夕正值周六能否办理婚姻登记?民政部回应
- 中国驻德大使邓洪波:贸易战没有赢家
- 河北涿州燃气设施抓紧抢修 尽快恢复供气
- 4月末中国M2同比增7.2%
- 沈阳国际汽车展览会闭幕 产生订单12108台、意向成交额达25.09亿元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老港口“焕新”记:提“智”增效 货畅其流
- 杭州开设中医药人才培养班 携手国际化人才推动中医出海
- 跨越万里援非路 医者仁心无国界
- 有偿“转评赞”传播虚假信息 “网络水军”被判赔偿100万元
- 济南民营企业家代表谈“专精特新”: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
- 培育绿色、健康、时尚消费增长点 2024年山西省“棉纺消费季”活动启动
- 中国音乐家协会赴英文化交流专场音乐会举行
- 专精特新企业营收保持较快增长
- 哈尔滨铁路将首开直达太原高铁
- 暴雨蓝色预警继续发布:福建、广西等地局地有大暴雨
- 【央广时评】农耕、野趣、民俗、古建 农文旅融出全新“乡土中国”
- 上海最大拆除重建高层小区将竣工 圆“老、破、小”居民幸福新居梦
- 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签约逾300亿元
- 北约多国发联合声明 承诺为乌克兰提供更多防空系统
- 巴林称胡塞武装无人机袭击致2名军方人员死亡